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男人太狠了!AI配音+直白解說爆火,都是誰做的?拆解背後的製造工廠
這個男人太狠了!AI配音+直白解說爆火,都是誰做的?拆解背後的製造工廠

男人轉身把手機甩在了桌上,抱著頭思考了幾秒後,竟然揮手給自己扇了兩巴掌。
啪啪,巴掌聲清脆又響亮。

三分鐘前,男人還在為下飯要看什麼影片而煩惱,他在影片網站精心挑選著,不小心點進了一個封面和標題非常誘人的短影片。

小帥患有嚴重失眠症,但是達不到服用催眠藥的程度,面對小帥,醫生建議他去衛生理公會教堂,看看那些得睾丸癌的人,體驗這些人被切除睾丸,一輩子不能生孩子,被迫和老婆離婚,小帥果然,沒有失眠了。

影片結束,他才意識到這個電子配音員捧讀的是大衛·芬奇導演的電影《鬥陣俱樂部》,這部電影在豆瓣評分高達9.0,他一直想抽時間去享受這部懸疑神作,而現在卻被一個AI 配音劇透了個遍,他的心情糟糕透了。

注意看,畫面上的這名男子叫阿白,阿白是科技網站的一名編輯,因為看影片下飯的時候被劇透了一臉,阿白已經氣得吃不下飯。他決定要復仇,他摔下筷子拿起了鍵盤,用這把「AK47」向全世界發射出幾個字:

小帥和小美,毀了所有電影!

統治全世界的「小帥和小美」

誰主張,誰就要舉證。

要控訴「三分鐘電影」之前,阿白需要收集關於它的資料和證據,證明它是什麼,從哪來,又禍害了哪些。

他一如往常地在搜索引擎上打下關鍵字,按下搜索,但很快,映入眼簾的一條新聞就把阿白嚇出了一身冷汗。

近日東京法院宣判,一對電影快剪短影片創作者由於作品侵犯了電影版權,需要向13 家電影製作公司支付5 億日元(約2580 萬元人民幣),這是日本法院首次就電影快剪做出裁決。

此前,阿白也有聽過短影片剪輯電影被告侵權的新聞,但這次這個案子確實重新刷新了阿白的認知:第一,電影侵權的賠償金居然要這麼高;第二,「小帥和小美」式的快餐解說居然已經蔓延到日本這麼遠地方。

movie
圖/ ifanr

新聞還提到,根據法院評估,創作者兩人從2020 年初到同年10 月上傳的這些影片,至少賺取了700 萬日元(約36 萬人民幣)的廣告收入。而這對創作者的電影快剪影片每被播放一次,就相當於造成約200 日元的侵權損害金額,一共造成了超過20 億日元的損失,目前法院只索賠了一部分。

日本電影行業也發聲指責,稱這種剪輯電影快剪影片是導致電影觀眾流失的原因之一,這對電影經濟造成了損害。

根據法院公開的數據,這對創作者共非法剪輯和上傳了50 多部電影,被觀看次數超過了1000 萬次。

雖然這個數據聽起來很高,但阿白在主流的影片網站查過後發現,和一些「解說大戶」比起來,這數據只是小巫見大巫。

在TikTok上,熱門電影解說帳號的點讚量平均在3 萬左右,偶爾遇到爆款影片,點讚還能達到好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如果把這些影片都轉換成觀看量來統計的話,數據將相當驚人。

儘管這些電影解說影片的旁白說的是英語、西班牙語、泰語等外語,阿白還是感覺到了撲面而來的「抖音味」:

movie
圖/ ifanr

AI 電子音念稿、幼兒園孩子也能聽懂的簡單文案、急促的剪輯節奏,這些影片裡的每個元素似乎都在述說著,它們就是把抖音上的解說影片用Google 翻譯成外語,再用外語AI 念出來的「出海產品」。

抖音的「小帥和小美」在這裡搖身一變成了「Tom 和Mary」,他們的故事還是這麼離奇,一開場就會莫名其妙地發生車禍、兇殺等各種意外,配上驚悚的背景音樂和掐頭去尾的剪輯,即使是以高冷著稱的冰島人看完之後也會感到心裡坐立不安,在評論區裡卑微地敲上一句:「Next part please!」。

