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書卻老是記不起來?一次看懂PQ4R學習法,6個步驟讓學習事半功倍
看完書卻老是記不起來?一次看懂PQ4R學習法,6個步驟讓學習事半功倍

PQ4R學習法是什麼?

讓我們以一種常見的學習法來結束本章:它就是設計來幫助人們改善基本閱讀理解能力、增強記憶力,以及在考試中有更好表現的。即便此技巧一開始是專門讓有閱讀障礙或其他學習困難的患者來使用,但它其實對所有類型的人都一樣有幫助;它可以讓人們在學習的時候,透過一個架構更完整、更有效率的方式,來處理他們的閱讀。它能夠提升你對整體的融會貫通,讓你對自己閱讀和吸收的內容,產生更精緻、更豐富的理解。

步驟一:預習、粗略瀏覽內容

PQ4R代表的是預習(preview)、提問(question)、閱讀(read)、思考(reflect)、背誦(recite)和複習(review)。

讓我們仔細檢視每一步。首先,預習很類似於我們討論過的其他方式中的第一步,因為它就是要我們先瀏覽內容,快速看過重要的標題、副標題和可能出現的影像、插圖或其他資料,例如表格。

你不會馬上就埋頭苦讀,而是透過觀察眼前這部作品的概略結構,並試圖掌握其整體的主題,來抓到你的方向。假使你讀到的內容,大多是關於一些特定科學家的研究,你也許可以瀏覽一下,以非常粗略的方式,先看看他們的研究目的、方法和得出的結論。
  
你不僅要看主要的主題是什麼,也要觀察內容所用的文字、文章的作者,以及他們的時代背景和寫作動機;如果可行,你甚至可以試著去留意,有哪些事情是故意沒有寫出來的,以及之所以如此的原因。所謂的 神偷閱讀法 (THIEVES),可以幫助你提出一些關鍵的問題:

T代表標題(title) :閱讀標題,看看它的主旨和題材是什麼、如何和前後的章節及你在大致上的學習有所連結;另外,它有沒有說明作者的立場?假設以有一本書是《隱藏在印度基因改造作物投資之下的殖民主義》為例,你大概猜得到作者可能會對該產業所造成的經濟、政治和財務衝擊,抱持著批評的態度,卻不會詳述自然保育或植物遺傳學之類的科學細節。

H代表開頭(headings) :閱讀起頭的那一段,問自己幾個問題—一些能夠讓你有所準備,並且可以在閱讀過程中回答的問題。

I代表導論(introduction) :閱讀任何開頭部分、總結或引言的段落,並且停下來看看哪些是你已經知道的,哪些又可能是你理解中的斷層。回到我們的例子,你也許稍微知道其他國家的農業正在發生的巨變,但沒有特別了解印度的部分。

E指的是每一段的第一個句子(every first sentence in a paragraph) :查看每個段落,並看看你是否可以開始找出整篇文章的大概論點或邏輯架構。你也許會注意到通篇文章的開頭是一些背景和歷史,接下去的是印度某個村莊的故事;然後會談論到一些新政策和現有爭議,最後再提出一些佐證,來支持作者的論點—也就是這些開發,普遍來說都是負面的。

V指的是視覺輔助和詞彙(visuals and vocabulary) :現在,看一下圖片、照片、圖表、表格、資訊圖表、地圖、曲線圖⋯⋯等等。閱讀它們的圖說,仔細觀察作者選擇這些圖表的原因,以及對文章的整體樣貌來說,它們代表著什麼意義。現在,你也許也已經注意到作者特定的用字遣詞和寫作風格了。它正不正式?是不是充滿了業界用語?是以第一人稱來寫作嗎?還是被動語態?思考一下這篇作品所用的語言,對你的整體理解會造成什麼影響。找出每個粗體或斜體的部分、任何定義或引言,並試圖了解它們為何會被強調。

E代表的是章節結尾的問題(end of chapter questions) :在你開始仔細閱讀整篇文章之前,先把重點放在任何與它相關的問題上,不管是習題還是測驗。如果你把這些問題記好,就可以驅使自己在閱讀的時候,更直接地專注在某些問題上。舉例來說,如果有一篇1000字的小論文,要求你寫下文章中所列出的政策利弊,那麼你在閱讀的時候,就可以特地從搜尋其優點和缺點開始,邊讀邊畫重點或做筆記。

