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喝咖啡還是茶?你的選擇可能並非出於自由意志!科學家怎麼說?
今天喝咖啡還是茶?你的選擇可能並非出於自由意志!科學家怎麼說?

生活中存在著各種失之交臂的可能。無數的選擇構成了人生道路的分岔口,一旦走上了就難以回頭:高中畢業就好,還是要繼續念大學? 維持一段關係,還是分手更好? 生兒育女好,還是頂客族好? 接受新工作,還是繼續跟熟悉的魔鬼打交道? 搭火車或坐公車? 但你不知道哪一種可能會讓你喪命。現在,你可以選擇去做許多其他的事,而不是坐在這裡閱讀這些內容。或者你可能看了一會兒便覺得無趣,於是拿起另一本書來看,或者出去散散步,又或者打開電視。

我們每天都會做出無數大大小小的選擇。即使你是習慣性的動物,也不可能一成不變。也許你每天早上醒來都得喝杯咖啡提神,不過哪天你說不定想要改喝茶。當然,你不可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你無法廢除日內瓦公約,或一躍就能上月球。儘管如此,撇開極其困難或生理上不可能做到的事,你可以選擇的事情還是很多。在一定的範圍內,你依然是隨心所欲的。

現代科學發展成熟,自由意志可能只是幻覺?

這是顯然的事實,甚至可以說是陳腔濫調。然而,自從人類開始進行哲學思索,便有人反對這樣的說法。 隨著科學發展臻於成熟,越來越多人相信自由意志不過是一種幻覺。 看看過去數百年來偉大科學家的作品,你會不由得相信科學確實已經否定了自由意志的存在。達爾文表示:「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是固定法則的結果。」既然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我們的行為當然也是自然律的結果,無關乎個人的意志。1929年,愛因斯坦以更強烈的語氣說道︰「所有的事物,從開始到終了,全受制於我們無法掌控的力量。不管是人類、植物,還是宇宙星塵,都在遙不可見的風笛手所吹奏的神祕旋律下起舞。」20年後,他的想法還是沒有改變。「從哲學的意義來說,我完全不相信人類是自由的。」

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認為從哲學的意義來說,完全不相信人類是自由的。
圖/ Wikimedia

更近期的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寫道︰「宇宙最初的型態若不是上帝選定,就是由科學定律決定。而無論何種狀況,宇宙間一切事物都是由科學定律下的演化所決定,因此很難說我們是自身命運的主宰。」而最驚世駭俗者莫過理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他形容人類是「求生機器,暗地裡被輸入某些程式,目的在保存那些名叫基因的自私分子」。

近年來,這類觀點已逐漸成為主流。神經科學的成果又進一步壯大反自由意志者的聲勢。 人類行動的源頭不是有意識的思想、欲望與意圖,而是腦子裡無意識的過程 ;這種過程甚至在我們尚未察覺之前,就已經為我們設定好行動。近來反自由意志最力的神經科學家山姆.哈里斯(Sam Harris)總結說︰「自由意志的一般概念立基於兩項假設:一、每個人過去的一切作為,原本都可以有不同的選擇;二、我們自己其實是我們當下大多數的想法與行動的有意識的源頭。」 而由於這兩項假定都禁不起科學檢驗,因此自由意志不存在,或者至少是自由意志的「一般概念」不成立。

「自由意志是一種幻覺」,這句話已經成為想當然耳的普遍主張。但即便是支持者也坦承,自由的幻想實在太過強烈,就算否認自由的存在,對我們日常生活的行動依然沒有太大影響。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有自由意志,儘管仔細思考後又好像沒有。不過這個嶄新的正統派主張,對於世界也不是毫無影響。最重要的是,它挑戰了我們的責任觀念。如果我們接受一切的行動都是由我們無法控制的原因所造成的不可避免的結果,那麼我們如何理直氣壯地要求大家必須為自己的行動負起道德責任。如果自由意志不存在,那麼指責與責任必然也不存在,這樣一來法律與道德的基礎也將蕩然無存。

