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企業都怎麼挑人才?亞馬遜(Amazon)與Google同為全球最具影響力之一的科技公司,不僅管理風格迥異,對於「好人才」的定義也大不同;針對自家企業想要招攬的人才,資深主管提出了他們認為公司最看重的「用人標準」。
亞馬遜重視領導原則的實踐、Google提倡積極表達想法
牢記公司的領導原則
亞馬遜網路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AWS)全球體育和娛樂高級經理安德.坎貝爾(Andre Campbell)表示,亞馬遜想要招募的人才特質,都已經寫在官方網站所公開的「領導原則」,像是崇尚行動(Bias for Action)、付諸成果(Deliver Results)或者勤儉節約(Frugality)等共16項,向來是貫徹公司的指南。
坎貝爾建議,求職者應該認真研究這些「領導原則」,試著從中找到感興趣的部分,在履歷中清楚地說明,對於這些原則的看法與回應。
樂於提出問題
Google全球合作夥伴關係副總裁博妮塔.斯圖爾特(Bonita C. Stewart)表示Google認爲若一個人富有天生的好奇心,這種人是職場上特別的存在。
博妮塔舉例,提出的問題不該是輕易就能找到答案的,可以試著將公司現況與「開放式問題」連結,進而提出個人的觀點。舉凡在生產、行銷、策略或團隊管理,各種環節都能夠不斷提出改進方法。
試著提出「團隊中正在進行什麼樣的計畫」、「除了職務之外,還能用什麼方式為團隊作出貢獻」這類型的問題,將能大幅展現自己的熱誠。
重視業外、社團經驗
有趣的是,亞馬遜與Google同樣認為工作經驗並非求職的必要條件,豐富的社團經驗,也跟擁有專業知識同樣重要。因為從這些職場外的經驗中,往往可以看出一個人是否具備良好的領導力、團隊合作與構通能力。坎貝爾鼓勵求職者,即使沒有經驗,也能夠盡可能表現自己與職缺之間的關係。
博妮塔則舉例,如果想要面試行銷類型的職位,就算沒有豐富的實習履歷也無妨;「也許你曾在社區或學校裡,規畫了一系列的活動;試著以此解釋,你是如何運用策略,讓大家關注與參與活動。」
儘管亞馬遜、Google的「好人才」標準未必相同,但都提供了多種理想員工應具備的特質,可供求職者作為參考,求職時不妨參考目標公司的特色,並強化自己相符的特質。
科技巨頭的面試建議
進入面試環節,亞馬遜、Google也分別提供了在面試上可以如何「表現自己」,才能在眾多求職者中突破重圍。
1.善用STAR架構
STAR 的架構是在面試時的常見技巧,分別代表了職務上的四個階段:
Situation=情境: 提供一個在職務上遇到難題的情境,為什麼棘手?
Task=任務: 在這個難題的情境中,需要完成什麼樣的任務?
Action=行動: 採取了什麼行動,來解決這個問題?
Result=結果: 這個情境中,得到了什麼成果?為組織、客戶帶來的益處是什麼?
比起流水帳的履歷,善用STAR的架構來說明,可以更準確表達工作與危機處理能力;坎貝爾建議面試者準備3到5個不同的情境,藉由在情境中放入積極的轉折,來佐證能力是如何為公司帶來益處。
2.用數據佐證成績
作為科技巨頭,亞馬遜與Google都是仰賴各種數據做為成果指標的組織,因此與面試官提及經歷時,「量化」的例子非常有價值。舉例來說:「比較往年,將活動的出席率提高了30%」「相同預算下觸及率翻了兩倍」藉由精確的數字作出比較,快速展現自己的能力。
3.肯定自我與團隊價值
公司樂於接受面試者肯定自我的價值,但更加欽佩能夠「記得團隊」的人。在展現自己才能的同時,也不忘提及過去的團隊合作。一個人很難單憑自己就取得成功,分享榮譽,其實也是在肯定團隊。
否則,在自己我肯定的同時,很可能也向面試官表達了「自我意識過高」、「不善於團隊合作」這些事。公司若是龐大,往往體系複雜,更要確保沒有人是職場中的「唯一」,需要既能與同事分享想法,也善於聆聽並協助團隊持續向前的員工。
資料來源:insider、CNBC、Amazonjobs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經理人月刊
【延伸閱讀】
1.在亞馬遜、Google 工作是什麼感覺?前員工:從「面試題」就能看出差異
2.Google 怎麼挑人才?人資長:英文好、名校畢業不是關鍵,最看重這 4 種特質
責任編輯:吳佩臻、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