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提到桃園,再也不是上個世紀機械工業城的形象,自從升格後,桃園以智慧永續的新面貌,積極輔導在地食衣住行各項產業轉型升級。隨著城市發展速度加快,桃園市經發局長郭裕信指出,希望幫助在地商家進行品牌再造,跟著桃園城市意象一起翻新,幫助業者「贏得面子也賺到裡子」。
即將邁入第十四個年頭的「金牌好禮」,即是郭裕信口中「賦能」在地業者的重點活動。過去金牌好禮主要透過市府評選,給予商家認證優質伴手禮的肯定,然而,去年此項活動的制度有重大變革,不僅只挑出重點好商家,桃園經發局進一步聆聽業者的需求,提供一系列輔導工作。
連貫式輔導工程,三階段幫助在地商家換皮也轉骨
「桃園產業很多元,金牌好禮挑選的業態涵蓋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都有;至於商家經營型態,有的二代接班,有的是青年創業,也有從市場攤商發跡變成全國知名品牌的,」郭裕信解釋,針對不同商家的需要,經發局在2021年挑選12家業者,首度進行階段式輔導工作。
品牌再造,在第一階段很重要的任務,就是賦予業者激發創新的經營思維。郭裕信舉例,他們去年共辦理16堂線上課程,包含「品牌定位與消費市場分析」、「零售應用趨勢」、「品牌經營經驗導入」等,幫助創辦者、經理人重新梳理品牌定位,找到嶄新的經營方針。
到第二階段,則是協助業者改造CI設計,讓品牌美學接軌現代風格,從內外包裝到行銷文案,呈現調性一致的企業形象,展現金牌好禮帶給人「追求生活好品味」的新感受。加上經發局挹注的媒體行銷資源,讓入選的品牌觸及新客群,去年創下3,700萬次媒體曝光,部分業者的商品銷售量成長120%、海外訂單成長超過20%。
金牌好禮打進虛實通路,桃園形象館打群架賺業績
當品牌轉骨換皮之後,第三階段就是帶著商家一起到前線打仗。郭裕信回應,「金牌好禮業者,大家最關注的還是想提升整體銷售業績,我們設法帶著業者打進新的虛實通路,有幾家業者在新通路上架短短兩個月後,就創下200萬銷售額,證明品牌再造的方向正確。」
確實,過去單一業者要打進大型通路,除非有龐大資源,要不然往往很難在重點平台上架。郭裕信舉例,他們採取打群架模式,在國道1號南向湖口服務區,設置桃園金牌好禮專區,開幕不到三個月就累積超過34萬人次入館。另外像是傳承到第三代的「向記食品」,從市場小攤販賣下酒菜,接受金牌好禮輔導之後,順利打進無印良品日系零售通路,商品質感深受肯定。
現在是OMO虛實融合時代,當然不能只專注於實體通路,桃園經發局也攜手商家逐一攻克國內重要電商平台。例如與Yahoo!奇摩商城合作開設金牌好禮線上專區,集結20家品牌商上架,累積超過300萬次曝光觸及率。另外也幫助「陳飛豬腳」上架到全家便利商店-全+1電商平台,短短一個多月就賣出70多份商品;又或是接洽企業福委,讓高質感伴手禮「胖子肉鬆」創下單筆採購訂單,達到破百盒的好佳績。
搭上ESG永續治理趨勢,未來金牌好禮新增減碳元素
「除了帶著商家上架到各通路之外,我們也橫向運用市府其他局處的大型活動資源,引薦金牌好禮的獲選者,參與觀旅局、文化局、以及農業局等大型活動,爭取更多露出機會,」郭裕信表示,經發局積極串聯市府的觀光、文創展覽,幫助再造後的商家獲得更多行銷宣傳,讓蛻變後的品牌給人耳目一新感受。
金牌好禮行之有年,未來除了會持續辦理下去,同時也積極搭上全球淨零碳排、追求永續綠能的潮流。郭裕信強調,「桃園在佈局ESG是走在六都之前,包含裝設再生能源設備、太陽能儲能面板等,積極推動綠能轉型;因此未來金牌好禮的評選,也考慮把食材溯源、包裝減塑、生產流程減碳等指標,做為未來評選的加分選項。」
俗話說「Old is New」,老味道需要新思維,桃園金牌好禮品牌再造的店家,不乏是經營數十年甚至百年的老企業,亟需從包裝設計、行銷手法、到通路佈局接軌現代潮流,才能讓百年風味繼續流傳。在此過程,金牌好禮就是幫助企業擦亮招牌的重要助力,讓更多海內外消費者挖掘桃園在地的好禮、好物及好店。(桃園市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