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ke news!
上面那句是美國第45屆總統、著名商人、共和黨籍政治家唐納·川普時常掛在嘴邊的話,他之所以經常指責媒體發布「假新聞」,一部分原因歸咎於,他有一張「合不上的嘴」:想到什麼說什麼。
有人會說他直性子,有人說他口無遮攔。
2021年1月6日,川普的Twitter帳號被封,同時Facebook也無限期暫停了他的臉書和Instagram帳號,沒有了發聲和對外宣傳的口子,川普在民眾和支持者面前失了聲。
川普,這位曾被眾人戲謔「推特治國」的前總統,為了撕掉被各大社交平台貼在自己嘴上的封條,決定建立自己的社交平台:Truth Social。
而就在22日,這款致力於對抗「假新聞」的軟體終於在美區AppStore上線了。
目前,軟體只是上線狀態,並未開放註冊,但它貼心地給我們留了個預註冊的口子,填寫好郵箱、暱稱、出生日期、密碼,註冊成功後會出現一串號碼牌(目前已排至六位數),類似於新網路遊戲增開伺服器排隊彈窗顯示「前面還有N位玩家」的那串數字。
但我們通過一些「內部測試用戶」在Twitter上發布的軟體界面可以看出,Truth Social整體UI風格與Twitter很是接近,底欄設有「訊息流」「搜尋」「私訊」和「消息」四大功能。
而個人頁面中,則有「真相」、「真相與回覆」和「媒體」三大動態分類,分別對應Twitter上的「推文」、「推文和回覆」和「媒體」。
值得一提的是,Twitter上的「Retweet」轉發功能,到了Truth Social這邊,功能名稱就變成了「ReTruth」,圖標也有所改變,但整體區別並不大。
作為一個新的社交平台,Truth Social沿用了一個成熟的模版進行開發,跟了個好師傅,成套武學活學活用,很難出差錯,但也無功無過。
具體使用體驗感受如何,待平台服務正式上線後,我們再對這部分內容進行補充。
Truth Social從去年10月開始,由川普傳媒與技術集團(TMTG)開始立項,目標是要趕在美國中期選舉(2022年11月8日)之前上線。
時間緊任務重,在閉門趕工了近半年時間後,最終該軟體趕在了今天,也就是美國總統日(每年二月份第三個週一)上線,箇中意味深長。
回到app本身,表面上看它與其他社交軟體的交互別無二致:常規的底欄配置,常規的訊息流,常規的聊天界面,它甚至選擇了跟Twitter一樣的藍色作為主題色調。
你可以說它毫無特色,但這正是Truth Social「有心插柳」之處:盡量降低新用戶的學習成本,換取盡量高的平台遷移效率。
它的創造者是川普,它存在的原因也是川普,它作為新興平台的亮點恰好在於有川普的背書。
在Twitter將川普的帳號封禁之後,曾有其他社交平台出重金邀請川普進駐,但他拒絕了。別人視他為「流量明星」,那他自然不會將流量拱手讓人。
要知道,他可是出演過《小鬼當家》,且監製過知名綜藝節目《飛黃騰達》,幾乎跟川普集團的門面畫上了等號,Twitter將其封禁,換作他人可算是天塌下來的大事,但對川普而言,卻更像是為他開了一扇新世界的門。
被封之前,川普在Twitter上曾擁有8800萬粉絲,與其量級接近的是Taylor Swift,目前粉絲數為9000萬。
假設在理想情況下,所有川普的關注者都加入Truth Social,作為新平台一上線就擁有這般數量級的用戶數,足以讓大部分創業者心生羨慕。
若共和黨派支持者也追隨川普的步伐,加入到Truth Social的大家庭中去,含著金湯匙出生的Truth Social,似乎只要做好對違禁內容的審核,就能在用戶體量上宣告初步勝利。
吸引龐大粉絲加入,對Truth Social而言是可預見的情況,但如何把控如此大基數的用戶輿論,才是這款app能否獲得長久的關鍵因素。
Truth Social主打真實,意味著它不能因為主觀原因對一個用戶的言論指手畫腳,更不能做出像Twitter封禁川普帳號這樣的行為,不然則會被反噬,Truth Social的名號也會變成一個笑話,甚至成為網路又一新梗。
福布斯特約作者John Brandon在Truth Social上線之前曾預測過它的「5種結局」,其中只有一個可以稱得上是好的結局:
只有一方陣營的人會使用它;
成為兩方的輿論戰場;
給川普雪中送炭;
曇花一現,然後快速消亡;
慢慢消失在民眾視野外。
這些都是Truth Social可能的結局,但現在就給Truth Social設定立場未免太早,Truth Social本身就是一場試驗,如果背後的營運團隊能平衡好各方利益,而且維持軟體自身所強調的「真實」,成為第二個Twitter也未嘗不可。
然而這場試驗的難度之高,可想而知。
本文授權轉載自:愛范兒 ifanr
責任編輯:傅珮晴、侯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