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momo助攻,富邦金10個月市值增7成!蔡家兄弟如何讓老集團擦出新火花?
台灣大、momo助攻,富邦金10個月市值增7成!蔡家兄弟如何讓老集團擦出新火花?

Nanotech energy是一家美國石墨烯超級電池新創公司,石墨烯是一種天然的原物料⋯⋯,可以避免目前鋰電池易燃的缺點,而且輕巧、導電效率佳。」說這段話的,不是科技業大老、也不是電動車供應鏈廠商,而是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

蔡明忠
圖/ 今周刊

這是他在10月26日「Yahoo全球市場高峰會」接受專訪時的一段對談,在訪談末段,主持人Yahoo財經總編輯Andy Serwer狀似隨興一問,拋出這個目前全球最夯的新科技問題,蔡明忠雖然不是科技專業出身,富邦集團表面上也與新科技關聯性不高,但他接過提問,侃侃而談。

能夠侃侃而談的原因之一,當然是富邦金控在今年四月以兩千萬美元參加Nanotech公司D輪的投資,富邦集團前後總計已投資約6400萬美元(約新台幣18億元)。

2021年,富邦集團大爆發,截至10月底,富邦金控市值達到8688億元,排名資本市場第5,僅次於台積電、鴻海、聯發科、台塑化,今年以來成長8成;而國泰金控以7652億元排名第7,兩家金控市值的差距,富邦金已從落後、追上、糾結,到如今拉開到超過1成的差距。金控之外,集團旗下的富邦媒體科技(momo)市值已達3259億元,今年增加2倍,台灣大哥大市值則為3447億元。

三大事業加總,如今市值已逾1.5兆元,對比去年底三者總市值的9150億元,10個月,猛增7成。而在熟悉集團運作的業界人士眼中,造就這一年富邦帝國大爆發的火力來源,某種程度,就呼應著蔡明忠那段「石墨烯問答」所暗示的內涵:有別於其他的金融集團,「他們持續向外探索、開發新事物的腳步,始終沒有停過⋯⋯。」

穩坐全台最大電商寶座經營momo,什麼都得懂

065
momo積極布局物流,今年計畫再擴建10座衛星倉,並提升自有車隊富昇物流的運能。
圖/ momo

除了放眼新創科技、穩定金融本業之外,以今年表現為例,要論台灣資本市場最吸睛的公司,momo富邦媒體科技一定名列前茅。對富邦集團來說,momo的意義不只是今年股價漲了超過兩倍、擠進全台前30大市值公司,也不只是它穩坐全台最大電商寶座;在「不斷向外探索機會」的富邦DNA上,某種程度,momo更扮演了意外的關鍵角色。

富邦集團的本業是金融,台灣大哥大本業是電信,都和電商沒有直接關係,momo是2004年成立,當時只是一家小小的電視購物公司,隨著電商趨勢興起逐步改變商業模式。順應潮流、也懂得抓緊潮流,讓momo近3年營收呈現跳躍式成長,2019年營收518億元、2020年營收672億元,今年估計可以突破900億元大關。前陣子momo董事長林啟峰喊出明年破千億元目標,甚有法人樂觀估計明年營收突破1200億元。

從「笨水管」窺見元宇宙商機,台灣大積極迎向下一世代

台灣大董事長蔡明忠
圖/ 唐子晴/攝影

「現在大家在談Metaverse,元宇宙,在元宇宙中的所有服務,都需要網路支持,我們必須投資更多,以迎接下一世代。」蔡明忠受訪時說道。

當「元宇宙」一詞從蔡明忠口中說出,顯然這個問題在他腦中已經存在一段時間;他細數電信業發展的過程,這不是背誦產業分析報告上的文字,是富邦集團透過22年前一個大步跨入電信業、投資台灣大哥大的經驗累積,從2G一路到5G,對蔡明忠都是有血有淚的親身經歷。富邦早就不只是單純的金融集團,透過跨領域的投資、布局,不斷向前滾動,才能成就今天的「富邦集團」。

富邦集團創辦人蔡萬才在2014年辭世,在此之前,蔡明忠、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兄弟每回要做重大決策前,總有嚴格的父親評估踩煞車的力度。而蔡萬才離開至今2500多個日子,富邦金控市值成長將近四成、台灣大持平,另又多了一家市值3000多億元的momo,總計集團上市公司市值成長將近6成,可說是交出一張「無愧」的好成績單。

