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自駕車、物聯網和資料中心的應用越來越頻繁,IP大廠Arm(安謀)近年來擴大佈局範疇,除了IP授權以外,也跨足軟體生態系的建立,為的就是建立完整的解決方案,創造營收增長。
Arm策略暨行銷執行副總裁 Drew Henry 於今(12)日的媒體見面會上表示:「五年前企業資料中心沒人在用Arm,但短短五年後,AWS、Google都是我們的客戶。」並進一步強調,建立這樣的生態系,更能解決客戶痛點。
ARM如何替既有IP加值?
Arm的策略很明確,將「IP+軟體」結合以形成解決方案,領域則涵蓋自駕車、物聯網、資料中心和終端產品。而客戶也可自由選擇將採用整個解決方案,或是僅採用IP授權的方式,與Arm進行合作。
而Arm發展軟體,為的是讓應用得以從硬體上進一步延伸,透過「硬體帶來軟體,軟體綁硬體」的方式,替Arm創造生生不息的商業模式。Drew Henry表示:「我們在軟體投資是關鍵,Arm擁有廣大的軟體生態,這些夥伴開發出的軟體,都能在Arm的裝置上運行,這是確保Arm成功很重要的一點。」
事實上,要達成這樣的狀態並非易事。由於當前運算為連續性的,從一顆小感測器開始將一路連到背後龐大的資料中心,若Arm的軟體從感測器、資料中心到超級電腦都能在Arm架構的環境下好好運行,對諸如AWS、Google和 Microsoft Azure等企業來說,即省下了一樁麻煩。
至於軟體相容性到底有多困難,Drew Henry開玩笑的表示:「你可以去問問英特爾(Intel),要讓平台軟體都相容有多困難。」先前,Arm台灣總裁曾志光也曾透露,國際雲端大廠的50名客戶中,已經48名都改用Arm架構,證明了著Arm的聲勢正如日中天。
Arm的2023年增長加快,伺服器為驅動主力
Drew Henry也在與談中,提前揭露在2023年對Arm的展望,「明年伺服器會有很大的成長,我們也佈局已久。」不過他也坦言,在PC市場Arm還是新人,但由於產品組合多元,「總體而言明年會持續快速成長。」
從上述談話可推測,Arm對接下來的客戶已存有一定能見度。今年9月時Arm也透露,Nvidia已開始以Arm的平台Neoverse V2,作為Grace資料中心伺服器CPU的運算基礎架構。不過對於2025年Arm是否能如期達成佔全球伺服器市場的20%的預期時,Drew Henry僅表示將會持續朝此方向努力。
最後,對於x86、Arm和RISC-V的架構大戰,Drew Henry則表示,究竟要採x86還是Arm架構並非一個單選題,而對於RISC-V的挑戰時,他僅表示,Arm如今生態系的建立是很多年投入研發的結果,是Arm如今最重要的優勢,並未正面答覆。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