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明電整個都變了。從脫離宏碁集團,推出自有品牌BenQ,再到5月底,董事長從施振榮變成李焜耀,連公司名稱也變了,與中國市場一致,將「明碁」更名為「明基」。
這還只是「外型」的轉變,明電的「內在」--營運,更有煥然一新的表現。三大產品線--通訊、光電和視訊,在今年都有強勁的成長。手機部份,已經穩居台灣同業之冠,而LCD監視器、DVD光碟機、CD燒錄機、投影機,都是日漸普及的消費性電子產品。
另一方面,轉投資事業--生產LCD面板的友達,在需求和價格同步攀升中,展現獲利的爆發力。而被視為下一個階段成長引擎的無線通訊事業,也在達宙(從事第三代無線通訊基地台設備)手中開始啟動。
今年,明基的營業額就要突破千億大關,更可望創下大型企業少見、倍數的成長率,新上任的董事長李焜耀預估,今年全集團營業額將突破2000億,2006年要挑戰3000億。
不健忘的投資人,也許還記得明基曾經「只是」生產鍵盤、螢幕的PC周邊廠商,每年的EPS總維持在2元左右,曾幾何時,明基的產品線全變成當紅科技產品,今年的EPS預估達6元。
從PC周邊到數位產品,李焜耀形容明基的轉變是「宏碁種稻,我們種水果」,但這棵果樹,明基足足花了7年才有如今果實纍纍的收成。
**手機大廠委外代工的
首選
**
7 年來,明基重新布局在光學、通訊與網路領域,每年以營收4%投資在研發,全球1000為研發人員,取得600多項專利,其中超過100項與手機相關。堅實的技術基礎,讓明基不但可以承接手機OEM訂單,更具備設計能力,於是,當手機大廠為降低生產成本、進行委外代工,具備立刻量產的技術與能力的明基,馬上成為手機大廠的首選。
其中,Motorola是釋放產能最大、來台灣找合作夥伴最積極的手機廠商。生產機殼的綠點、電源供應器的飛宏等,都是Motorola重要供應商,而明電更擔當從設計到組裝的重任,雙方合作已經長達4年了。
Motorola最近推出暢銷機種T190,就是由明電生產。由於市場反應大好,使明電上半年手機出貨達700萬支,超過去年全年的680萬支。群益證券預估,下半年進入新款手機推出旺季,明電還有更大的成長,今年明電手機出貨將超過1500萬支,佔台灣整體手機出貨近1/2。
目前,投入手機製造的廠商,除了明電之外,還有大霸、致福等廠商,而明電能夠領先同業,除了起步早,也因為過去生產鍵盤、螢幕等低毛利的產品,「苦出來」的明電對於製程管理與成本控制,在同業間早有聲名,「在PC產業供應鏈管理的經驗與能力,同樣也可應用在手機上,」明電無線通信事業部副總經理陳盛穩表示。
**大打自有品牌
**
明基的手機,不僅在代工訂單上大有斬獲,自有品牌產品BenQ 620i與630i,也在今年3月底在台灣上市,預計今年自有品牌手機的銷售可達1萬隻。雖然數量與代工訂單無法相提並論,但這卻代表著明基在設計與整體解決方案的能力。
在揮別去年的低迷後,手機市場在今年預期會有換機熱潮所帶動的大行情,而這波行情的主流,將是具備網路傳輸功能的GPRS手機。然而,目前明電生產的手機,仍以Motorola低價但大量的GSM手機,但陳盛穩表示,今年下半年就會陸續出貨,包括老夥伴Motorola以及自有品牌BenQ。
陳盛穩進一步指出,要刺激手機的銷售,「只有application(應用)。」配合網路應用的逐漸普及,更快的傳輸速度下,內建數位相機、彩色螢幕、更高的彩度、更悅耳的鈴聲,都成了GPRS的新賣點。
而在各家廠商已經以大規模行銷動作,陸續推出GPRS新手機,已躋身手機製造龍頭的明基的表現,更讓人期待,「GPRS普及,今年一定看得到,」陳盛穩樂觀表示:「明電一定不會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