S代表的是摘要(summary) :如果最後面有摘要或結論,請將它熟讀,才能全面徹底地了解整個主題。做完前述的所有步驟之後,檢查一下自己整體來說理解了多少。

現在,以作為第一步的預習來說,這似乎是一個極度漫長又複雜的過程,但事實上,不管是神偷閱讀法或其他類似的方式,都可以在幾分鐘內完成。當你建立了這個以預定的計畫來接觸新資訊的習慣之後,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實際上在瀏覽內容的速度變快了。

步驟二:將標題轉換成問題

PQ4R學習法的下一步是提問 。再看一次你找到的標題和副標題,並且刻意將它們轉變為問題。舉例來說,「光合作用的三種主要類型」這個標題,可能自然而然就會讓你問出「光合作用有哪三種不同的類型?」「這三種不同類型的光合作用有什麼不同?」或是「光合作用最常見的類型是哪一種?」如果可以,請盡可能使用人、事、時、地、物或如何這些疑問詞,來試著問愈多問題愈好。

你也可以問在預習的時候想到的一般性問題。你預想的主題是什麼,預期在把它讀完的時候會學到什麼?你在完全吸收這些知識之後,會希望更了解什麼?

shutterstock_235051216_question_ask_power.jpg
圖/ 235051216 via shutterstock

步驟三:實際閱讀文章

下一步就是實際閱讀這篇文章。如果你有徹底執行前述步驟,可能就會發現你的閱讀變得更有重點,而且還學得更多且更快。透過回應你所閱讀的內容,來練習主動閱讀。在空白處寫下問題,或在重要的句子上畫重點或底線。

有太多人覺得他們是在閱讀,但實際上他們所做的,只不過是被動地讓目光掃過一些書面的文字而已,所以資訊馬上就從左腦進、右腦出。不過,若你提前準備好閱讀技巧,你的閱讀會變得更明智、更專注,也更能夠舉一反三。 如果你卡在一個不懂的句子、或發現之前從來沒看過的單字,就停下來弄清楚,一定要更深入地挖掘它的含義。你可能需要把那段文字多讀幾遍,才能夠領會它所描述的內容。

步驟四:思考所讀的內容

接下來,試著去思考你讀到的東西。這意味著你將所有的內容組合在一起,並且以更概括的方式來理解它。你所學到的這一切,就特定的主題、普遍的題材,以及在你自己的個人世界裡來說,它們是如何組合起來的?這項新的資訊,如何融入你已知的知識?看看你一開始提出的問題,以及自己會如何得出答案。

你有沒有對哪件事情感到驚訝?也許你在閱讀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看法,也意識到你在最開頭的時候搞錯了某些東西,但現在還是能夠理解得更好。閱讀從來都不是被動的—你必須不停地問自己可以如何回應。

這可能發生在不同的層面。你也許可以問,這個資訊針對你即將到來的考試或作業,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又或者你也可以問自己,這個新訊息讓你了解了什麼關於該主題、題材或一般科目的內容?另一方面,你可能會想知道該資訊對你個人有什麼用處,以及它能夠如何幫助你獨特的人生?這對你的個人目標來說有沒有任何意義;它是否解決了你的任何問題,或改善你的溝通?畢竟,在你決定要如何詮釋並應用它們之前,資料都只是資料而已。重點在於去發現你所讀的內容背後的意義,並將其放置在更大的情境脈絡中。

wowan-think.jpg
圖/ xFrame

步驟五:將內容寫下來反覆背誦

接下來,我們要做的是背誦。如此看來,你已經略讀過、問了問題,也讀透了所有內容。你現在比較熟悉一點了,但還是需要讓資訊更具體。 把東西寫下來,或者利用對話或學習卡來反覆練習重點。你甚至可以大聲對自己說話。用你自己的說法來為內容下一個結論,或者是畫一張抓得到重點的表格、圖表或心智圖。 在這裡,你不會想要只做個總結而已,而是要收集你對這些想法的背後意義之真正理解,以及它們是如何彼此互相連結的。

步驟六:複習所學,自我審視

最後,我們應該以複習來結束這段歷程,這和第一步的預習很類似。你做得怎麼樣?你有沒有解答任何問題,或學到什麼新東西?你對內容有多了解、在將來可能有用的時候(例如測驗時),你可以記得多少?有沒有什麼地方是需要更進一步加強的,或是你是否徹底領會了你曾經全然不識的內容?

