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熱浪襲來! 看懂兩大最夯應用:NFT、DeFi
區塊鏈熱浪襲來! 看懂兩大最夯應用:NFT、DeFi

要說現在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的發展跟過去幾年有什麼不同,除了概念更廣為人知,最大差別就是應用變得更加多元、玩法更有趣。

加密貨幣的基礎技術是區塊鏈(Blockchain),過去十幾年來,這項技術愈來愈普及,比特幣(Bitcoin)就是用區塊鏈第一個發展出來的數位資產。

2013年,當時19歲的工程師布特林(Vitalik Buterin)成立區塊鏈平台以太坊(Ethereum)。與比特幣不同,以太坊的功能不只是支付,還能編寫智慧合約(smart contract)。白話來說,就是讓開發者能在區塊鏈上寫程式,發展多元應用。

如同蘋果(Apple)為iPhone推出App Store平台以來,吸引了無數開發者做出各式功能的App,以太坊歷經幾年的發展,NFT(Non-Fungible Token, 非同質化代幣)、DeFi(Decentralized Finance, 去中心化金融),成為平台上最熱門的2款「App」類別,許多人參與其中,希望能摸索出下一步。

加密鏈科技
區塊鏈未來的應用除了傳統金融領域,在遊戲(虛寶有價化)、高價品(紅酒、寶石、名畫)認證、智慧合約(動/不動產、商業契約)等項目,也存在許多著力點。
圖/ 數位時代

NFT,創作者的全新宇宙

今年3月,美國數位藝術家Beeple的作品《每天:最初的5000天(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 》成為佳士得(Christie's) 首件以NFT形式拍賣的純數位藝術品,創下6,930萬美元(新台幣19.5億元)的高價售出,讓全球瞪大雙眼,NFT究竟是什麼?

從字義上看,NFT的全稱Non-Fungible Token中的「fungible」,意思是「同質化」,指每個單獨個體可以相互替代,例如A有一張新台幣100元鈔票,B也有一張新台幣100元鈔票,兩人的鈔票可以相互交換,A或B都不會主張手中的紙鈔專屬自己所有。

相對來說, Non-Fungible(非同質化)意味著每個商品的屬性與特色各不相同,無法彼此替代或分割(找零) ,而每個NFT作品都會綁定一串獨有代碼,證明它獨一無二、可永久保存的所有權。

這樣特性很適合用在藝術品蒐藏。星展銀行今年4月的報告就指出,在音樂、遊戲和藝術領域,每年有數千億美元的交易可被「代幣化」,賦予內容創作者更多收益,甚至發展出新商業模式。舉例來說,也許往後買賣房產、黃金或名畫時,雙方無須見面簽約,轉換成NFT交易就行。

NFT
根據數據網站NonFungible資料,光是2021年第一季,NFT的交易額就高達 20 億美元,相較之下,2020 全年也才交易了 2.5 億美元。

DeFi,去中心化的華爾街

DeFi指的是建立在公共區塊鏈(主要是以太坊)上的各種金融服務或應用,透過智慧合約(smart contract)寫好的約定, 讓地球上任何角落的雙方,透過點對點的方式完成貸款、支付、交易、保險等。

星展銀行將DeFi形容為「虛擬、平等、去中心化的華爾街」。不過,DeFi與金融重鎮的地位還有很大一段距離,相關應用仍在初期階段,伴隨著高度的不確定性和波動性。

若將區塊鏈比喻為虛擬世界中的基礎建設,NFT的出現,就是讓人在虛擬世界裡,得以享有、保障財產的所有權;DeFi則讓人們可以自由、自主地完成各種形式的金融交易,無需傳統金融機構經手。大膽想像,結合兩項技術,現實與虛擬世界的界線將趨於模糊。

然而,安侯法律事務所(KPMG)合夥律師鍾典晏提醒,在發展虛擬金融、資產的過程中,初期看似野蠻生長,也標榜去管制、去中心化的精神;然而隨著愈來愈多人進入,政府監管機構與相關法規發展可能也會日趨嚴格,業者要多注意洗錢防制等潛在法遵風險。

責任編輯:林佳葦、張庭銉

最新8月號雜誌《區塊鏈上的金融新世界》
馬上購:傳送門
「電子雜誌」輕鬆讀:傳送門

關鍵字: #NFT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