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LED慘業走向高利潤市場!弘凱光電靠自主研發IC、半導體封裝毛利率衝47%
從LED慘業走向高利潤市場!弘凱光電靠自主研發IC、半導體封裝毛利率衝47%

LED產業經歷景氣循環,從極盛到谷底被稱為「慘業」,光電整合元件商弘凱光電董事長黃建中感受深刻,2016年起轉型不只是做LED封裝,更自己開發晶片(IC),做IC LED封裝要打入大樓外觀「玻璃屏」及車用感測應用商機。

LED產業受到中國紅色供應鏈崛起,從盛極一時到大虧時一度被稱為慘業,「23年以來LED產業像是過山車,從熱絡到變慘業,但我認為做對方向,做對事情還是會有好的回報。」黃建中說,鑑於純LED封裝業會淪為代工,必須加速轉型。

2016年,黃建中眼見LED封裝產業不敵紅色供應鏈壓力,決定自己開發晶片,並學習半導體等級封裝技術,將LED晶粒跟傳感器、微機電、感測元件IC整合在一起,以整合元件出貨,不僅元件體積輕薄,客戶拿到也省去電路設計功夫,能簡化量產流程。

由於轉型整合元件,弘凱光電2018年毛利率39.39%增加至2021年前3季47.51%,逐年拉高。

7D791A55-E076-4E73-83A3-85DFC007E83B.jpg
弘凱董事長黃建中。
圖/ 王郁倫攝影

「有IC就有編程能力,可以做光學模擬,有服務就有價值」,黃建中這麼說。弘凱光電於2005年成立,屬LED產業鏈中游專業封裝製造商,主要產品分為可見光LED及不可見光LED二大類;終端應用領域包括智能家居、車用光源及亮化顯示。

舉例來說,將LED封裝技術結合驅動IC或感測元件,可放在藍牙耳機、電競周邊產品、智慧音箱、車用氛圍燈及玻璃顯示屏等,不可見光部分有雷射封裝進行眼球追蹤,車用產品手勢偵測操控等等,可見光部分則用於家電或筆電(鍵盤指示燈或電競筆電),「除蘋果以外的筆電廠都是我的客戶。」

另外弘凱也打入車燈光源供應鏈,取得法國跟日系車廠認證,黃建中估2022年車用LED營收19%,亮化顯示產品營收合計27%,2022年這兩類產品營收比將遠超過30%以上,其中透明玻璃屏是成長動能極高的一項業務。

玻璃屏是弘凱透過自行開發IC與LED晶粒做IC LED封裝的新品,一平方米塞入1萬粒晶粒於兩片玻璃中,通電時晶粒能隨控制展現色彩畫面,但關電後又變成透明玻璃,透視度達90%以上,一般可作為大型建築景觀外牆或店面廣告應用,副董吳志明估2022年該業務就能貢獻20%營收。

黃建中表示,目前正積極開發光能與電能整合感測新產品,包括距離感測、手勢感測及偵測駕駛行為光感測元件,及最新應用於5G網通及電動車等第三代半導體高階光耦合器,看好感測市場市場複合年均成長率達20%,這些不可見光業務預估還要3年時間才會發展效益。

IC晶片上,弘凱也開發出第二代自有IC,目前封裝後大小是1212(1.2x1.2mm),下一代目標0808大小,預計2022年6月開發完成,第4季量產,終極目標是0505規格,黃建中說也這就是MINI LED等級

由於有地緣關係,弘凱主要產能集中中國,南通新廠預計於2022年第4季完工,2023年1月貢獻產能,規模是深圳廠的10倍,預計將供應未來10年需求。

責任編輯:錢玉紘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數據驅動體驗升級!全台唯一上櫃電商「美而快」如何打造成長引擎
數據驅動體驗升級!全台唯一上櫃電商「美而快」如何打造成長引擎

當電商市場告別流量紅利,企業的成長路徑也面臨改變。廣告投放的邊際效益不再、社群觸及率下滑,加上第三方 Cookie 的正式退場,使得傳統「廣撒網」的行銷模式失靈。面對變局,擁有百萬會員的服飾集團美而快,在導入直通國際ESi的一站式 CDP(Customer Data Platform)後,有效提升分眾溝通效率與顧客經營精準度,讓數據應用從行銷部門逐步滲透至營運節奏規劃,成為推動企業成長的新引擎。