根據短影片平台的推薦演算法,高完播率、高點讚率和高評論率的影片能得到更多流量的扶持和推薦加權,而三分鐘電影解說影片可以說徹底把這套規則給玩明白了:

先用一句只包含主謂賓的簡單句作為封面將觀眾「騙」進來,再將影片最獵奇或者最具懸疑的情節(良心的泯滅、道德的淪喪、人性的扭曲)放在開頭,吸引觀眾駐留觀看,當劇情即將到高潮時戛然而止,引得觀眾評論發牢騷,就這樣,一條能讓推薦演算法為之大力吆喝的短影片就做好了,「小帥和小美」被推薦演算法推向了全世界。

這時,阿白對「小帥和小美」肢解了電影而感到的怨恨已逐漸被好奇心所取代,他開始納悶這些AI 解說影片到底是在哪個「工廠」批量製造,好奇心驅使著阿白進一步搜索。

很快,阿白在一個神奇的網站找到了了「工廠」的蛛絲馬跡——淘寶。

正所謂「售人以魚不如售人以漁」,阿白髮現,現在靠影片廣告分成獲得收益的變現方式已經落伍了,電影解說已經進入了知識付費的時代,只要花上39塊錢人民幣,就能獲得全套剪輯軟體、配音軟體、文案、影片素材以及剪輯方法,手把手幫你養成百萬大號。

延伸閱讀:Netflix、蘋果為何都推「訂閱制」?背後2大操作重點,教你把用戶套牢牢

movie
圖/ ifanr

現成的文案、剪好的素材、不會出錯的AI 配音,你只需要稍加剪輯上傳就能源源不斷地穩定更新電影解說影片,實現流水線式的高效生產。

如果說流水線生產是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創新,那麼「小帥和小美」式的快餐電影解說已經擺脫了其他類型的內容,先行進入到了「偉大」的行列。

從月銷幾百筆訂單的銷售額來看,做電影解說賺不賺錢不知道,至少賣課的商家首先實現了躺著月入過萬的小目標。可以預見,電影解說這個賽道將會很快趕上攤煎餅果子、炒冷麵,成為下一代人創業的重要窗口。

三分鐘熬成的「濃縮高湯」,嗆壞了誰?

阿白並不排斥電影解說,作為一個電影愛好者,電影解說甚至可以說是他認知電影之路上的指明燈。

《第10 放映室》至今為止仍是阿白最喜歡的電視節目,他喜歡裡面一針見血的犀利點評,也愛看穿插在其中的詼諧調侃,在阿白心裡,再也沒有什麼節目能像《第10 放映室》一樣,能將專業性和娛樂性平衡得恰如其分。

movie
圖/ ifanr

電影是影像與聲音高度濃縮的內容產物,它將創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對理想世界的想像等資訊壓縮在一兩個小時的畫面裡面,因此當你在看電影時會錯過一些資訊是很正常的事。

電影解說的出現可以幫助影迷拾起這些遺漏的資訊,告訴你杜琪峰在《槍火》中安排的經典站位之用意,劉偉強在《無間道》中關於佛道的弦外之音,李安在《飲食男女》裡埋下的人生道理,讓你慢慢從痴迷情節,到戀上光影,再到理解每一個細節對推動故事發展起到的重要作用,一步步解析電影讓人沉浸的秘密。

電影解說是嚴肅的電影批評之通俗化表達,就像電影批評能對電影創作者起到啟發作用一樣,電影解說對於觀眾來說也有著一定學習價值,聽過更系統和理論化的解說,觀眾的觀影水平和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看電影是一件需要後天學習的事,這一點常常被很多人忽略。

事實上,電影是一件觀賞門檻很低,但欣賞門檻很高的藝術。 和音樂、繪畫、雕塑等藝術形式不同,電影從一開始便是作為大眾藝術而出現的,通俗性、娛樂性都是電影試圖追求的特質,因此人人都可以看明白演員演了什麼情節。

但是作為一種視聽藝術,電影不僅包含了表演,還囊括了構圖、光影效果、運鏡方式、音樂音效等視聽語言,這些元素經過排列組合後,便組成了大銀幕上上演的社會常識、視覺奇觀、甚至是某種哲學主題的電影化表達。