本文授權轉載自:今周刊

責任編輯:傅珮晴、錢玉紘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雲湧智生黑客松競賽登場!AWS齊集政府、產業、開發者,讓AI創意落地實踐
雲湧智生黑客松競賽登場!AWS齊集政府、產業、開發者,讓AI創意落地實踐
2025.05.16 |

生成式AI自2022年推出至今,已在全球蔚為風潮,世界各國政府、企業無不致力從中找尋各種新應用。台灣是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重要聚落,也有健全的資通訊產業,自然無法置身事外,正朝「百工百業用AI」的目標邁進。為了尋找兼具AI實戰經驗、國際視野與雙語能力的AI產業創新人才,由電子時報DIGITIMES主辦、國家發展委員會合辦,以及雲端技術領導者Amazon Web Services(AWS)作為AI技術支持夥伴的第二屆「雲湧智生:臺灣生成式AI應用黑客松競賽」,於4月26、27兩日正式登場。本屆賽事由企業出題、參賽團隊解題,題目包括Cooler Master的「智競工坊」、中華電信的「韌性未來」、台新金控的「金融創新」、東森購物的「零售創新」、長春集團的「石化智造」、研華科技的「邊雲智控」、華新麗華的「智慧製造」、橘子集團Vyin AI的「AI偶像」,分為黑客和創意交流兩組競賽。

本屆賽事共吸引400多位來自全台各地的學生、開發者和社會人士,組成100組團隊報名與會,較去年的參賽
本屆賽事共吸引400多位來自全台各地的學生、開發者和社會人士,組成100組團隊報名與會,較去年的參賽人數足足增加一倍。100組團隊展現絕佳的技術與創新能力,在兩天之內,提出他們對產業命題的創意解方。
圖/ 數位時代

連結政府、產業、開發者 跨域挖掘生成式AI機會

AWS 指出,生成式AI問世以來,企業積極從中探索機會,都想知道如何透過AI降低成本、提高生產力和營利。AWS擁有全台最大的開發者社群,在此次競賽中,連結了政府、產業和開發者,一方面提供生成式 AI 基礎模型託管服務 Amazon Bedrock 上的 Amazon Nova、Anthropic Claude 3.7 Sonnet 等高效能基礎模型及技術資源,同時藉由和大家在一起的兩天時間,一同集思廣益,看看能怎麼在生成式AI的道路上,跨域協作、激發新火花。

細看各組參賽隊伍,不僅將自動語音辨識服務 Amazon Transcribe、文字轉語音服務 Amazon Polly、軟體開發的生成式 AI 助理 Amazon Q Developer 等各項工具用得純熟,還大膽挑戰、勇於嘗試各種創意。像是來自台灣大學電機工程、資訊工程、土木工程、生物機電工程學系的五位大三學生,因為被分到賽前不太熟悉的研華科技,必須處理邊雲整合議題。團隊透露,過程雖然緊張,卻是全新體驗,「要結合硬體跟軟體,是我們組的一大挑戰,但我們最後還是克服了!」

被安排到東森購物、以「零售創新」為題的團隊「我柚吳嚴儀隊了」,是由四位政治大學資訊科學系的三年級學生組成。團隊讓AI利用已知的客戶對話紀錄、星座等資訊,判斷對方的MBTI,再讓對話機器人以盡量符合顧客性格、喜好的方式對話,「現在大家都喜歡用MBTI分析性格,所以我們認為應用在銷售上,可能會是不錯的手段。」

四位政治大學資訊科學系的三年級學生組成「我柚吳嚴儀隊了」,解題時強調「個人化」的體驗,判斷消費者的M
四位政治大學資訊科學系的三年級學生組成「我柚吳嚴儀隊了」,解題時強調「個人化」的體驗,判斷消費者的MBTI,以貼近顧客偏好的方式回應,獲得評審一致的讚賞。
圖/ 數位時代

