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上午,諾基亞中國在北京簽訂一份合約,準備將其在中國的4家生產性合資企業合併成1家公司,新公司的股東分別為諾基亞和原4家合資公司的股東──北京首信股份有限公司、東莞南信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和北京航星機器製造公司。
諾基亞表示,這個計畫從設想到簽約,歷時1年左右。
這家由5家公司參股的公司,諾基亞仍然是主導力量,持股60%以上。其戰略意義在於,為諾基亞建立起具備國際化視野的生產平台,實現「中國最大的外商投資企業之一」、「中國最大的移動通信生產和出口企業」、「CDMA手機生產」3大戰略目標。
新公司成立前,諾基亞的4個子公司雖然各自平穩發展,業績不錯,仍存在一些問題,例如「生產線單調」、「各行其是、各司其職、資源無法共享」、「對市場反應過慢」等等,成為諾基亞奪取中國手機市場老大寶座的絆腳石。
4家合資子公司中,負責生產手機終端產品的主要是「北京首信諾基亞移動通信有限公司」和「東莞南信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而「北京諾基亞航星通信系統有限公司」主要生產諾基亞數位行動交換系統,「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主要生產諾基亞基地站和蜂窩網路傳輸設備。
此4家公司除首信諾基亞是雙方各佔50%股份,其它3家均由諾基亞以超過50%的股權控股;除首信諾基亞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總裁由原首信總裁楊廉斯擔任外,其餘3家公司都由諾基亞方面人士擔任。
諾基亞表示,合資新公司成立後,5家企業要做到利益共享,資源互補,生產線會有所調整,但所有的調整將會以市場反應為標準。
市場人士分析,如果諾基亞完成新公司的戰略規劃,出於利益上的考慮,另4家公司都會把自己的一部份優勢資源放進來,大大增強諾基亞產品生產線對於手機市場包括物流配送、售後服務在內的應變能力,提高整體實力。
**意在CDMA?
**
新公司的成立在各個合資公司裡會產生多大的人士變動,諾基亞方面沒有透露,只是含蓄地表示:一切只有等待政府有關機構的批准後才能定奪。但5家公司在新公司所持股份都已經確定。向東莞查證時,他們告知記者生產線一切照常,沒有任何變化。
普天集團的總裁歐陽忠謀出席了此次簽約儀式,他說:「我們相信,這次整合不僅將使新公司在國內行動通訊市場取得更大的成功,還將提高我們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但令人不解的是,在原來的首信諾基亞移動通信有限公司中,首信和諾基亞各佔50%,而此次諾基亞卻佔60%,從表面看來,首信似乎吃了大虧。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諾基亞是想利用首信把中國市場做大,而首信也可以利用諾基亞的品牌知名度和國際市場的實力打入海外市場,
北京首信股份有限公司從去年就在籌劃運作上市,但至今未有結果。去年年底更是發生過技術人員流失現象,其中還包括目前已經花落創維的副總經理樂業生。
去年首信出品的一款低端產品C5520上,最引人注目的是這款手機的背面刻著「NOKIA」字樣,機型則酷似諾基亞的3系列產品。目前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諾基亞成立新公司意圖之一是為了借首信的執照生產CDMA手機。
在問及諾基亞未來CDMA產品的雛形時,諾基亞方面則表示:「雖然會使用首信的執照,但品牌標識仍然是NOKIA,因為這是新公司的產品,雖然新公司成立地點與時間都沒有定下來,但新公司的主導力量是諾基亞。」
諾基亞移動電話總裁馬帝‧阿拉呼特在簽約儀式上說:「在中國開始CDMA手機的生產不僅將使我們為中國消費者帶來更加豐富的創新產品,還將使新公司更能把握中國成長的CDMA市場機會。」
諾基亞看到了CDMA2000 1X的機會,看到了聯通想做大CDMA的野心。無論中國的3G時代是選擇WCDMA、TD-SCDMA還是CDMA2000標準,諾基亞如果想分到一杯羹,首信都是一支合適的湯勺。
目前諾基亞正為下半年CDMA手機的生產與銷售進行緊急部署。但據消息靈通人士透露,諾基亞所面臨的環境是,目前可以直接投入生產銷售的CDMA機種只有3種。據說可能是因為諾基亞執意要使用自主研發的手機晶片的緣故。
諾基亞2003年下半年的重點是,在不影響2003年GSM手機生產與銷售的情況下,如何對抗在CDMA手機已有41.8%和15.6%市佔率的摩托羅拉和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