舉例來說,每當謀殺案發生時,一定會有人辯解說殺人犯也是受害者,因為他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1984年,名叫詹姆斯.赫伯帝(James Huberty)的男子在聖地牙哥亂槍掃射造成21人死亡,辯方主張槍手之所以如此憤怒,是因為吃了太多含有味精的麥當勞食物,以及擔任焊工時吸入含有鉛與鎘的煙霧。

所以,自由意志真的玩完了嗎? 我跟其他許多比我優秀的人都不這麼認為。然而,一般的自由意志觀點確實有說不通的地方。這些觀點建立在天真又過分簡單的假設上,以為人類可以掙脫生物與歷史的限制,在無條件的自由下做出選擇。自由意志面臨諸多質疑,但我們不能因此就完全否定它的存在,而是要更審慎地思考自由的意涵,放棄那些過於簡單的假定。

thinking
圖/ Pixabay

社會、政府製造「推力」,讓你不知不覺做對事

自由意志的爭議具有迫切的社會與政治重要性。 一方面,有些人認為,人們很容易把問題推給社會、基因、成長過程或腦袋,而不願意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因此在1993年,當時的英國首相約翰.梅傑(John Major)說了︰「我們的社會需要多一點指責,少一點體諒。」這種觀點促使政府採取刪減福利與國家補助的公共政策,倡議以嚴刑峻法取代憐憫同情的刑事政策。在此同時,其他趨勢則強調,人的命運是受到先天與後天的共同影響。2011年,一份重要的政府報告指出,「證據顯示,孩子早年的經驗將強烈影響其往後的人生,不論健康與社會行為,就業與教育程度。最近的神經科學研究也發現,孩子在三歲之前的經驗,對日後的人生影響尤甚。」

kid
圖/ Jerry Wang on Unsplash

許多政府也支持「推力」(nudge)理論,認為可以設計一套制度與流程,讓民眾在不知不覺間做出正確的事,毋須經過有意識的思考。這涉及了許多小規模的操弄,繞過意識的控制。舉例來說,告訴民眾「十個人當中有九個會準時繳稅」,將會讓民眾更願意準時繳稅,原因不在於人們會依據資訊有意識地改變自己的行為,只不過是因為「人很容易受到周遭的人影響」。

種種主張實在讓人無所適從。一方面,我們認為必須鼓勵一般民眾有責任感,這樣他們才會妥善運用自己的自由。另一方面,越來越多資訊顯示,我們完全受制於自己的基因、童年與環境,所以自由意志只是一種幻想。我們被這兩股力量拉扯著,導致腦袋混沌,行為也矛盾。

幸運的是,我認為我們手中已經握有各種工具,足供我們重建一種改良式的自由意志。

不侷限既有觀點,擁抱充滿矛盾的自由意志

自由意志是哲學史上討論最多、爭議最大,且留下最多寫作資料的主題。好處是,許多重要地標都已經被揭露與描述,而且有詳盡的分析。壞處是,標示這些地標的地圖是從古到今往復辯難留下的混亂結果,只有學院人士才有辦法按圖索驥。我的目標不在於增添新發現,而是要重新繪製這張地圖,凸顯其中的地標與路徑,讓今日的尋路人獲得最大的幫助。

我的路徑可以分成五個階段。一開始,我會簡短、選擇性地說明自由意志在西方哲學史上曾經面臨的各項挑戰,從而確立亙古不變的核心主題。這將提供一個必要的理論背景,讓我們可以檢視當代科學對自由意志造成的主要威脅。然後我會回歸基本,說明在人類經驗中自由的意義為何,而不是照本宣科把教科書裡對自由的定義再說一遍。接著,我會討論一些自由遭到危害的例子,藉此顯示自由意志其實不是問題,真正的重點在於我們實際上擁有多少自由。最後,我會總結所有論點,提出什麼才是值得我們追求的自由。