專注記錄每個步驟,幫你事半功倍

再回顧一下,PQ4R學習法的步驟是預習、提問、閱讀、思考、背誦和複習。

如果你和大多數人一樣,也許會邊看邊覺得,這工作量也太大了吧!但實際上,只要你依循著它的架構,就可能會發現並不是這麼回事: 倘若你很專注,而且用來進行這整個過程的計畫也很有條理,你花在學習上的時間將會大幅減少,並且有效率得多。 在PQ4R的每個步驟進行到某個階段的時候,都為自己做個紀錄,這樣你就可以很快地熟悉這個過程,特別是由於每個步驟,都會自然而然地引導到下一步。

等到後面的幾個部分,你可能會對訊息有更深度的理解;但如果你只是坐著隨意瀏覽文字,沒有計畫、目標,也沒有系統,就很有可能辦不到。當你在面對一個很有挑戰性的新主題,感到無法招架或很難熟悉的時候,這種方式無疑是最適合的。結合我們到目前為止在本書中所探索過的其他許多方法,它就是一種簡單、但可以非常有效地改變你的學習的方式—無論學習有多複雜。

1208超強記憶立封
圖/ 時報出版

本文授權轉載自《超強記憶學習法》,川上昌直著,商周出版

責任編輯:蘇柔瑋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競賽激發創新力,第一銀行如何以AI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型塑數位生活圈?
從競賽激發創新力,第一銀行如何以AI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型塑數位生活圈?

Deloitte研究指出,導入人工智慧(AI)技術不僅有助於金融業者在短時間內提升5%到7%的營收,長期來看,漲幅高達10%到15%,換言之,AI不僅是科技趨勢,更是金融業邁向永續競爭的關鍵動能。

觀察到上述趨勢,第一銀行不僅透過AI加速創新轉型能量、提出名為GALA的生成式人工智慧行動方案,更舉辦「2025年第一銀行DigitALL黑客松」競賽,吸引總、分行單位逾50隊參賽,以內部競賽方式激發創新,打造一個全行共享、員工賦能的智慧金融場景服務。

聚焦三大面向,第一銀行以AI策略加速創新轉型能量

為什麼第一銀行能夠快速回應AI浪潮並做出最佳行動?原來,第一銀行早在2014年就展開數位轉型,並將AI視作驅動業務創新與流程優化的關鍵角色、廣泛應用在風險預測、詐騙防制、精準行銷,以及法金與個金的客群洞察等領域,持續擴大創新轉型能量與產業影響力。

為極大化AI帶來的創新轉型綜效,第一銀行將AI策略聚焦在三個面向:第一,將AI定位從工具轉變為全員賦能的關鍵,讓AI融入業務流程與決策機制,成為第一銀行的數位轉型基礎設施;第二,透過自研AI模型與外部合作的方式提升技術服務能量、加速AI賦能應用服務落地;第三,將AI應用場域從提升內部效率與優化風控擴展到客戶體驗與產品創新,化身成客戶最值得信賴的銀行。

例如,針對傳統授信開發過程中面臨的客戶評估流程繁瑣等議題,第一銀行以AI建立「法金潛力客戶模型」,透過分析金流強度與上下游關係,更快速且精準的辨識潛力客戶、提升招攬效率與成功率,進而創造更高的業務成效;根據統計,該模組自2023年下半年上線至今,不僅協助中小型分行招攬企業授信新戶逾百戶,核准授信額度達十億元以上,並且持續滲透其他產品成效。

隨著生成式AI崛起,第一銀行以生成式AI與擷取增強生成(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RAG)技術整合各單位轄下規章並推出「企業內部智能詢答」系統,透過AI強化回覆能力,不僅有效縮短行員查找作業規範與詢答時間,也讓海外分行可以無時差的進行提問,系統上線已回應逾萬筆查詢,使用者普遍給予高度肯定,顯著提升整體作業效率。

