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存在許多需要突破的困境,第一個面臨的就是財務問題,因此臺中市政府成立『青創夢想家』單一窗口,協調金融、創投、天使資金共同幫助青年,加上配套的孵化課程,相信在產業供應鏈完整、地理位置居中的臺中,可大大提升青創的成功率。」中市府強調。
臺中經濟指標表現卓越,宜居樂業全國第一
臺中市政府10月15日在綠川西街的東協廣場二樓臺中跨境體驗示範基地,舉辦第二場產業業師交流媒合會,活動嶄新的場地是盧秀燕市長上任以來,為輔導青年創新創業,完成中央計畫補助重新改造,開放作為創業青年可以利用的場域,市府同時提供課程、輔導、孵化、交流機制,不遺餘力地為青年創業移除路障,歡迎青年在臺中落地生根,成就人生夢想。
盧秀燕市長積極推行經濟發展策略,成果卓越,不但近兩年期間,企業投資臺中高達7,548億元以上,從中央公布的臺商回流投資資料來看,臺中在疫情下逆勢成長,企業申請投資臺中211件為全臺第一,投資金額達2,336億元,新增1.7萬個以上就業機會,顯示臺中市的招商引資策略奏效,而市府連續兩年以來核准工廠登記家數與商業、公司登記家數都呈現穩定成長趨勢,經濟指標均為全國第一,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及經濟量能,證明臺中不僅「宜居」,更是「樂業」的全國人口第二大城。
就以這幾天備受全臺矚目的「第三屆臺中購物節」為例,開跑首周APP下載已超過70萬次,登錄金額已突破25億元,實實在在展現臺中強大的消費商機與經濟振興動能。而青年在臺中創新創業,市府會全方位協助青年,包括輔導撰寫計畫書申請中央的補助計畫,少走很多冤枉路。
創業友善城市臺中,扶植在地青創新創多贏
為能聚焦國際趨勢與青創助力,提供青年深入的認知,活動中特別安排「青年攜手在地產業」主題產業對談,由市府經發局李逸安副局長與《數位時代》創新長黃亮崢、創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獻毅分別代表官、產、青創,針對如何扶植在地新創企業、共同參與營造青年創業友善城市、帶動多贏面向,提出看法。
黃獻毅身為源潤豐鑄造的二代,卻投入新創,現身說法妙喻「創業像結婚,想到時就把握機會去做。」創業頭兩年手忙腳亂,到處打電話向人請益資金、人才哪裡找,非常浪費時間卻不見得有效益,幸好參加了臺中市政府的孵化計畫,學著奠定商模、做計畫,在良好的輔導環境裡,有問題都能藉由提問、上課而獲得解答,讓他能夠專心製作產品,因此他認為對新創團隊而言,資金到位、核心技術夠強才能拉高存活率,能活下來最重要。
《數位時代》長期關注臺灣與國際的新創脈動,精準觀察並報導產業趨勢,創新長黃亮崢指出,全球這一、兩年的高產業市值大多來自數位科技產業,因為他們基礎建設打好底就開始推動數位市場的演變,比如智慧手機APP大約每周更新一次已蔚為日常,一般企業不太可能在營運等方面如此快速改變,臺灣近10年來的新創環境指數雖然逐步攀升,數位營運、市場經營卻不夠先進,臺灣有很多隱形冠軍,若能走出向來擅長的B2B市場商模,接觸終端數據、運用新創工具解決問題並輔助產業創新轉型,改變為2C,必能吸引人才、強化人才產值。
中市府提供資源直接,多元整合強化青創競爭力
中市府「青創夢想家」單一窗口提供創業者貸款資金扶助、創業諮詢輔導、中央資源計畫書撰寫指引、產業業師交流媒合會、產官學研創新創業嘉年華等創業一條龍服務,可為創業青年多元整合並加強締造價值與產業獨特性、競爭力。
黃獻毅董事長提出,臺中地理位置在全臺最適中,人情親切,特有的精密機械、工具機、腳踏車、餐飲等等產業供應鏈完善,經發局串連公協會速度快,還會主動提醒創業青年申請補助,是創業致勝的最佳寶地。
黃亮崢創新長以美國矽谷為例,舉出政府帶頭打造新創生態系容易成功,提高GDP、就業機會雙贏,他注意到臺中和矽谷很像,都有著環狀產業帶,居住、創業環境都友善,大學高等教育機構產學合作與培才的亮點也豐富,愈在地,愈國際,臺中的創新創業正向循環正在發生中。
在滿場公協會代表、團隊與業師齊聚的現場,市府經發局李逸安副局長向有志青年喊話:「臺中有280萬人口,包容力強,理解青創的痛點,房價比臺北便宜許多,公共基礎建設做得又好又扎實,產業聚落周全,是新創朋友們最好的選擇。」經發局全力相幫,提供的資源最直接,一旦知道臺中市輔導青年創業的用心與能量,來到臺中就能得到加速扶持與成長,讓夢想實踐。
[臺中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