思想實驗通常對哲學推論極有幫助,在本書中,我也運用了一些思想實驗。但我漸漸認為,如果現實世界有更具啟發性的例子,一味仰賴思想實驗並非明智之舉。以自由意志來說,當我們思考自由的限制以及所面臨的威脅時,倒是有幾個活生生的例子可以觀察。在我訪查的四種類型中,藝術家與異議人士是自由的典範,而成癮者與精神病患則是自由遭到剝奪的明證。

哲學家索爾.斯米蘭斯基(Saul Smilansky)告訴我的這段話,的確反映了許多人的心聲:「在自由意志的脈絡下,這是一個事關重大的課題;它是個大哉問。像懲罰與自尊自重的觀念;社會實踐與人際互動的理由;我們如何看待自己,以及我們如何看待別人,無論是出於欣賞或尊敬。」的確事關重大。這是為什麼我們不能侷限在既有的自由意志觀點上。自由意志與一般人所想的不同,也與許多人期望的不同。我想要顯示的是,自由意志絕非一般人所想的那樣,人們不應期望不可能存在與充滿矛盾的自由意志。相反的,我們能夠擁有的自由意志,不僅值得我們期待,也值得我們努力去實現。

《你以為你的選擇真的是你的選擇?》立體書封(含腰)
圖/ 商周出版

本文授權轉載自《你以為你的選擇真的是你的選擇?》,JULIAN BAGGINI著,商周出版

責任編輯:蘇柔瑋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投資不再靠感覺,大戶豐App用數據打造紀律投資術
投資不再靠感覺,大戶豐App用數據打造紀律投資術

在物價節節高漲的年代,想要確保退休後的生活品質,不能只靠儲蓄和保險,必須做好投資理財規劃。然而,投資最難的挑戰,其實不是掌握市場波動,而是如何抵抗人性的誘惑,看漲時急著追高,遇跌又容易慌張停損,原本的投資紀律往往在情緒波動中被徹底打亂。

為了協助民眾克服這道難題,金管會推動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aiwan Individual Savings Account,TISA),透過制度設計降低理財投資門檻,引導民眾進行長期且規律的定期定額投資。而永豐金證券的大戶豐 App則讓這條路走得更輕鬆,藉由簡單易用的操作介面與功能設計,及定期定額的手續費優惠,營造一個友善的投資環境,幫助投資人輕鬆養成穩定理財的習慣,也讓「紀律投資」能夠真正成為日常理財的一部分。

資產配置多樣化,打造理想的退休理財組合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認為,退休理財規劃不能只追求資產成長,更應重視資產的穩健性與持續現金流,因此資金不能只放在單一商品上,最好同時配置在多個不同商品,像ETF搭配主動式基金,就是相對理想的退休理財組合。

ETF雖然具有低成本與有效追蹤大盤的優勢,但容易受到市場波動影響。而退休理財就像一場數十年的長跑,很難預料這段旅程中可能發生哪些大環境變化,此時主動式基金的價值便顯現出來,藉由專業基金經理人的專業與操盤經驗,不僅可以主動發掘被市場低估或具有高成長潛力的投資標的,當面臨重大環境變動時,也能快速調整投資策略、有效降低衝擊,並與ETF的被動追蹤策略形成良好互補,讓投資旅程更加穩健。

然而,對多數投資人而言,即便了解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在實際操作上仍常遇到難題。根據劉柏甫的觀察,目前民眾在基金投資上普遍有3大痛點:首先是市場基金琳瑯滿目,投資人往往不知道該如何挑選。其次是難以精準掌握進出場時間。三為容易忽略手續費、管理費等潛在投資成本對長期投資報酬率的影響。

針對這些痛點,永豐金證券透過大戶豐App的創新功能與貼心設計,協助投資人逐步化解困境。「大戶豐不只是交易工具,更是陪伴投資人累積財富的虛擬夥伴,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一步步達成理財目標,」劉柏甫強調。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
圖/ 數位時代