除以AI優化內部營運效率,第一銀行於理財領域建置「e-First 智能理財」系統,其資產管理規模在國內銀行業的機器人理財服務中名列前茅,有效打破傳統理財服務仰賴人工諮詢、客戶對投資組合的理解及參與度有限的問題,深受投資人青睞與信任,至於在消金領域,則是透過「AI智能鑑價」,提升客戶即時取得房屋物件預估可貸金額及每月還款金額的效率。

從GALA到黑客松,第一銀行以AI創新文化打造未來金融新樣貌

在以AI加速創新轉型的過程中,第一銀行認為,目前最重要的不是追求技術,而是讓每一位員工可與生成式AI協作,因此,於2025年展開名為Project GALA(Generative AI Liberalize & Accelerate)的生成式AI行動計畫,透過定義GenAI價值金字塔,提升個人效率、創造集體智慧、改善部門流程及推動業務創新的方式,評估每一個應用案例的價值貢獻度,進而形塑生成式AI創新文化與思維,讓員工熟悉生成式AI並且願意使用。

為鼓勵員工以AI賦能工作與流程,第一銀行首次舉辦以「AI輔助工具」為主題的內部競賽活動「2025年第一銀行DigitALL黑客松」,以高額獎金吸引員工組隊參加,並提供技術支援與專業輔導,若方案具備高度可行性與發展潛力,將有機會進一步實作、推動落地並對外展示創新成果,傳遞第一銀行「全員創新、共創未來」的數位轉型精神。

第一銀行
第一銀行鼓勵員工以AI賦能工作與流程,首次舉辦「2025年第一銀行DigitALL黑客松」,提供技術支援與專業輔導,傳遞第一銀行「全員創新、共創未來」的數位轉型精神。
圖/ 第一銀行

不僅如此,第一銀行亦評估導入具備自主學習、多模態互動的AI Agent,如以NVIDIA高效能GPU與NeMo平台整合語音、文字與影像等多模態能力建立AI Agent,由其負責日常重複性工作並輔助複雜判斷與服務溝通,讓AI輔助並補足人力缺口,並保留關鍵知識以利經驗傳承。此外,導入Microsoft 365、Copilot、Power BI、Teammate等自動化工具與協作平台以提升作業效率,讓員工得以更專注於創造高價值的核心事務上。

以AI賦能數位轉型成效,第一銀行致力建置與完善數位生活圈

除以AI強化創新轉型能量,第一銀行亦十分重視「數據治理」、「資訊架構現代化」與「數位生態圈拓展」等議題,透過系列實作提升第一銀行的數位轉型能量,更精準且快速地提供客戶所需金融服務。例如,透過「銀行即服務(BaaS)」與「銀行即平台(BaaP)」雙軌模式,以應用程式介面(API)串聯電商、旅遊、房產等異業服務,將金融服務嵌入各種生活場景,如線上分期消費、旅遊險保障與房貸鑑價等,藉此擴大客戶接觸與優化使用體驗,逐步打造與完善以「金融即生活」為核心的數位生活圈,多項產品服務更陸續獲得「傑出金融業務菁業獎」、「國家品牌玉山獎」與「臺灣金融研訓院–我國銀行業金融科技創新與數位轉型大調查–《領先者》」等肯定。

為更好的連結與發揮數位生活圈帶來的影響力,第一銀行推出一個全面展示數位金融成就與異業合作成果的「數位生活圈」資訊整合平台,讓客戶與合作夥伴能更直觀地理解銀行在創新、產品服務與數位生態策略上的發展與實績,此外,第一銀行亦透過平台提供客戶眾多好康優惠「小確幸」以減少資訊分散痛點;根據統計,迄今已累積超過120檔以上成功合作案例,平台自4月上線短短三個月即累積超過18萬次瀏覽量,顯示市場對該平台的高度興趣與接受度,有利於數位生活圈的擴展工作。

展望未來,為更好回應「Banking Everywhere, Never at a Bank」以及客戶行為日益場景化與即時化等趨勢,第一銀行將以高度敏銳的策略眼光持續關注外部監管規範與新興科技發展,攜手員工與夥伴以AI等創新技術實踐與擴大「金融即生活」願景,以兼具溫度與科技力的全新金融服務形塑未來金融新世界。

第一銀行
第一銀行攜手員工與夥伴以AI等創新技術實踐與擴大「金融即生活」願景
圖/ 第一銀行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