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B未來媒體藝術節」線上、線下虛實X Dome沉浸式劇場表演,擺脫數位威權、AI Deepfake深偽技術的操控,迎向未來美好樣貌
「C-LAB未來媒體藝術節」線上、線下虛實X Dome沉浸式劇場表演,擺脫數位威權、AI Deepfake深偽技術的操控,迎向未來美好樣貌

「未來是什麼樣子?未來的媒體藝術又會呈現什麼樣貎?」

隨著科技媒體發展歷程的快速推進,藝術家們對未來的答案充滿瘋狂想像卻可能成真,走進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未來媒體藝術節」展覽現場,突然間就像打開了直面未來的眼睛,有省思、有反諷、有幽默、有美感,還有更多確實反映了世界真實現象的「預測」,挑戰你既有的認知。

NANONANO作品《Heterotopia》展間。
NANONANO作品《Heterotopia》展間。
圖/ 數位時代

未來媒體藝術節 線下結合線上匯流串演

「C-LAB未來媒體藝術節」年度大展即日起至11月28日匯集國內外藝術家精萃作品共同展演,C-LAB策展人吳達坤與客座策展人蔡宏賢傾力合作,以「未來」命題,邀請國內外23組藝術家、24件作品共聚一堂,同時舉辦系列講座與工作坊,採取線上展示、線下實體作品雙重虛實並進的展覽形式,滿足洞悉未來的渴望。

吳達坤指出,周末還有首度公開展演的沈浸式劇場FUTURE VISION LAB(Dome),半圓形的白色堡壘狀劇場融合14組音樂、影像、手繪動畫、劇場多類型跨界創作,想體驗10K解析度高數位科技能量,眼前機會正難得。

未來媒體藝術節策展人吳達坤,攝於《顛倒世界》展間。
未來媒體藝術節策展人吳達坤,攝於《顛倒世界》展間。
圖/ 數位時代

跟著吳達坤踏進展場,參觀藝術家們的創作,咦!怎麼在展場一樓就聽到搬演布袋戲的聲音?原來是許家維、張碩尹、鄭先喻作品《等晶播種》先探訪雲林虎尾糖廠,再以糖為3D列印的原料,從當代視角回顧日治時期製糖業在臺發展脈絡,然後改編當時的布袋戲皇民劇,搭配機械手臂營造劇場體驗,「未來立基於過去,而未來也常常借鏡或重複過去的足跡。」

C-LAB提供,呂國瑋攝影
許家維、鄭先喻、張碩尹《等晶播種》作品展間。
圖/ C-LAB提供,呂國瑋攝影

俄羅斯藝術團體「AES+F」的《顛倒世界》,靈感來自16世紀版畫傳統,描繪世界各種位階顛倒、男女互換性別裝扮、豬剖開屠夫肚子、乞丐施捨富人等等中世紀的荒誕想像,運用4部高解析度影像投影機投射真人逐格實拍結合3D動漫手法,擬真成為超大螢幕上色彩飽和、畫風逼真的動態圖像,令人不由得倒吸一口氣:這與現實的距離並不遙遠,隨時可能會發生。

AES+F作品《顛倒世界》展間。
AES+F作品《顛倒世界》展間。
圖/ C-LAB提供,呂國瑋攝影

看一眼Deepfake深偽技術,戳穿熱門新聞騙局

隨著蔡宏賢策展人的腳步,探訪下一棟樓內的展場,河流代表著時間與空間,運用AI人工智慧和即時影像,可以轉化成地表高低起伏下蜿蜒流淌的河流,兼具聲響與視覺裝置美感,德國onformative作品《漫曲流域》演算再現的自然,有望成為未來AI審美觀的運算標準之一,眼見為憑,還是覺得驚奇。

乍然看到美國卸任總統川普、臉書創辦人馬克.祖克柏在電視螢幕裡滔滔不絕地講著當今媒體、數位威權如何成功操控著人們的心智,「他們真的這樣說過?」其實,這是美國藝術家比爾.波斯特和丹尼爾.豪的《太數據:名人臉》,透過AI Deepfake深偽技術,重製成名人散布資訊的影片,而每句話都是刻意植入的,不能信以為真,參觀者不禁聯想到熱門新聞YouTuber嫌犯使用同樣技術「換臉」,將知名女網紅、政治人物的臉「偷」來合成A片女主角販售牟利。

C-LAB提供,呂國瑋攝影
比爾.波斯特、丹尼爾.豪 (Bill POSTERS &Daniel HOWE)作品《太數據:名人臉》
圖/ C-LAB提供,呂國瑋攝影

機器人會打敗Covid-19?貼近C-LAB找答案

蔡宏賢感嘆,當數位霸權與人類爭奪日常,未來還存有多少真實與美好?在這疫情、威權角力的世界,數據與參數都可淪為全球政經與社會議題的抗爭宣傳工具之一,不得不防。

未來媒體藝術節客座策展人蔡宏賢。
未來媒體藝術節客座策展人蔡宏賢。
圖/ 數位時代

正如另一件德國非政府組織Tactical Tech作品《玻璃房間:錯誤訊息版》,揭露社群媒體假消息散播的手法,正視公民教育對科技資訊應用的重要性;未來媒體展與香港「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共製的《線上爬》,以NFT買賣訊息為標的,反思去中心、反威權控制的區塊鏈與數位貨幣逐漸發展出全新數位創作的買賣機制,究竟是應該奉為未來新契機的「神主牌」,或投資人將被資本吞噬?

儘管現下令人不安,美國另類搖滾樂團Battles在《蜜糖足》卻大膽模擬另一種未來:勇敢的宇宙機器人與肆虐地球的病毒大戰,徹底打敗Covid-19,而本土藝術家黃裕雄則將生活軌跡與聲音,透過「機器學習」轉譯為美麗圖像,在程式編寫的視野中,當下不如我們想像地悲觀,想像力也許是面對世界動盪的樂觀法門,可幫我們擁抱安身的契機。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為未來媒體找答案,不妨貼近C-LAB,傾聽心底的聲音。

田子平、麥藍提亞(Mailantia)舞團《失重計劃——非日常篇》展間。
田子平、麥藍提亞(Mailantia)舞團《失重計劃——非日常篇》展間。
圖/ 數位時代

C-LAB未來媒體藝術節

展期|2021.10.08(五)— 2021.11.28(日)
時間|11:00-18:00(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
地點|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臺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177號)

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