6大分類,輕鬆找到心儀的基金

主導App開發的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資深經理黃亮喻進一步說明,大戶豐App如何幫助投資人篩選基金商品及掌握進出場時機。

在選擇基金商品時,投資人除了參考由TISA基金委員會嚴選的TISA級別基金,也可以透過大戶豐App提供的6大分類機制,再搭配個人投資偏好,快速 縮小範圍,找到喜歡的投資標的。例如,看重基金長期表現的投資人,可以選擇「連年正績效」分類,鎖定近2至3年持續表現良好的基金,若是對市場波動較為敏感,則可選擇「穩定超耐震」分類,篩出資產規模超過5百萬美元且過去3年波動度低於8%的基金。

智慧加減碼創新設計,量身計算每檔基金的加減碼區間

當投資人找到心儀的基金後,下一個要面對的難題就是,該在何時進出場?如何避免買到最高點?大戶豐 App 內建的智慧加減碼功能,可以輔助投資人做出更精準的決策,讓交易不再憑感覺。

「智慧加減碼雖然不是新機制,但大戶豐App的設計邏輯卻與市場普遍做法不同,」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強調。

很多數位平台的智慧加減碼功能,都是直接套用特定比例,例如下跌 5% 就建議加碼、上漲就建議減碼,這樣的操作邏輯雖然簡單直覺,卻忽略基金本身的差異性。事實上,市場上的基金種類相當多,標的可能涵蓋美國、新興市場,或是股票、債券,不同產業的操盤邏輯也都不一樣,如果以單一標準來套用所有基金,勢必會出現偏差,間接影響長期投資績效。

為了讓客戶能夠真正累積個人資產,大戶豐 App跳脫既有框架,根據每支基金的歷史表現與波動幅度,量身計算加減碼區間,當基金淨值進入「加碼區」或「減碼區」時,就立即推播通知,提醒投資人第一時間檢視是否需要調整部位。

「智慧加減碼功能自 2025 年 7 月上線以來,已吸引超過 1.5 萬人使用、累積超過6萬次的使用頻次,甚至還有客戶運用此功能找尋強勢基金,成功提升投資紀律。」劉柏甫分享,不只優化投資效果,更有助於建立長期投資紀律,原因在於,智慧加減碼是經過數據分析而得出的客觀建議,能夠幫助投資人克服「追高殺低」的人性弱點,以更理性、更科學的方式判斷是否需要調整交易策略,讓投資人能夠在市場波動中能夠穩健操作、從容應對。

「大戶豐App的核心目標,是讓客戶能夠真正累積個人資產,」劉柏甫指出,這不僅體現在智慧加減碼功能的創新設計上,更展現在實質的費用優惠中,透過定期定額的手續費優惠,降低潛在投資成本對長期投資報酬率的影響,鼓勵更多民眾及早加入退休理財的行列。

從投資小白到高資產客戶,滿足每一位客戶的投資需求

此外,永豐金證券亦關注高資產客戶的財富管理需求,規劃相應的數位金融服務。例如:開放在App線上申購境外結構型商品,讓專業投資人不必倚賴傳統專人服務,可以直接在線上完成交易,提高交易的彈性與便利性。「永豐金深信,數位財富管理平台不應僅服務投資新手,而是要讓每一位客戶,無論資產規模大小,都能享受到便利且專業的數位化服務。」劉柏甫強調。

永豐金證券團隊致力將專業投資化繁為簡 ,透過大戶豐App的數據智慧與創新功能,助您輕鬆養成理財紀律,
永豐金證券團隊致力將專業投資化繁為簡 ,透過大戶豐App的數據智慧與創新功能,助您輕鬆養成理財紀律,穩健累積資產 。
圖/ 數位時代

展望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強化大戶豐App的服務深度與廣度,納入更多金融產品,為客戶帶來一站式的數位投資體驗。同時,也將引入更多AI智慧功能,透過人機協作,提供更貼近個人需求的理財服務,朝著成為客戶身邊最值得信賴的「數位理財顧問助手」目標邁進。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