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理融合ESG元素!桃園雙軸轉型蛻變為低碳綠色大城
城市治理融合ESG元素!桃園雙軸轉型蛻變為低碳綠色大城

近年全球興起綠色革命,越來越多產業及企業在追求成長獲利之餘,同時導入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思維,以期永續經營。身為國門之都也是工業大城的桃園市,為兼顧經濟成長及減緩與調適,積極落實健康友善、安居樂業及智慧韌性之永續發展理念,致力打造低碳綠色家園。

桃園擬定數位戰略並借助科技力量,啟動「雙軸轉型」策略,以「產業能源升級轉型、綠色永續生活轉型」為核心;多年來成果豐碩,不僅在2020年獲低碳永續家園銀級認證,也是2021年全球唯一入圍由「全球暖化減緩計畫」組織頒布的「基林曲線獎」。桃園是如何成功迎向綠能之城?

反轉工業污染、啟動綠能商轉,綠色桃園四大構面打造低碳城市

南門市民活動中心兼具智慧及綠建築特色
南門市民活動中心兼具智慧及綠建築特色
圖/ 桃園市政府

桃園在2016年即訂定《桃園市發展低碳綠色城市自治條例》,勾勒桃園發展低碳綠色家園目標的四大構面,聚焦於「低碳城市及建築、低碳產業、低污染交通、低碳環境教育與生活」,從多方面向同步啟動轉型。

低碳永續政策除了仰賴前瞻法規,更需先進技術量測、計算各種排碳、排廢、資源使用率等具體數據。對此,桃園率先六都成立「綠能專案推動辦公室」,聯手產官學相關代表,導入新科技應用與創新知識,幫助在地產業升級轉型,成為綠色供應鏈的一環。

金車公司重油鍋爐改燃天然氣,幫助減碳、減污
金車公司重油鍋爐改燃天然氣,幫助減碳、減污
圖/ 桃園市政府

桃園也以制定法規、獎勵辦法等措施,積極與用電大戶與排碳大戶進行產業節能輔導,提升產能同時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另也帶動循環經濟,提倡生質廢棄物資源化。例如透過工廠綠化輔導業者改善設備,進行智慧化及綠化轉型,2020年共完成51家工廠、107座鍋爐設備改善,取代高污染、高耗能、高用水模式,預估每年可節省210萬度用電、減碳1,120噸。除了有助於減緩氣候變遷,同時也從永續目標的角度,平衡城鄉的發展並建構韌性,讓桃園工業與環保兼容並蓄。

耕耘綠地、追求綠活,住宅、交通、教育及生活挹注綠化能量

桃園推廣低汙染運具,全市電動機車突破8萬輛
桃園推廣低汙染運具,全市電動機車突破8萬輛
圖/ 桃園市政府

除了與經濟息息相關的產業轉型,更多市民更關注如何從食衣住行實踐綠活!以智慧綠建築為例,桃園提出「綠能屋頂全民參與計畫」,針對公有房舍、聯合標租的屋頂裝置太陽光電系統,光是2020年就累積1,880萬度發電量、年減碳量上看9,600公噸,預定2022年前完成6MW設置容量,確保在地市民在未來持續使用可負擔、可靠永續的環保能源。

低碳交通方面,桃園在電動機車的佈局更是領先全國,也廣設充電站,提供電動車族友善騎乘環境。共享運具對城市減碳同樣大有幫助,至2020年桃園市公共自行車合計有366處站點,年使用人數突破4,200萬人次;汽機車的總租借次數也有130萬餘次,共減少1,304噸碳排量,總里程達 8,613,454公里,並總共減少1,304 噸碳排量。

桃園高中球場設太陽光電設施,發展再生能源應用、推動綠能教育
桃園高中球場設太陽光電設施,發展再生能源應用、推動綠能教育
圖/ 桃園市政府

為了讓低碳教育融入居民的生活與教育當中,桃園以「低碳永續家園建構推動計畫」鼓勵學校、企業及鄰里,透過講座宣導、視察輔導及推廣,把環保議題整合至社區營造。截至2020年已輔導43處行政里及3處行政區参與認證評等,其中更有22處獲得銅級認證,這項計畫讓桃園整體綠化面積約542.54平方公尺、減碳量超過6,959公斤。

都市發展除了關注經濟與產業升級,能源轉型、擴大綠電及再生能源是永續發展的重要對策;桃園要讓市民擁有一個宜居的生活環境,期許自身成為好工作、好生活、好就業及好創業的魅力城市,跨步邁向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目標,並助攻臺灣躍升為永續之島。

[桃園市政府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