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UTEX】NVIDIA 推液體冷卻式 GPU,瞄準提升資料中心效能
【COMPUTEX】NVIDIA 推液體冷卻式 GPU,瞄準提升資料中心效能

全球服務供應商 Equinix 致力於成為業界首間達到氣候中和的公司,該公司管理超過 240 個資料中心。邊緣基礎設施部門負責人Zac Smith 指出,「我們擁有 10,000 名客戶希望我們能協助他們完成這趟旅程。他們需要更多的資料與更多的智慧導入,通常是伴隨人工智慧 (AI) 的使用,而且他們希望以永續發展為目標的方式進行。」。

截至今年四月,Equinix 已發行 49 億美元的綠色債券。Equinix 將利用這項投資債券,以最佳化的電源使用效率 (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PUE) 方式來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PUE 是衡量資料中心直接用於處理運算作業之能源使用量的產業指標,資料中心營運商正試著將這個比例向下調整到接近 1.0 PUE 的理想值。如今,Equinix 設備的平均 PUE 為 1.48,其表現最佳的全新資料中心 PUE 數字則低於 1.2。

依照 PUE 的測量結果,Equinix 正穩定地逐步改善其資料中心的能源使用效率
依照 PUE 的測量結果,Equinix 正穩定地逐步改善其資料中心的能源使用效率
圖/ Nvidia 提供

Equinix指出,該公司在一月時成立專門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的場域,液體冷卻 (液冷) 技術為該場域的工作重點之一。問世於大型主機時代的液冷技術,在 AI 時代日趨成熟。液冷技術亦稱直接晶片 (direct-chip) 冷卻技術,廣泛用於世界上最快的超級電腦中。

而NVIDIA 今天發表首款採用直接晶片冷卻技術的資料中心 PCIe GPU,進一步推動永續發展。液冷技術是 NVIDIA 空氣冷卻 GPU 加速運算技術發展的下一步,它在 AI 推論和高效能運算的效能表現較 CPU 高出 20 倍。

透過加速以提高效率

若將所有全球運行 AI 及高效能運算的純 CPU 伺服器轉換成 GPU 加速系統,每年將可省下高達 10 兆瓦特小時的能源,相當於省下一年 140 萬個家庭所消耗的能源。

NVIDIA 推出液體冷卻式 GPU
NVIDIA 推出液體冷卻式 GPU
圖/ Nvidia 提供

Equinix 正在對 A100 80GB PCIe 液冷式 GPU 進行資格認證,以便用於該公司的資料中心,並作為永續冷卻和熱捕獲綜合方法的一部分。而NVIDIA 現正提供該 GPU 的樣品給客戶,預計將於今年夏季正式上市。

節水省電

Smith 表示:「這象徵著我們的實驗室將引進首款液冷式 GPU,這令我們非常期待,因為我們的客戶一直希望能以符合永續發展的方式使用 AI。」

資料中心營運商的目標是淘汰冷水機的使用,冷水機每年以蒸發數百萬加侖水的方式來冷卻資料中心內的空氣。液冷系統卻可在封閉系統中循環少量液體,將重點著重於排除關鍵的熱點,「我們將把廢棄物變成資產。」

使用更少的能源,達到相同的效能

Equinix 與 NVIDIA 在個別的測試中都發現,使用液冷技術與使用氣冷技術的資料中心相比,兩者可以執行相同的作業負載,但前者的能源消耗減少約 30%。NVIDIA 預估使用液冷技術資料中心的 PUE 值可以達到 1.15,遠低於使用氣冷技術資料中心的 1.6 PUE 值。

使用液冷技術的資料中心也能在相同的空間處理兩倍的運算量,原因在於液冷式 A100 GPU 只用了一個 PCIe 插槽,而氣冷式 A100 GPU 則使用兩個 PCIe 插槽。

NVIDIA 觀察到液冷技術具有省電及提高密度的優勢
NVIDIA 觀察到液冷技術具有省電及提高密度的優勢
圖/ Nvidia 提供

至少有超過十家系統製造商計畫於今年下半年將這些 GPU 導入至旗下產品線。這些製造商包括華碩 (ASUS)、永擎電子 (ASRock Rack)、富士康工業互聯網 (Foxconn Industrial Internet)、技嘉科技 (GIGABYTE)、杭州華三通信技術 (H3C)、浪潮 (Inspur)、英業達 (Inventec)、Nettrix、雲達科技 (QCT)、美超微 (Supermicro)、緯穎科技 (Wiwynn)與 xFusion。

當前的液冷 GPU 可以提供相同的效能表現,但能源消耗卻更低,而這將有助於業界加速採用液冷 GPU。NVIDIA 預期這些 GPU 將為用戶帶來在相同的能源消耗下,獲得更多效能的選擇,而這也是用戶一直以來想要的方案。

Smith 表示:「只單測量瓦特數是沒有意義的,你所獲得的碳影響效能才是我們要推動的目標。」

責任編輯:錢玉紘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