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修臉要說!英國跟上挪威,商業廣告修圖須標示「哪裡動手腳」
修修臉要說!英國跟上挪威,商業廣告修圖須標示「哪裡動手腳」

隨著Instagram、TikTok 等社交平台用戶成長且日益商業化,它們對於日常生活的影響力已經超乎想像。

其中一種影響是「社交比較」,為什麼營幕裡的這個人如此青春美麗,而我怎麼努力也做不到?

雖然落差並非全然是修圖帶來的,但有人想用法案去對抗幻象,將美麗而脆弱的泡泡照亮。

1月12日,英國議員Dr.Evans提出了一項新法案「DigitallyAlteredBodyImageBill」,要求對「用數位手段改造身體」的商業圖像進行標記,可見這一法案存在兩個要點。

Twitter@drlukeevans
圖/ Twitter@drlukeevans

首先,它規範的是那些以人體或身體部位為重點的圖像。

近年許多研究都指向一個結論——對外表的擔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來得更年輕、持續時間更長、影響的人更多」。

2021年,英國婦女與平等委員會對身體形象的調查發現,超過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對自己的身體形象感到焦慮或沮喪,44%的成年人希望看到主流媒體更加多樣化。

2019年,英國心理健康基金會對4500多名成年人、1100多名青少年進行了在線調查,22%的成年人和40%的青少年表示,社交媒體上的圖片讓他們擔心自己的身體形象。

mentalhealth
圖/ 愛范兒

另一項殊途同歸的調查顯示,34%的女孩不會發布自己的照片,除非她們使用應用程式或濾鏡改變自己的外表。

對身體形象的焦慮可能指向更嚴重的問題。英國NHS指出,17歲及以下年輕人因厭食症、神經性暴食症和飲食失調入院的人數增長了41%。

Dr.Evans
圖/ 愛范兒

其次,這項法案主要針對與商業廣告、品牌合作、付費推文相關聯的修圖行為,以及背後的品牌和網紅。Dr.Evans在法案中說道:

如果影響力極大的網紅收錢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修圖照片,或者廣告商從修圖照片中賺錢,他們應該對該內容誠實和坦率。

法案給出的解決辦法是,如果修圖照片用於商業目的,它們都應該帶有免責聲明。

若該法案最終通過,英國廣告標準管理局(ASA)將進一步製定免責聲明的標準,包括外觀、擺放位置、什麼是「已修圖」以及什麼是「商業目的」。

Lightricks
圖/ Lightricks

英國的法案剛有眉目,而挪威這邊早已塵埃落定。

2021年6月,挪威兒童和家庭事務部修正案以72票對15票通過。

這項法案規定,所有在社交媒體發布商業內容的廣告商、演員和網紅,都必須標有政府設計的統一標籤,並說明圖片在哪裡「動過手腳」,身材、肌肉、皮膚甚至濾鏡的改變都必須標註

違反法律者將面臨罰款,極端情況中甚至可能面臨監禁。

挪威日報Verdens Gang報導,該法案得到挪威社區廣泛支持,「青少年不應暴露在一種不可能實現的美麗幻像中」,標籤雖小,但足以令人意識到社交媒體如何運作,以及現實如何被扭曲。

但也有人認為,標籤不足以改變看到照片的感受,就像心理健康問題不僅僅由修圖照片引起。

法案更像「解決問題的捷徑」,人們甚至會更加在意那些被標註的部分,對單一趨同的審美觀依舊買帳。

本文授權轉載自:愛范兒 ifanr

責任編輯:傅珮晴、侯品如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2025台灣設計展將開展!本次由彰化縣政府建設處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共同聊聊「圓未來之行」展覽與其背後的城市發展與公共建設,時代帶來了哪些蛻變與機會,彰化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陳昌茂處長談到:「先輕鬆聊聊彰化最為人知的印象吧,許多外地人提到彰化,就是控肉飯與肉圓,美食旅遊確實是大家的共同嗜好,但是否有其他的深度內容,能給大眾重新認識彰化的機會?『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就是一個好契機。

圓未來之行,與城市一起成長:你所知道的彰化,它是什麼?

