為何SARS這麼毒?
為何SARS這麼毒?
2003.05.01 | 人物

SARS病毒在全球各地的蔓延擴散,主要是靠兩個關鍵因素,一是病毒本身的傳染性,一是醫療體系察覺、追蹤、治療與防止病例的能力。在受害最嚴重的亞洲,醫療體系無疑正面對嚴重的考驗。不過在亞洲之外,病毒本身的傳染性似乎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
以同樣位於北美的美國和加拿大為例:加拿大是亞洲以外受SARS之害最深的國家,共有超過340起病例並已有20人死亡,絕大多數的病例都集中在多倫多市的安大略省。而在美國方面,全國病例尚不及150起,並且沒有患者死亡。雖然SARS病毒傳入加拿大較早,在資訊與認識有限的情況下必然會造成較大傷害,但醫療體系與公衛水準相仿的美、加兩國在病例數字上有如此大的差距,讓許多專家不由得懷疑SARS病毒已經再度發生了基因變異。

**仍然無法確定病原

**
根據微生物專家與流行病理學家的推測,SARS的病原,是原本寄生於動物的冠狀病毒,在經過基因變異之後轉往人類的身上發展。對冠狀病毒這類由RNA(核醣核酸)組成的病毒來說,基因變異是比較容易發生,而基因變異不但能讓冠狀病毒找到新的宿主,還能讓其更適應環境,以利繁衍。
冠狀病毒這種基因變異的另一重影響,就是讓SARS病原的檢測更為困難。目前國內外防疫工作的重要目標,就是找出一種可靠的病原檢測法,在最短時間內確定病患是不是感染SARS。
但由於SARS冠狀病毒的基因變異,使得樣本無法囊括所有「有變異狀況」的檢體,因此檢測的結果並不是完全可靠。例如美國疾病預防管制局(CDC)對美國國內的13個可能病例進行檢測,其中有七個都呈現陰性(也就是不帶原)反應,而加拿大針對可能與疑似病例進行的檢測,結果也有60%呈現陰性反應。基於同樣的原因,要發展出SARS的防治疫苗或特效藥,也不是短時間之內能夠做到的。
在加拿大所進行的檢測,還出現了一個很讓人困惑的結果,那就是有300名沒有到過受感染地區、也沒有罹患SARS的人,檢測結果卻是呈現陽性反應──這表示這些人帶有病原卻沒有患病。當然,任何一種檢測都可能會有誤差,但若將這項結果和WHO於4月16日確認SARS的病原為冠狀病毒之後,卻無法在所有的可能病例的檢體上找到病原放在一起看,就會推演出一個讓人不知所措的結論,那就是SARS要不就「不是冠狀病毒所引起」的,要不就是「在冠狀病毒之外還有別的病原」。
對於像SARS這樣一種新型流行病來說,任何一種看似荒誕的推理,在經證實為錯誤之前都有可能成立,而任何一種看似合理的推論,在經證實為正確之前也有可能有誤。我們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人類雖然自詡為萬物之靈,卻仍然無法與自然的力量相抗衡。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