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只看明星,卻沒看到韓國的全部!」
「不能只看明星,卻沒看到韓國的全部!」
2003.04.15 |

我1983年到韓國留學,在2年的時間中,除了念書,我背著行李走過韓國兩圈。在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工作後,我投入研究的對象就是韓國電子業,分析它跟台灣的競爭關係;即使到現在,我對韓國的研究都還在持續。
我對韓國有長期的觀察,像1997年金融風暴,別人都不看好韓國,我卻很篤定韓國會是「倒下的亞洲國家裡,最早復甦的一個」;因為它的體質很好,人民的教育水準很高,更重要的是它的戰略地位,美國和日本會盡全力協助。
但我也很感慨,台灣有時很難看清楚韓國,很多都是人云亦云。在1980年代,台灣有媒體流行一種觀點,「韓國能,為什麼台灣不能?」當時這是一種好的提醒,讓我們有壓力去警覺韓國的潛力。不過到了21世紀,如果今天我們還在用這種觀點看台灣,用「為什麼韓國能」這種角度泛泛而談,那我們20年來是沒有進步的。我們必須深入分析,像外科手術醫生那樣作診斷,因為什麼前提,韓國有哪些能,台灣的條件又是什麼,才能抓到產業發展的精髓。

**韓國有優點也有它的問題

**
媒體不能老是譁眾取寵。韓國有它的優點,也有它的問題。三星非常強沒有錯,很多產品是做到世界第一,但是韓國四大財團,現在只剩下一個半:三星發展得很好,但樂金(LG)賣了一半給飛利浦(Philips),其他像現代(Hyundai)、大宇(Daewoo)是搖搖欲墜,雙龍(Sangyong)、鮮京(SK)也都有沉重的經營壓力。大家不能只是看到三星好,卻沒看到韓國背後的百孔千瘡。
比如說台灣羨慕韓國的遊戲產業,還有它們網咖很發達。但台灣卻很少人看到,韓國網咖在供過於求下,業者流血殺價,根本無利可圖。遊戲產業呢?韓國的遊戲產業問題才大,我最近作過調查,韓國有1000多家遊戲開發商,大家看到這個數字好像很讚嘆,但有沒有想過,小小的韓國,怎麼可能容納這麼多業者?幾年前,韓國遊戲業者姿態很高,台灣人也不懂,現在台灣前5大的遊戲業者,每家都付給韓國一年超過1億台幣的權利金。台灣業者只要做好功課,懂得去敲破這種虛胖,這1000多家遊戲供應商,不搶破頭來跟你談才怪。
韓國其實比台灣更一窩蜂,也比台灣更仰賴大財團,他們的政府效率,說實在也不見得比台灣好。我最近幾次去韓國,韓國很擔心中國的興起,他們和台灣一樣有產業外移的問題,大家也憂慮經濟成長率會衰退;韓國的貧富差距和城鄉差距,似乎也比台灣嚴重。我們要有國際觀,台灣電子業者的能耐,很多是韓國人比不上的,台灣還有結合中國資源的優勢,台商在中國的佈局,老實說讓內行的韓國人非常害怕。我們只要認清自己的實力,面對韓國,自然會找到自信,有了真正的自信,也才能讓強悍的韓國人尊敬你。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