300年來的發展,彰化的農業與工業在國內甚至國際都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半工又半農的發展成了城市獨有特色,在行政區劃及地方制度的調整下,縣市間的城鄉差距造成了資源上的落差,因此,政府近年於交通、城市規劃與建設上積極推動許多計畫,此次的展覽為的就是讓民眾看見設計中與蛻變進行中的彰化,包含:彰化交流道的農業區解編、國民運動中心興建、規劃與建設八大生活圈轉運站及全國首創的長照衛福大樓等等,從交通、建設面改善實質生活,正是此次展覽核心,透過時代回顧轉譯為當代及未來發展能量,讓彰化充滿地方鮮活的發展魅力。」

策展人何來香說起,『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時間、轉譯、共創為展出主軸,將時間梳理成「過去─現在─未來」,包含:源(回顧記憶與成長記號)、緣(轉譯與生活)、圓(圓未來城市之貌)、合(共創未來),一如處長所說,將300年的背景梳理轉譯,在「交通、建設、生活」呈現,將其佈局為:三個室內展區X一個戶外展區,透過線上互動與實體呈現,讓彰化時代(過去─現在─未來)逐漸活起來,從低調走向鮮活光亮,「現在」,正是未來的縮影與定錨力量。

圖二.jpg
「圓未來之行」兩大重要推手:策展人何來香、彰化縣政府建設處陳昌茂處長。
圖/ 彰化縣政府

四大展區表述「三源一合」:未來可以被共創,一同設計理想的生活模樣

『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共有四大展區,規劃為:源(記憶之源)、緣(轉譯之間)、圓(未來城市)、合(共創未來),同時串接著「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的脈絡線,一覽城市的成長姿態。走進展區,開始從「過去」中逐漸甦醒,壓艙石、鐵道枕木等建材文物彷若時光倒流,將觀展者帶回記憶之源,透過佈局中的架構語言,從最微觀的建築元素開始見證曾經,呈現彰化的移居風光;來到「現在」,城市逐漸有了治理與變化,交通疏通了生活與流動,當下的建設創造了更多的「宜居」,像是:「共生共享」,表述著近年的建設成果,如:交通樞紐轉運站、伸港青年住宅、鹿江綠建築,以及老屋改造返鄉青年創業案例等,透過不同形式的交通、城市建設的延伸,以延續更多的綠化、永續、教育與建築示範及全齡照顧與幸福範例城市、共融場域等,舒展著彰化的此刻宜居。
而「未來」正在萌發的可能性,則以情境式劇場呈現城市建設藍圖,置身體驗充滿希望的願景,陪伴居民一起邁向未來。

圖三.jpg
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新建工程拿下第23屆公共工程建築工程類金質獎,建築採全齡化無障礙、節能減碳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提到,「未來城市」象徵著:綻放、圓滿、快捷與新鮮,展區整體風格呈現現代、乾淨、溫暖的未來感,此區域特別設計一個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市,透過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由 AI 即時生成建築並影響城市發展指數,進而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計畫之一。而代表「合」的「戶外串聯區」,則是由在地師生以自然素材共創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延伸探索永續、自然、未來想像及綠色療癒,令「圓未來之行」參與民眾跨域孩童到成人,擁抱接納多齡意見,讓想像活躍充滿新鮮生命力。

彰化的蛻變,是成長留下的獨特印記──未來,由我們共創

有趣的是,『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本次展出地點為:彰化縣立鹿江國際中小學,它不僅是彰化首間公辦的雙語學校,也確定籌設高中部,以接軌國際的教育為目標。當展區中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與交通、建設、生活相互交融與牽連,讓每個時代的彰化,蛻變都因成長而留下獨特印記。從海洋(船運、通商)而生的彰化,在展覽中扣回海洋生態的共創溯源反思。

圖四.jpg
鹿江國際中小學新設高中部,預計117年學年度正式招生。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認為,彰化的發展不必然要同於其他城市,當然也不會是其他城市的翻版,因為彰化有自己的專屬發展模式。期待透過此次展覽與共創,讓民眾與我們一起共同體驗最宜人與舒服的生活輪廓與幸福感受以及發掘彰化未來的無限發展可能;策展人何來香笑著分享,彰化是全球百大幸福城市的銀牌級城市,很期待各地民眾來參觀,重新感受彰化,並與群眾一同共創彰化。延續這樣的願景,彰化縣長王惠美也分享:「縣府其實一直在思考,如何擘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讓民眾的生活變得更好,外移的人口逐漸回流。這些交通、城市建設的規劃、執行與聆聽大眾意見,都是為了一同探索未來、共同創造大家真正嚮往的生活」。

圖五.jpg
彰化縣長王惠美與縣府團隊積極規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打造最宜居 幸福的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 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