團隊表現驚豔 技術、創意兼具

「創新地運用MBTI人格分析,研究客戶喜歡什麼、是什麼樣的屬性,讓機器人更貼近客戶,等於運用心理戰來銷售,是很棒的點子!」東森購物大數據副總經理周玫芳不吝讚賞參賽團隊的表現。由於東森購物原先便將全受管的機器學習服務 Amazon SageMaker,用在電話行銷的業務上,取得良好成效,此次作為出題企業,希望能有更進一步的應用,像是將AI當成銷售人員的助理,甚至取代銷售人員,進行精準銷售。她特別提到,團隊的想法都足夠周延、縝密,技術的串連與應用也相當創新,有些組別還會細分銷售階段,再訓練不同階段的機器人,與客戶對話,並克服了AI的延遲問題,令人眼睛一亮。

本次吸引最多團隊解題的橘子集團策略長暨Vyin AI負責人陳冠宇也特別分享:「我們一直專注於商業端,
本次吸引最多團隊解題的橘子集團策略長暨Vyin AI負責人陳冠宇也特別分享:「我們一直專注於商業端,想著要怎麼去解決品牌方跟偶像間的問題,但年輕人更多從粉絲和偶像之間的互動來發想,細節的體驗讓我們很驚豔。」學生們不同的思考角度,給了他研發上的很多創新激盪。
圖/ 數位時代

對於參賽團隊的表現,橘子集團策略長暨Vyin AI負責人陳冠宇同樣感到驚豔。橘子集團看好生成式AI能改變娛樂產業,影響偶像、粉絲跟品牌間的互動,因此近來推出為偶像名人打造虛擬偶像「Vyin Star」的新服務與產品。此次競賽中,橘子集團也以「AI偶像」為題,期待年輕的開發者發揮創意,包裝AI偶像的體驗。結果,有團隊認為,偶像和粉絲並非單向互動,粉絲其實可以影響偶像,達到「雙向成長」;有參賽團隊說,AI偶像可以有部分偶像的靈魂,卻未必要複製偶像本人,還可以注入更多品牌元素;還有團隊發想出線上線下的體驗串聯,「我們一直專注於商業端,想著要怎麼去解決品牌方跟偶像間的問題,但年輕人更多從粉絲和偶像之間的互動來發想,細節的體驗讓我們很驚豔。」陳冠宇透露,不少參賽學生主動詢問暑期實習機會,橘子集團也動員人資前來現場,期待接下來能與更多年輕世代交流。

逾400人參賽 探索未知、貢獻一己之力

本屆賽事共吸引400多位來自全台各地的學生、開發者和社會人士,組成100組團隊報名與會,較去年的參賽人數足足增加一倍。經過前期的企業數據工作坊、AWS生成式AI示範工作坊等豐富培訓課程,以及兩天的黑客松競賽後,100組團隊均展現絕佳的技術與創新能力。

最終,「黑客組」由「風中凌亂」、「Cloud Ninjas」、「水獺叩艇」、「Alpha三人行」、「板上有名」、「雲科網管」、「AWS黑肉鬆」等團隊取得優勝;「創意交流組」的優勝則由「去找另一隊復仇」抱走。獲獎團隊可獲得33萬元的總獎金和企業實體面試資格。

AWS台灣暨香港總經理王定愷強調,身處技術快速變化、風起雲湧的世界,未來存在諸多不確定性,需要人類共同探索未知,找出答案。而透過黑客松競賽的舉辦,AWS在提供AI技術支持之餘,也連結了產業、官方、新創與開發者社群,「相信透過彼此連結,我們能在生成式AI的發展道路上,不僅推進台灣的經濟發展、產業轉型,甚至對於人類的文明進展、創新應用,也貢獻台灣的一己之力。」

圖為橘子集團Vyin AI的「AI偶像」參賽場次,評審認真的傾聽及與學生互動。本次出題企業包含:Co
圖為橘子集團Vyin AI的「AI偶像」參賽場次,評審認真的傾聽及與學生互動。本次出題企業包含:Cooler Master、中華電信、台新金控、東森購物的「零售創新」、長春集團、研華科技、華新麗華,橫跨不同產業領域,共創AI新可能。
圖/ 數位時代

【創業者必參】NVIDIAX三菱地所XKKDay,鏈結美日台與大廠資源,立即報名AWS AI Connect

Startup AI Connect:From Here to the World
圖/ AWS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