流量為王的時代過去,顧客經營必須深化

「這幾年電商獲客成本增加很多,品牌若無法將流量轉為有效會員,很快會失去競爭力。」美而快總經理王志仁指出,在數位廣告成本飆升、新客轉換日益困難的趨勢下,「私域經營」就成了品牌必修課;依賴流量已不夠,如何讓顧客留下、回購、持續互動更是關鍵。

為了深化會員經營,美而快團隊開始深入分析會員行為,區分出長期未購、已回訪未結帳、潛在高價值等類型客群,再依據行為進行對應溝通與內容推播。然而,分眾管理極為繁瑣,需仰賴大量人力與反覆操作,「每天都得手動撈資料、打包受眾、分眾投遞。」王志仁直言,這是一項曠日費時、卻無法逃避的任務。

直通國際
圖/ 數位時代

對此,美而快選擇導入直通國際的客戶數據平台 CDP,以系統思維出發,打造可長期營運、可擴張、可迭代的顧客管理模式。

對美而快而言,導入 CDP 後最直觀的改變就是「效率」。例如:過去每日需手動處理的「180 天未購會員」分眾任務,現在可藉由自動化流程完成,釋放行銷人力,專注策略性規劃。同時,團隊也開始盤點冗餘的 LINE OA 投遞對象,刪除一年以上無回應的 LINE 會員,反而讓開封率與點擊率雙雙提升,ROAS 更一舉翻倍。

打通線上、線下任督二脈,CDP 為 OMO 鋪路

當 CDP 不再只是行銷工具,而是轉變為驅動企業營運的中樞系統,其價值即體現在資料整合、流程優化與策略制定的全面提升。美而快導入直通國際 CDP 後,另一個有感的突破就是線上、線下數據的打通,成功串聯集團旗下多元品牌通路,重構消費者旅程。

以 2023 年底開幕的 UR Living 實體門市為契機,美而快同步推動 App 積點與會員綁定機制,鼓勵實體顧客登入線上會員系統;同時,透過 CDP 將線下交易資料完整回收,不只實現會員輪廓識別,也為 OMO 策略奠定基礎。這套整合機制迅速展現成效——以主力品牌 PAZZO 為例,實體店開幕後,線上會員與營收成長 25%,其中近半新客來自實體通路。

「線下其實是很有效的新客來源,像 PAZZO 的新會員裡,有一半都是從線下來的,」總經理王志仁分享,若從會員結構觀察,不同品牌在線上、線下的表現其實有所差異,例如 PAZZO 線上與線下客群各占一半,而部分新品牌則在線下更具導流優勢。

有了 CDP 整合數據,美而快得以建立「雙向引流、數據貫通」的 OMO 策略,聚焦顧客行為與場域偏好,讓每一個接觸點都更精準、更有價值。

CDP 驅動商品決策,預測力成關鍵競爭力

讓數據真正驅動企業運作,關鍵在於能否跨出行銷部門,擴展至商品、內容與營運等決策核心。對美而快而言,這樣的延伸雖仍在逐步建立,卻已有方向。

服飾業的商品多為非結構化資料,細節如剪裁、材質、風格等變化極大,加上時尚週期更迭快速,除了基本的品類與顏色,很難建立細緻穩定的分類模型。即便如此,美而快仍透過 CDP 進行購物行為分析,掌握哪些商品高瀏覽但未轉換、哪些品項吸引新客,並回饋給內容與商品團隊,作為優化依據。「我們希望透過 CDP 協助商品開發,更細緻地理解交易失敗的新客行為,去改善、去優化,」王志仁表示。

「對零售業來說,不管是 AI 還是數據,最終目標都是『預測』。預測商品熱度、預測顧客行為、預測營收走向——能預測,才能控制成本、降低風險。而『數據』是每天必須做到的基本功。如果沒有奠定基礎,就無從發揮後續價值。」王志仁強調,一步一步把數據的基本功打穩,紮實累積、系統性整合,CDP 才能發揮價值,為預測力打下基礎。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