而三分鐘電影解說的出現,就像是用三體中的「二向箔」,把原本擁有立體化表達的電影降格成一個用一張A4 紙就能講完的睡前故事。

在這三分鐘裡,電影中的人物塑造被「小帥、大壯、大漂亮」等標籤化的名稱所取代,方便你快速了解人物特點;精妙絕倫的鏡頭設計直接被抽離,只留下獵奇的畫面抓住你的眼球;跌宕起伏的背景音樂也被換成了激昂慢搖舞曲,刺激你不斷分泌腎上腺素提高你的專注度。

三分鐘電影解說既不是電影,也不是解說,它更像是一管管高度提純的多巴胺,通過眼睛「注射」到你的身體裡,讓你享受短時間攝取超量資訊的快感,而代價則是慢慢失去與角色共情的能力,失去欣賞光影、音樂的耐心,最終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觀影能力退化得一乾二淨。

再次坐在漆黑的電影院裡,你很難再耐著性子等待放映機慢悠悠地把2 個小時的故事講完,每當情節進入到節奏緩慢的文戲部分,你總要拿出手機刷上一會。

電影結束後燈光亮起,你再難找到那種回到現實的恍惚感,因為你走不進電影的世界,享受不了混淆真實與虛構、自我與他人的體驗,這場能讓你短暫逃避現實的夢提前宣告完結。

從這個角度來看,三分鐘電影解說與其說是幫助你下飯,倒不如說是讓你越看越上癮,最終看壞了腦子而不自知的電子檳榔。

但就算是會致癌的檳榔,也有祛濕抵寒功效,一味地批判快餐式的電影解說,不過是用狹義的精英主義凝視本該包羅萬象的內容產業,既空洞又乏味。

高資訊濃度的影片內容本身並沒有錯,和一些為了水時長而對著稀薄劇情大量注水的影視劇比起來,這些快餐式影視簡介毫無疑問能幫你省下大量的時間和試錯成本,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即使明知道三分鐘電影解說毫無營養,依然樂此不疲地一部接一部刷著看。

三分鐘電影解說毀滅不了真正的電影,就像漫畫取代不了油畫,流行音樂取代不了古典音樂,安格斯漢堡取代不了真正的安格斯牛扒,優質的內容永遠會有自己的擁躉。三分鐘電影解說最多只是會讓你失去欣賞優質內容的能力,這一點和檳榔很像——它會讓食用者得口腔癌,卻不會讓整個社會中毒。

想到這裡,阿白豁然開朗,他不再為自己看了一部快餐解說而感到自責,甚至想去電影院看一部真正的電影犒勞一下自己。

打開訂票軟體後,他很快就後悔了。阿白髮現現在除了一部已在日本上映很久的劇場版動畫以外,竟然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都沒有。

movie
圖/ ifanr

算了,還是去串流媒體網站把《鬥陣俱樂部》看完吧,但很快阿白又陷入了沉思。

本文授權轉載自:愛范兒 ifanr

責任編輯:傅珮晴、錢玉紘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以使用者需求為核心,DJB五策略穩居台灣 eSIM 龍頭、擴展全球市場版圖
以使用者需求為核心,DJB五策略穩居台灣 eSIM 龍頭、擴展全球市場版圖
2025.08.18 |

在消費性電子產品的輕薄化與無孔設計的趨勢下,不僅Apple、Samsung、Google等智慧型手機品牌商亦全面支援eSIM,全球移動通訊協會(GSMA)也大力推動eSIM標準化,再加上eSIM開通與使用模式越來越簡單易用,市場對eSIM的接受度與採用率逐漸提升。根據 Grand View Research 預測,全球 eSIM 市場規模將從 2024 年的 103.2 億美元,成長至 2033 年的 176.7 億美元,顯示出強勁成長潛力。

台灣也不例外,消費者與企業客戶對eSIM的接受度逐年提升。

DJB集團創辦人蘇昱豪表示:「自2022年以來,我們累積服務超過1,000萬客戶,同時,平均年成長率高達250%,同時,擁有超過300萬有效會員。」為更好滿足使用者與市場需求,DJB將與全球電信商展開密切合作、持續擴大eSIM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網絡,以創新商業服務模式服務消費與商用市場。

