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前景黯淡,投資併購服務銳減,高盛難逃經濟逆風將啟動裁員計畫
經濟前景黯淡,投資併購服務銳減,高盛難逃經濟逆風將啟動裁員計畫

美股超級財報週登場!各公司陸續公告營運成績單,其中視為經濟領先指標的金融股始終備受投資人關注。然而今年以來,由於地緣政治動盪、全球嚴重的通膨、供應鏈斷鏈、經濟成長趨緩等疑慮,導致投資人對於本季的財報週充滿悲觀不等情緒。

首先是大小摩打頭陣,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第2季獲利減為24億美元,同期獲利下滑29%,營收衰退11%;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第2季獲利86.5億美元,低於去年同期的119.5億美元

摩根大通執行長傑米戴蒙(Jamie Dimon)在電話會議提到,地緣政治動盪、通貨膨脹、消費者信心下降、聯準會縮表對全球整體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Jamie Dimon
現任摩根大通執行長傑米.戴蒙
圖/ JPMorgan Chase & Co.臉書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第2季淨利爲62億美元,上年同期爲92億美元,同期相比下降34%。美銀表示利潤下滑原因為投行業務收入銳減,加上不樂觀的股市與企業接連踩下併購的剎車,第二季的投行業務營收入下降47%,至11億美元。

富國銀行(Wells Fargo)第2季營收170.3億美元,在預期信用損失方面,提撥了5.8億美元。富國銀行執行長沙夫(Charlie Scharf)樂觀的表示,未來將受益於升息的利息收入,可以抵消短期內非利息收入的壓力。

在第2季財報中,花旗集團(Citigroup)的收入超出分析師預期,營收達196.4億美元,淨利由去年同期的61.9億美元下降至45.5億美元,主要是花旗針對未來的貸款提列了預期損失準備金導致,與同行類似,投資銀行業務收入急劇下降 46% 至8.05億美元。

Citibank花旗銀行
圖/ Shutterstock

受股債承銷、併購服務減少,高盛受創最大

高盛第2季淨營收減少23%,下滑到118.6億美元,獲利28億美元,主要是由於投資銀行業務受股債承銷、併購服務減少,營收萎縮近41%,為21.4億美元。

雖然高盛的營收獲利表現皆優於市場預期,但根據《CNBC》報導,高盛已經放慢招募新人並計畫年底裁員,並且希望削減支付給供應商的費用,為未來的艱難時期做準備。事實上,華爾街向來有著淘汰那些被認為表現不佳的人傳統,因此高盛在年低進行裁員的措施,僅只是回歸華爾街的「傳統」的年終儀式。

事實上,在投資銀行的支出上,員工薪資福利與分紅往往是最大的一塊,而高盛截至6月30日員工薪酬就預留了77.8億美元,佔當期營業費用的一半。

高盛財務長丹尼斯柯爾(Denis Coleman)在電話會議上表示,公司會放緩人才的招募;過去因為疫情期間而暫緩的年度績效考核,在今年底「有可能」恢復。

以目前的經濟情勢預計,只要存在嚴重的通貨膨脹,美國聯準會透過積極的升息來抑制,讓多數企業受到量化緊縮與流動性風險,給原本疫後復甦的經濟,又蒙上一層倒退的陰影。

資料來源:CNBC

責任編輯:吳秀樺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