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青埔特區是推動台灣自駕車產業發展的關鍵一環。桃園市政府響應「亞洲.矽谷」計畫,積極推動物聯網技術在自駕車等交通領域的發展,並獲得交通部「智慧運輸系統發展建設計畫」支持,以青埔特區做為自駕巴士的示範運行地點,以短、中、長期目標將自駕巴士的運行距離與時間拉長、將場域從封閉環境走向開放環境。
短期目標是在2018年完成的桃捷青埔機場自駕巴士封閉場域測試;中期目標是從今(2021)年1月到4月由台灣智駕進行不載客運行測試,測試完成後,於5月到10月提供從桃捷A17領航站到周邊校區與社區的自駕巴士開放道路測試與試乘服務;長期目標則是在A17領航站、A18高鐵桃園站、A19桃園體育園區站等捷運沿線提供安全、穩定且高效的青埔接駁服務,串接串接青埔機廠、桃園高鐵站、華泰名品城、青塘園、A19購物中心、桃園棒球場、航空城願景館。
桃園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局長郭裕信表示:「桃園青埔特區是全國第一個提供捷運站(A17)接駁、行經學校並深入社區的自駕巴士服務,成功克服混合車流、路邊停車、上坡起步、對向大型車輛會車等複雜的交通環境,保障運行安全性與提升乘客的舒適體驗,包括將自駕巴士系統與路口紅綠燈連結、主動告知即將停車跟調整煞車速度等。」值得特別注意的是,本次乘載計畫除可用來驗證自駕巴士作為連結公共運輸服務與周邊社區的可行性,加速ART自駕快捷運輸先導計畫的成熟,更有助於推動台灣發展自駕車的產業能量。
桃園市發展自駕車:不僅要便民,更要帶動產業發展
相較於捷運、高鐵等公共運輸工具,ART自駕快捷運輸在建置成本跟速度上擁有極佳的優勢,有助於活絡都市交通,本次乘載計畫的成功,代表技術的可行性,接下來的發展方向是,因應ART自駕快捷運輸需求規劃對應專用道路,提供桃園市民以及所有造訪桃園市的民眾更便捷且舒適運輸體驗。郭裕信表示:「只要技術到位,人潮一來就能快速回應、修正,提供各種便民運輸服務。」
「青埔特區是桃園市發展自駕車產業的示範場域,背後有綿密且完整的產業鏈支持,以及『虎頭山創新園區』提供自駕車技術研發與資安物聯網驗證服務。」郭裕信以台灣智駕的自駕巴士為例指出,超過50%的零組件是由台灣廠商提供,尤其是來自桃園汽車零組件產業聚落的廠商。「本次運行測試的成功,除象徵桃園在自駕巴士的一大進展,也帶動了汽車零組件產業聚落的轉型成功、有望搶進國際市場。」
在前進國際市場方面,台灣智駕將整合人工智慧技術、自駕巴士車載設備、關鍵零組件、路側設備等端到端的解決方案輸出國外,目前,在泰國等東南亞市場已有不錯的斬獲,如出口3輛自駕巴士到泰國的朱拉隆功大學等,接下來,將持續不斷的以國家隊之姿擴展海外市場。
台灣智駕將持續不斷優化自駕巴士服務能量:人機介面與車聯網應用
「從封閉場域到開放、混合車流場域,背後涉及許多技術,包括感測器融合、異構計算跟動態控制等,需要因應場域做最佳化調整。」台灣智駕執行長沈大維以自駕巴士精準定位為例解釋,為了做到左右誤差不超過10公分這個目標(以道路3米2跟自駕巴士寬2米5為基礎計算),團隊成員整合攝影鏡頭、光達、毫米波雷達、超音波雷達等感測器數據資料進行即時融合與分析,以回應混合車流等交通環境需求。
「根據乘客回饋等多元意見,我們接下來會將聚焦在人機介面的優化跟智慧車聯網的整合。」沈大維表示,在人機介面方面,將與友達等廠商進行合作,以透明顯示器提供更友善、直覺的人機介面服務;至於在車聯網方面,則是跟緯創合作,透過整合自駕巴士、交通號誌、雲端服務的方式優化車輛控制機制。
展望未來,桃園市政府將秉持初衷,與產業合作夥伴一同提供民眾更好的自駕巴士載客體驗,同時,活絡自駕車產業發展,讓台灣企業在全球移動市場中嶄露頭角、甚至是引領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