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作為全球半導體龍頭,近日執行長黃仁勳表示,他們正在評估使用Intel代工服務的可能性,也代表著下一代的GPU,或許有機會由Intel協助製造。
NVIDIA目前主要使用三星及台積電的代工服務,來製造旗下的各項產品,但追求供應鏈多元化、降低風險是NVIDIA目前供應鏈布局的方針。「我們計畫擴大供應基礎,在每一個層面都足夠多元、充裕……Intel是我們的優秀合作夥伴。他們對我們使用他的晶圓代工服務非常感興趣,而我們也非常有興趣探索這個可能性。」
黃仁勳透露:正在評估使用Intel代工服務可能性
黃仁勳指出,他們對使用Intel代工服務抱持開放的態度,不過選擇代工廠商茲事體大,需要相當的時間評估及考慮,不像買牛奶這麼簡單,不會是短時間就能做出的決定,這個消息一度讓Intel股價在盤中上漲2.5%至高點。
針對這個消息,Intel執行長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則向外界回應,NVIDA對使用Intel的代工服務非常有興趣,目前雙方正在協商當中,還沒有明確的時間安排。
Intel近年因製程發展速度漸漸跟不上,以及產能問題導致在市場上節節敗退,現任執行長基辛格去年2月正式上任後,旋即在隔月宣佈IDM 2.0計畫,將對外提供晶圓代工服務,並投資200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建立兩間新廠房。
近日也正式宣佈將在歐洲投資超過330億歐元,於德國設立兩座晶圓廠,並在義大利及法國分別建設封測廠及研發中心,位於愛爾蘭的晶圓廠也計畫進行擴建。
為了支持積極的擴張計畫,過去一年來Intel持續大力向歐美政府呼籲,應給予當地半導體製造業者更多補助,方能與台積電、三星等亞洲半導體巨頭競爭。本週,基辛格就與美光執行長桑傑.梅勒特拉(Sanjay Mehrotra)共同出席美國參議院商務委員會的聽證會,希望美國政府加大對半導體產業的資金投入。
除了建設新廠,企業文化、營運模式都要改變
雖然Intel更努力趕上競爭對手腳步,黃仁勳對這間CPU大廠的轉型也給出一些建議,強調除了建設新廠房外,代工業務與Intel過往的業務不盡相同,必須從企業文化及營運模式等基礎層面進行改革。
「怯懦的公司沒辦法勝任台積電這樣的代工業務。」黃仁勳指出,「台積電必須與全球300多間公司的營運靈活配合。」
過往Intel主要製造自己的晶片產品,並沒有以代工廠身份與半導體公司打交道的經驗,他們必須學會配合客戶想要的工作方式。雖然黃仁勳指出,Intel投入代工業務還有不少功課要做,但他認為進軍代工業務是Intel必須的方向。
NVIDIA與Intel近年由於業務拓展,競爭越來越明顯,不過黃仁勳不認為這會影響兩者的合作,聲稱信任以及與產業夥伴合作非常重要,包括Intel在內,NVIDIA長期一直與許多公司合作。
自推出代工業務以來,Intel曾宣佈拿下亞馬遜、高通的封裝訂單,並聲稱正在與上百位潛在客戶洽談當中。倘若在半導體領域擁有領導地位的NVIDIA,最後真的下單Intel,勢必能夠帶動更多中小型業者使用Intel的服務。
不過,也有人對NVIDIA這次放話不以為然,外媒《路透社》引述資產管理公司伯恩斯坦分析師史特西.拉斯岡(Stacy Rasgon)的評論指出,雖然NVIDIA肯定喜歡擁有更多供應選擇,但目前他們只是說說,根本不用任何成本,「他根本沒有告訴你最後的選擇會是什麼樣子。」
資料來源:Reuters、Bloomberg、Tom's Hardware
責任編輯:侯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