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繪圖晶片大廠輝達(NVIDIA)表示,會考慮能否將晶片生產外包給英特爾,知名半導體產業分析師陸行之今(24)日在臉書提出四點看法,認為「黄總拿Intel這根雞毛當令箭才是主因」,並指出「應該是想透過與英特爾合作來了解公司各種產品的製程演進進度,到時候反而變成台積電的密探」。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表示,希望供應商儘可能地多元化,將思考與英特爾合作,但認為英特爾的晶圓代工之路會很艱難,黃仁勳在輝達一場線上活動表示,「我們對考慮英特爾持開放態度。代工的討論要花費很長的時間。這不僅僅是想要的問題。又不是在買牛奶。」
黃仁勳指出,英特爾要在代工業務上與台積電和三星電子競爭,除設廠之外,還必須從根本上改變文化和營運。他說,英特爾必須調適到按客戶想要的方式做,該公司生產自行設計的晶片,沒有這樣的經驗,然而進軍外包製造業務是英特爾不得不做的事。
針對NVIDIA首次公開宣佈考慮跟Intel晶圓代工合作,陸行之最新臉書發文表示四點看法分享,他表示,第一,黄總用分散晶圓代工風險,考慮跟Intel合作来壓制台積電先進制程漲價才是真的,但Altera、高通、NVIDIA之前轉代工的傪痛教訓,NVIDIA不是不知道,當然做為NVIDIA CEO,分散公司晶圓代工風險是必須要做的事。
陸行之指出,第二,Intel不但要跟NVIDIA競爭GPU市場,也要競爭CPU市場,把最先進的設計给Intel製造就有點奇怪(NVIDIA 明知道不會過還宣布買ARM也是很奇怪,但兩者都另有目的);黃總說沒關係,之前很多產品內容,藍圖都是事前分享的,Intel 早知道NVIDIA的秘密,但「我覺得原始晶片設計跟產品內容有很大的不同點,尤其是流片時間非常提前,代工不跟客戶競爭是基本常識,難道張董過去堅持的核心價值都在胡扯」。
第三點,「我覺得黄總拿Intel這根雞毛當令箭才是主因(台積電都是聰明人應該也很清楚)」,NVIDIA應該是台積電所有客戶中最後兩個(另一個就是AMD) 會採用Intel代工Intel Foundry Services做大量先進產品的公司(丢些成熟產品量產很有機會),所以重點是先看其他客户在 Intel 晶圆代工是否能做起來先, 最有機會率先採用Intel的客户是系统商如谷歌、臉書/meta、亞馬遜、 阿里巴巴、水果等,要不就是跟Intel 没有明顯競爭的高通、聯發科、歐洲、美國、日本車用MCU及類比晶片大廠,尤其是Intel買了Tower semi之後,在這些客戶沒有大量採用IFS之前,「我會建議先停看聽」。
第四點,陸行之說,剛才想到最後一點,就像黃總知道 ARM deal 不會過,公司還是要走流程,聰明如黃總之人,應該是想透過與英特爾合作來了解公司各種產品的製程演進進度,到時候反而變成台積電的密探,知己知彼哈。
本文授權轉載自: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傅珮晴、侯品如
延伸閱讀:
輝達考慮下單給英特爾 黃仁勳:代工轉型路很艱難
OPEC+立即可用閒置產能 也難補俄國供應缺口
油價大漲重燃通膨疑慮 美股道瓊早盤跌逾250點
本文授權轉載自: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傅珮晴、侯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