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南亞科4個月營業額,透露DRAM慘況!三星使出巧計也不能倖免
【觀點】南亞科4個月營業額,透露DRAM慘況!三星使出巧計也不能倖免

台灣「碩果僅存」的專業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生產商南亞科技,今年11月營業額達27.71億元,月減0.4%。南亞科技的營業額連續8個月下滑,與去年11月的72.57億元比較,年減61.8%,創下自2013年2月以來,9年多的新低。

今年元月南亞科技營業額達67.72億元,年增22.4%,是今年營業額最高的月份。二月、三月的營業額分別為64.33億元、67.41億元,而且年增率皆為正值。四月營業額為65.98億元,年增率為-10.8%,由正轉負,預告景氣反轉的開始。

之後,南亞科技的營業額,逐月下滑,11月跌到今年的最低點。由南亞科技今年的營業額走勢,可以看出DRAM產業,從今年4月起即開始走弱,價格一路下跌,出貨量也同步逐月下滑。主要的原因,是整個產業鏈庫存居高不下,應用市場終端產品出貨量又明顯下跌。

DRAM老四營業額走勢,直接反應整體市況

DRAM市場三大巨頭(三星電子、SK海力士、美光科技)合計市占率高達95.4%,南亞科技市占率雖僅2.4%,仍高居全球第四DRAM廠。儘管南亞科市占率不大,由於主力產品為DRAM,因此南亞科技營業額的走勢,頗能反應出整體DRAM市場的走勢。

全球DRAM市場在這波半導體景氣行情中,也不落人後,營業額逐年上升。2020年全球DRAM營業額約為675億美元,較2019年的625億美元成長8%。2021年全球DRAM營業額約為960億美元,較2020年大幅成長42.2%。今年全球DRAM營業額反轉向下,預估可達780億美元,較2021年衰退18.8%。

DRAM這波跌勢既快又猛,從使用者(伺服器業者、手機業者、PC業者、模組業者等)、通路,到DRAM生產者,庫存很高。

以南亞科技為例,今年第三季底庫存高達189.46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08.7億元,高出74.3%。營業額下滑、庫存居高不下,市場艱困的情況,由此可見。

美光、三星紛減產砍資本支出,緩解面對供過於求的嚴峻市況

面對如此嚴峻的狀況,DRAM廠開始執行減產計畫,期望能緩解需求下跌而導致供過於求的情況。

美光科技預計從今年第四季起開始減產,延續到2023年第二季,最高減產幅度高達15%。SK 海力士明年上半年減產10~15%左右。南亞科技從10月起開始減產10~15%。

DRAM產業龍頭三星電子,原本計畫不減產,意圖趁不景氣行情中搶占市占率。不過由於最近DRAM市場「量價齊崩」,使三星電子不得不另作考量。

業界消息傳出,三星電子近期將部分DRAM生產線,從生產記憶體改生產CMOS影像感測器(CIS)。由於CIS製程與DRAM製程使用的設備大部分相同,因此DRAM產線可以轉換生產CIS。在DRAM市況不佳下,將部分產線改生產CIS,是一種變通辦法。

不過今、明兩年,智慧型手機市場不佳,CIS的需求勢必衰退,三星電子這種做法,可能顧此失彼無法兩全。

為了因應不景氣,DRAM業者大砍資本支出,美光科技將2023會計年度(今年9月起)的資本支出大砍30%。SK海力士9月底傳出對部分設備業者下修明年訂單,計畫將2023年訂單減少7~8成。

今年全球DRAM資本支出預估為300億美元,較2021年的275億美元成長9%。明年預估全球DRAM資本支出將下跌到230億美元左右,將使產能不會大幅增加。

最大應用伺服器市場相對手機、PC需求穩健有望讓產業度過寒冬

目前伺服器是DRAM最大應用市場,約占DRAM位元出貨量的31%左右。令人訝異的是,全球伺服器的出貨量規模很小,今年全球伺服器的出貨量預估約為1,800萬台左右,與PC約2.8億台、智慧型手機約12億台的規模比較,真是小巫見大巫。然而,伺服器居然超越智慧型手機、PC,高居DRAM應用市場的首位。

主要的原因是每台伺服器DRAM的含量非常大,今年每台伺服器DRAM的用量平均約564,195 MB,每台PC DRAM的用量平均約8,735 MB,智慧型手機每隻DRAM平均用量約5,504 MB。

智慧型手機市場占DRAM位元出貨量的26%左右,是DRAM第二大應用市場,PC市場占DRAM位元出貨量的16%左右,是DRAM第三大應用市場。

今年智慧型手機、PC市場皆顯著衰退,所幸伺服器市場有約6%的年成長率,否則DRAM市場情況將更糟糕。

DRAM是波動明顯的景氣循環產業,早期DRAM波動明顯,當時將DRAM景氣循環稱為「矽循環」(Silicon Cycle),而TFT LCD的景氣循環稱為「液晶循環」(Crystal Cycle)。

預估這波DRAM景氣,預估最快於2023年下半年止跌回升,產業鏈庫存消化的情況,將影響DRAM復甦的時程。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責任編輯:林美欣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