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多時的數位發展部(以下簡稱數位部),終於在2022年8月27日正式掛牌成立,由唐鳳擔任首任部長,下設6個業務單位(司)、6個輔助單位(處)及2個三級機關(數位產業署、資通安全署),主管3個財團法人及籌設1個行政法人(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從組織架構可看出,數位部彙整我國資訊、電信、傳播、資安、以及網際網路等5大領域。
有鑑於物聯網、人工智慧科技,已大幅改變產業生態與民眾生活,而台灣正處於邁向web3的關鍵時刻,如何建構全民數位韌性、加速社會數位發展,數位部的成立,有其至關重要的角色。除此之外,過去數位業務散落於經濟部、交通部、國發會、通傳會、行政院資安處等單位,推動數位政策時的跨部會協調成本過高,今後由數位部專責處理,能使我國數位政策的推動更加順利。
扮演臺灣數位發展的⾺達(moda),強健全民數位韌性及資安防禦力
唐鳳在數位部揭牌時表示,數位部的英文(Ministry of Digital Affairs)簡稱moda,發音恰似日常用語的「馬達」,扮演驅動引擎,以強化全民數位韌性。唐鳳進一步提到,所謂韌性可拆解出幾個層次,其一是社會韌性面,由數位部6個業務司推動,包括強化數位基礎建設、分配數位通傳資源等等,例如5G網路就是一例;其二是產業韌性面,由數位產業署協助各行各業數位轉型,讓企業更能因應國際市場變化與環境挑戰,進而爭取關鍵商機;第三則是應變韌性面,由資通安全署主責促進資安防禦力,因應各項突發資安事件。
數位部掛牌至今,有哪些具體的施政作為?在產業數位化推動方面,最近首推「臺灣雲市集」。臺灣雲市集是數位部積極推廣的一站式平臺,藉由簡易的數位方案採購介面與點數補助,致力幫助微型、中小企業,跨出數位轉型第一步。平臺上線至今,已有3.2萬家企業響應,並於10月底舉辦「2022數位綠色雙轉型聯合成果展」,邀請500家受輔導企業參展,促成更多媒合機會。
另一方面,資訊安全是現階段數位發展的重點議題,加上我國半導體產業在全球資通訊供應鏈中佔有重要地位,數位產業署參與推動由台灣業者主導的半導體資安標準,並與經濟部技術處合作成立「晶片安全聯合檢測實驗室」。除了能結合電電公會所發布的「晶片安全標準」,未來這項測試規範,期望通過SESIP認證,並進一步推向國際。
推動5G垂直場域應用的驅動引擎,搶攻市場大餅並兼顧社會包容
數位應用要能完整落地,最不可缺少的就是網路基礎建設,唐鳳曾指出,111年是全球5G應用發展的關鍵年,5G產業進入加速期,「現在不是問誰在用5G,更要進一步問的是5G拿來做什麼」。數位部扮演各行各業數位化的踩油門推動者,5G場域應用及產業機會就可以好好商討,究竟電信服務業者、電信設備商、應用平臺商、以及系統整合服務商,可以怎樣相互激盪出創意,找到合作機會,並且共同擘劃5G網路垂直場域的應用態樣。
《5G垂直應用場域實證規劃及法規研析委託研究報告》針對我國5G垂直應用場域政策方向,有三大建議,分別是:「跨部會與地方政府之合作」、「強化設置單一窗口聯繫」、以及「鼓勵垂直應用實驗」。因為5G垂直應用推廣業務正式從通傳會移轉到數位部,未來數位部可以強化跨部會合作,擬定更貼近產業應用態樣的政策,藉由整合窗口,引領電信事業、設備供應商、系統整合業者,共同建構5G生態系分工藍圖。
至於有關5G垂直場域實證方案,目前也逐漸看到相關成果。國內電信業龍頭業者包含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協力在高雄展現「亞灣5G AIoT創新園區推動方案」成果,應用主題涵蓋AR服務、AI教練、遠距醫療、智慧旅運等多項5G創新服務。另一方面,我國從2017年開始共投入64.71億元支持行動5G技術產品化,未來公務機關將持續攜手「臺灣5G垂直應用聯盟」,將5G實證更廣泛應用於智慧工廠、智慧交通、文化展演、智慧園區,預計可創造出1,120億元之產值。
此外,數位部也關注促使數位科技發展過程中,兼顧公益、平權等公民社會議題;藉由「數位共融」,營造數位普惠環境。這部分,可觀察到5G與數位共融的交會點。唐鳳指出,數位部即將展開一項通傳創新應用計畫,重視通傳應用創造出的社會價值,例如借助5G應用,協助聽/視障公民的對外通訊。預計未來將徵集100個構想,挑選出其中最具社會價值的應用,讓新興通傳技術賦能社會包容,並讓應用帶動提升,達到百億的社會價值暨產值。
攤開數位部明年的施政計畫,其中包含多項與5G有關的計畫,包含「促進5G行動通信網路基礎建設、5G NSA/SA網路性能評量暨分析整合研究、5G及物聯網資安防護:健全資安防護設備建置計畫、5G/B5G數位通傳資源前瞻整備研究計畫、5G+關鍵系統技術發展與應用」等。經由數位部的施政作為,相信能加速各類5G專網垂直場域發展,打造我國在地化的5G產業生態圈樣貌,為資通訊、網際網路、數位應用產業,持續挹注創新的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