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手機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疲弱,供應鏈缺料狀況逐漸舒緩
NB、手機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疲弱,供應鏈缺料狀況逐漸舒緩

俄烏戰淨導致國際局勢緊張、中國疫情及與高通膨等衝擊,宅經濟效應減弱、再加上市場進入消費性電子傳統淡季,消費性電子產品等相關應用如PC、筆電、電視、智慧型手機需求明顯降溫,但市場車用、物聯網、通訊、伺服器等則仍維持不錯的需求力道。

隨著下游客戶陸續下修今年出貨目標,TrendForce認為供應鏈缺料狀況將會逐漸舒緩。但由於疫情擴散以及俄烏戰事持續,供應鏈普遍透過建立更高的庫存,以避免物料因運輸受阻出現的缺料的風險。

TrendForce表示,受半導體設備交期延長影響,在今年首季新增產能有限的情況下,整體晶圓代工產能利用率持續滿載,尤以成熟製程(1Xnm~180nm)生產的元件長短料狀況仍然存在。

展望第二季,雖然全球晶圓產能增幅仍有限,但由於終端產品需求疲弱,加上國際情勢持續緊張、中國因近期疫情擴散採強行封控等事件,而先前受到產能排擠的晶片讓供應鏈有機會取得較充足的供給。

中低階手機關鍵材料仍吃緊

伺服器關鍵物料供應情況在今年第一季整體雖然有略微改善,但受超大規模資料中心持續加單影響,網通類別晶片如LAN IC/chip普遍供貨週期仍高約40周,但可透過緊急加單費來彌補需求缺口,影響開始式微。

伴隨上述情況緩解,ODM主板生產的追單頻傳,促使FPGA 與 PMIC 等追料情況未歇,網通晶片也呈現超額備貨的狀況,整體市場呈現「大者恆大,大者獨得」局面;二線 ODM 廠商的物料吃緊也依舊讓小部分的客戶主板生產上仍受到壓抑,但不影響整體伺服器市場供貨狀況,伴隨物料供給改善,第二季伺服器出貨將顯著提升,預估出貨季成長約15.8%,來到360萬台。

受季節性需求低迷、俄烏戰事及高通膨影響,導致市場需求降溫,故供應鏈物料交貨狀況皆較去年下半年來的舒緩,儘管部分零組件仍存在緊缺問題,但主要多集中在中低階智慧型手機產品上,尤其以4G SoC的交付延遲較為顯著,其交期約30~40周,受限於產能規劃,從去年開始,中低階手機市場的需求就一直未能被滿足。

緊接著是交期約32~36周的A+G sensor ,以及20~22周的OLED DDIC、Touch IC。第二季智慧型手機的生產量將在上述因素交互影響下,預估產量為3.16億台,季成長僅3%,低於往年表現。

同樣受終端市場需求走弱影響,除client SSD已不在長料之列,Type C IC、WiFi與PMIC目前交期仍長,其中又以Type C IC的20~25周為最長,但相較TrendForce今年初的評估,交貨週期並無進一步拉長,故預期至第二季底該三類品項的交期將可獲得改善。在供應鏈供貨持續好轉的情形下,預估第二季筆電(含Chromebook)出貨量約5,510萬台,季減0.7%。

若從其他關鍵零組件來看,以MLCC為例,第一季主要消費性電子產品如手機、筆電、平板、電視等需求明顯衰退,導致原廠供應商、通路代理商等消費性產品用規格MLCC庫存水位高疊,且此情況恐延續至第二季。

目前車規、工規MLCC拉貨動能穩步增長,而消費性產品用規格則仍未跳脫供過於求格局。第二季MLCC市場則有機會在半導體IDM廠逐步調高車用、伺服器用IC產能與供貨下,紓解長短料問題,推升車電、伺服器、快充、充電儲能設備代工廠拉貨動能,車規、工規MLCC有機會成為第二季主要成長動能,日廠村田、TDK、太誘與國巨將是主要受惠對象;而占台韓中MLCC供應商大宗的消費規,恐面臨手機、筆電需求減緩,品牌與ODM廠持續調節庫存下,第二季市場需求恐持續疲軟。

展望第二季,除了伺服器外,消費性類別相關的終端產品需求仍現疲弱,原屬長料的零組件將因供需失衡面臨更嚴峻的價格考驗;缺料嚴重的短料則透過內部產能的調配,將更多產出轉向需求強勁的產品。

中國疫情導致供應鏈大亂

TrendForce認為,由PC市況的變化可以看出,採購行為在需求快速變動的情況下,很快速的由原先超額訂購的策略轉向積極砍單,使得供應鏈的秩序跳脫往年季節性的脈動。

而中國近期由於Omicron疫情加速擴散,在清零政策下,強制性與突發性的封控措施,恐使得位於當地的生產製造廠商將面對多重且複雜的供應鏈問題,不利市場表現。

責任編輯:吳秀樺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坐穩品牌心佔!信義房屋利用LINE提升獲客效率,從房仲巨人晉升永續居住引領者
坐穩品牌心佔!信義房屋利用LINE提升獲客效率,從房仲巨人晉升永續居住引領者

信義房屋在台灣深耕逾 40 年,全台近 500 家分店,秉持著「堅持企業社會責任,成就世界級服務業」的品牌理念,持續以有溫度的創新引領集團品牌超越房仲業務,除了與仲介業務相關的履保、代書、鑑價外,也將服務觸角延伸至永續居住生活,如搬家清潔、裝修、甚至觀光旅遊,盼能帶給客戶全方位的服務。

「信義房屋致力於提升服務品質,希望在消費者有購屋或居住相關需求時,第一時間就能想到信義房屋!」信義房屋數位行銷組經理梁育馨(Sherry)提到,然而這也帶來一個長期課題:如何有效提升品牌心佔率?

