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熊市來了怎麼辦?這2大成功要件,助新創布局度過資金寒冬
【專欄】熊市來了怎麼辦?這2大成功要件,助新創布局度過資金寒冬
2022.07.08 |

過去十幾年是個瘋狂的資本時代,自 2008 年以來,美國長期維持極低的利率,而受惠於便宜資本的挹注,不管是上市公司或是新創的估值皆節節上升,若以巴菲特指標(美股總市值/美國GDP)來看,該數據從 2008 年的 60% 一路成長到現今的 200%。而當 2020 年 Covid 來襲,美國進一步選擇大印鈔策略拯救市場,更是加劇資金湧入更早期的一級市場,2021 年全球的創投投資金額超過了 6,200 億美元,年成長率高達 110%。

然而,當人類社會開始承受過去幾年貨幣政策和印鈔策略的後果—— 超高通膨 ,聯準會終於宣布實施的升息縮表,這表示資金不再便宜。隨著公開市場的公司估值開始不斷被下修,一級市場也跟著風聲鶴唳。「熊市要來了嗎?」已經不是問題,而是熊市來了怎麼辦。近期多家指標創投、加速器如紅杉資本、Y Combinator 等,也紛紛站出來發表給新創的「熊市生存策略」,提醒新創需要注意現金流及加快募資腳步以活過這個資金寒冬。

熊市下的新創布局,「融資數字不會是唯一成功條件」

有許多人詢問我對熊市的看法。我認為, 公開市場公司的估值大幅被降低,影響較大的是鎖定中晚期的新創公司及創投,因為要透過 IPO 出場將會更加困難。 相對來說,極早期的天使及種子輪階段的公司和創投不會受到那麼嚴重的影響。當然不能否認,創投確實會更加審慎評估每個投資標的,使得新創公司極有可能募到相較於牛市時較少的資金,以及被給予較低的估值。

雖然新創需要資金的挹注才能更快、更具規模地成長,但我一向認為, 融資金額及估值是一種階段性的「紙上」勝利,融資數字大小本身也並不是成功的充要條件 。新創成功的充要條件是 「找到 PMF(Product-Market Fit,指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及「可持續性的商業模式」 。畢竟,過去多的是融了鉅額資金,最後卻黯然失敗的新創公司案例。甚至,以我的個人經驗來看,過去我參與過的天鴿互動、91APP和 Padlet 等新創公司其實融資的金額都不算多,但最後還是走向了成功。

不可否認,在熊市之下,早期新創有更大的現金水位壓力。但相反地, 熊市期間將大幅減少牛市常見的「燒錢行銷補貼創造假需求」等產業過度競爭現象 。這其實促使早期新創變得更加專注於做「對的事情」,公司可以更好地重新檢視自己的產品是否真實符合市場需要,以及如何將資源花在最重要的產品及科技本身,並與用戶積極地對話。而這些在熊市打好基底,擁有真實用戶的好公司,在市場回來時更將勢不可擋。

事實證明,絕對會有公司在熊市中淬鍊出來。對於創投來說,更是摩拳擦掌地想在這波熊市中進行佈局,而我們不管在熊市還是牛市,一直都是希望能找到那個能帶領公司穿越牛熊、屹立不搖的創辦人。我和心元資本真心相信,儘管總體經濟隨著時局不同有所變化,但不變的是,總有新的公司想透過追求各層面的進步與創新,達到更美好、更效率、更多可能性的社會。而我們一直在做的事情,便是幫助這些推進社會的新創公司成長。讓我們在這個「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一起 build 吧!

責任編輯:蘇柔瑋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