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位於東京澀谷的新創公司Tailor在本月宣布,從新創加速器Y Combinator、日本創投公司Global Brain獲得430萬美元(約為新台幣1.3億元)的種子輪資金。
這也是2007年以來,日本第一家獲得Y Combinator投資的新創公司。
根據Tailor的官網介紹,自2021年成立至今,其主要提供「企業資源規劃(ERP)」的軟體系統服務。ERP是一套管理工具,類似人類中樞神經系統的存在,用來協助企業管理財務、人力資源、供應鏈、風險管理、採購等各個層面,以及平衡各部門之間的資源分配。
ERP早已是全球競爭激烈市場的一環,大小科技公司環繞。根據商務軟體評論網站《G2》在2021年發布的報導內容,全球ERP軟體市場規模每年超過250億美元,且每年持續增長10~20%,預計在2026年達到784億美元;如果從使用成效來看,ERP軟體能夠協助企業降低23%的營運成本、22%的管理成本。
也就是說,ERP雖然潛力無限,競爭也十分激烈。回到最初,Tailor創辦人為何要踏上創業旅程?
看見日本中小企業的困難之處,Tailor想打造不一樣的ERP系統
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柴田洋(Yo Shibata,首圖右)2007年從東京大學經濟系畢業,並以應屆畢業生的身分加入麥肯錫公司(McKinsey & Company),主要為高科技、電信、製造、航空公司、製藥公司等客戶規劃經營戰略。
他除了曾經以董事身份支持企業線上申貸平台Funds、中醫線上諮詢服務Watashi Kampo等組織創立,還曾在Field Management從事商業公司的諮詢工作,並且支持推出日本最知名的轎車應用程式「Japan Taxi」。
「基於我在業務方面、產品方面的經驗,我開始開發一個可以高速開發業務系統的平台,」柴田洋表示。
因緣際會下,他與高橋美里(Misato Takahashi,首圖左)成為創業搭檔,後者負責技術開發,且對於人工智慧、超融合基礎架構(HCI)、區塊鏈、量子計算機、ELSI等不同領域皆有所研究。
根據《TechCrunch》報導,Tailor創辦人柴田洋認為,其他知名軟體公司例如SAP、Oracle、OBIC所提供的傳統ERP有其不足之處,其中一個原因是這些公司主要服務大型的企業組織,無論是繁雜的功能項目、高昂的維護價格等,皆不適合中小型企業採用。
「日本企業一直飽受(軟體)維護成本高、發展緩慢的困擾。」Tailor有鑑於此,嘗試開發「無頭式的ERP平台(headless ERP platform)」,即專注在商家管理營運所需的後台系統。
Tailor能依照每位企業客戶的安全與規模需求,進一步量身打造解決方案,包含提供工作流程管理、目錄服務、ID平台、認證平台等後端服務。
Tailor計畫在2023年打進美國市場,目標營業額10億美元
柴田洋與高橋美里二人並非創業小白,早前他們已經共同創立了一家零售科技公司Spotlight,並於2013年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將其出售給樂天(Rakuten)。直到去年,他們再次懷著雄心壯志回到創業市場。
「Tailor目前僅有1位客戶和10名員工,但計劃在今(2022)年年底將員工人數再翻倍。」創辦人柴田洋表示,有了種子資金的助力,Tailor將增強其產品能力與開發人員入職功能。
此外,Tailor計畫在2023年進入美國市場,目標是達到10億美元的收入。
資料來源:TechCrunch、G2、Tailor
責任編輯:侯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