信義房屋借助 LINE 高度使用率,探索潛在客群

基於房地產業的特性,信義房屋在行銷上面臨的挑戰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房地產交易屬於低頻交易,平均每個人一生中只會有 2~3 次購屋需求;其次,交易週期往往較長,從初步接觸到最終成交可能需要 3 個月至 1 年的時間。因此,如何培養客戶忠誠度、在消費者心中維持信任感,當有需求時第一個想到信義房屋,便是行銷經營的核心所在。

「房地產不同於一般的電商,成效不是一蹴可幾,無法立竿見影。所以長期耕耘很重要,必須持續與消費者溝通,建立信任感。房地產也不是衝動型消費,消費者會考量品牌知名度、仲介服務品質、保障內容等多方面因素,包括理性和感性的層面。」

梁育馨指出,在數位行銷流程上,除了定期推播品牌、房市、居住趨勢訊息,提供客戶有用的資訊外,更需將客戶進一步貼標分類,依客戶興趣提供推薦物件,包括從吸引客戶進入網站、瀏覽物件、填寫預約看屋表單,到業務分派服務客戶,每一個環節都要精心設計以提升留存率,講究精準,也追求有效提升填單客戶的數量和品質。

「5~6 年前,當時信義房屋的數位廣告行銷幾乎都是委外處理,當受眾分散在不同的代理商,數據就無法累積,更遑論整合發揮最大綜效。」梁育馨回顧,後來隨著信義房屋積極推動數位轉型,成立數位行銷部門,如今有了自家數位廣告人才,才得以依靠長年累積的洞察與資料,自行投放廣告。

「不過很快我們就發現,信義房屋的潛在客群年齡層稍長,既有的客戶池已經達到飽和,為了長期耕耘,信義房屋需要找到新的接觸機會。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積極跨足 LINE 經營,希望能利用 LINE 的高使用率特性,吸引更精準且廣泛的受眾。」

獲客成效最佳!信義房屋用 LINE 提升點擊率、減少約看成本

從LINE官方帳號(LINE OA)經營開始,信義房屋首先透過好友貼圖與活動不斷擴大好友基數,也與第三方合作開發買賣屋相關功能,逐步完善選單,讓 LINE 能做到貼近官網或 App 的簡易搜尋,盡可能在統一的專屬一對一對話框環境保持與使用者的互動,並定期推播品牌形象、搜尋物件、主題活動等訊息,透過貼標逐步完善客戶分類。

0530_1200X800_1.jpg
透過 LINE 選單功能不僅提供常見服務,更與客戶在專屬一對一對話框環境保持互動。
圖/ 信義房屋

同時,信義房屋也採用 LINE Ads Platform(LINE成效型廣告,LAP)的解決方案,建立各單位廣告帳號測試轉換成效,更發現其導流、影片觀看進站成本優於其他媒體,從此將LINE定位在獲客首選工具。

梁育馨強調,「做數位行銷很需要一站式的工具,拜 LINE Business Manager(LINE企業管理平台)之賜,讓我們能將 LINE OA 與 LAP 的受眾資料相互應用,突破過往單點式的行銷,能越做越精準,也提供給客戶更好的體驗。」

此外,過去許多波的廣告測試發現,物件素材點擊率較高,因此透過串接物件 DPA(Dynamic Product Ads,動態產品廣告)優化更新效率與實際成效,成功讓廣告點擊率翻了2倍;又如為了解決 iOS 與第三方 Cookieless 影響,信義房屋也在 LINE 一推出 CAPI(Conversion API,轉換 API)白名單就完成串接,持續優化廣告轉換成效。

0530_1200X800_2.jpg
運用多種版位的 LINE 成效型廣告與客製行銷活動,迅速吸引受眾加好友,提升品牌互動率。
圖/ 信義房屋
0530_1200X800_3.jpg
運用多種版位的 LINE 成效型廣告與客製行銷活動,迅速吸引受眾加好友,提升品牌互動率。
圖/ 信義房屋
0530_1200X800_4.jpg
運用多種版位的 LINE 成效型廣告與客製行銷活動,迅速吸引受眾加好友,提升品牌互動率。
圖/ 信義房屋

信義房屋深化 LINE 經營,給客戶最剛好的品牌溝通

「其實在經營LINE官方帳號之前,信義房屋多採用簡訊行銷,但實際的開封、點擊成效較難追蹤且效果不顯著。如今,透過高使用率的 LINE 官方帳號作為接觸媒介,加上多元的推播訊息格式使開封率或進站任務轉換等,成效皆有感提升!」梁育馨認為,客戶可主動透過官方帳號選擇想使用的服務,品牌端則可篩選受眾推播相關訊息、投放廣告,顯示 LINE 正是客戶與品牌間最貼心也最便利的雙向接觸管道。

展望下一步,梁育馨坦言,除逐步提升好友數外,如何維持活躍好友數會是接下來的行銷挑戰;另外,信義房屋也希望將 LINE 官方帳號好友與品牌累積 40 年 的 CRM 會員數據整合應用,日後信義房屋會員發送通知不再只限於簡訊、EDM、App 推播,更能同步利用 LINE 給予更多元的行銷內容,為客戶提供更客製化的良好體驗。

【LINE Ads Platform 相關資源】

【LINE Business Manager 相關資源】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Be Young and Beyond  引領台灣破浪的創業家們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