五大策略,以差異化服務滿足客戶多元需求

DJB自2017年成立以來,一直專注eSIM全球上網服務市場,透過與全球各地電信業者合作取得專屬網路路由等方式,確保跨境旅客、商務人士與中大型企業在世界各地都可以取得穩定且高品質的上網服務,卓越的服務能量不僅讓DJB在台灣擁有極高的知名度、斬獲30%的eSIM市場占有率,也成功將業務服務推廣到全球市場,在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10個國家設立分公司、為更好服務客戶、穩步擴展台灣乃至亞洲 eSIM 市場占有率,DJB從五個面向持續擴展服務能量。

首先是持續壯大 eSIM 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目前已與全球38家一類電信商(MNO)簽訂直連合作,包括與日本四大電信商跟韓國三大電信商簽署獨家合約,eSIM網路覆蓋超過90%的國家與地區,明(2026)年的目標是進一步擴展歐美電信商網絡,將直簽的一類電信商數量翻倍。

蘇昱豪解釋:「想要提供eSIM全球上網服務,可以直接跟當地的一類、二類電信商合作,也可以跟提供國際漫遊的他國電信商合作,為提供使用者穩定且高品質的上網服務體驗,DJB與世界國地的電信夥伴簽署多元合約,包括簽訂獨立專線合約、確保網路服務的服務水準協議等,滿足客戶的上網需求。」

其次是以多元商品滿足消費與商務需求。除了針對一般消費者提供eSIM與實體卡直售服務,DJB也積極發展跨境上網、專線與資安等企業解決方案,並建立自有電商平台,向全球分銷eSIM網路流量。

DJB
DJB集團創辦人蘇昱豪分享,為了讓消費者體驗更好,未來也會導入AI技術,協助判斷當地上網品質,去選擇網路品質最好的服務。
圖/ DJB

蘇昱豪表示:「隨著DJB eSIM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的擴大,我們掌握最多備援網路流量,因此,領先市場推出『絕不降速的吃到飽』服務,即使是在日本、韓國、泰國、中國等國家的二線城市也可提供一致的上網品質與服務體驗。」

再來是以自建平台與全球機房打造24小時零斷點服務。有別於其他eSIM業者,DJB不僅自建數位平台,更在全球各地設立機房,提供全天候24小時購買與發卡(eSIM/實體SIM)服務,若出現任何異常事件,也可以在第一時間處理、解決,穩健提升服務韌性與品牌信任度。

然後是建立真人客服團隊提供效率與溫度兼具的服務。DJB目前已培養30人客服團隊,以中文、英文、日文24小時客服回應來自世界各地的客戶需求,之後將因應業務需求持續擴展客服團隊的人力與支援語言,如韓文等,以更精準的溝通協助客戶解決問題,建立專業且有溫度的品牌形象與客戶關係。

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是,以二類電信執照展開各種合作模式以優化資源分配。蘇昱豪表示:「我們已經在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取得二類電信執照,未來也預計在更多國家取得電信執照。」同時DJB也與部分國家一類電信業者進行技術與資源的交流,雙方以夥伴形式與全球各大一類電信業者展開Sponsor Roaming的合作。運用一類電信商的國際行動用戶識別碼(IMSI)與網路資源在全球提供資料服務,讓DJB能在法規與技術上更彈性靈活地進行國際佈局,成為其區隔一般虛擬網路業者(MVNO)的差異化優勢。

DJB
DJB不僅持續壯大 eSIM 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將與日本四大電信商跟韓國三大電信商簽署獨家合約,未來也會透過開發DJB App,打造更全方位的生活娛樂體驗。
圖/ DJB

DJB的下一步:從eSIM全球上網服務延伸到日常生活服務

展望未來,DJB除持續完善全球上網服務,如以人工智慧技術自動化調配全球上網服務線路等資源,亦積極布局下一個成長動能:開發DJB App、深耕會員管理與建構點數平台,以及串連過去2年打造的旅遊演唱會生態圈與旅遊娛樂生態圈,讓DJB不僅僅是網路服務品牌,而是深入你我日常與企業營運的生活品牌,創造消費者、企業客戶、生態圈夥伴與DJB的多贏。

「DJB不僅是eSIM全球上網服務供應商,更是貼印使用者生活的品牌,將以全球上網服務為基礎,將服務延伸到旅遊、娛樂、演唱會到企業多元場景,讓台灣、亞洲乃至全球使用者體驗嶄新的連網新世界。」關於未來的發展藍圖,蘇昱豪如是總結。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