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早的泡沫經濟,為何源於荷蘭鬱金香的球根貿易?
史上最早的泡沫經濟,為何源於荷蘭鬱金香的球根貿易?

「投資時代」的到來

物價革命引發了長期的通貨膨脹,並使貨幣價值下跌,無形中助長了投資的風氣。投資並非是單純的出借貨幣賺取利息,而是將貨幣投入於貨物的生產和流通中,再透過經濟活動的運作賺取利益。

不過,當時的投資卻是預先買下可能會賺錢的物品,利用時間差賺取利益,相當於「投機」的行為。所謂投機,是期待能偶然獲取龐大的利益,是一種缺乏根據的投資行為。投資與投機之間僅有一線之隔,投資時一不留神就可能變成風險高卻收益大的投機行為,偶爾也會引發泡沫經濟危機(投機過熱)。

資本主義經濟往往伴隨著泡沫經濟和泡沫破裂(信用瓦解、經濟緊縮)的風險,世界最早發生的泡沫經濟,就是荷蘭的「鬱金香泡沫」事件。

來自新大陸的廉價白銀,持續大量流入歐洲,引發了劇烈的通貨膨脹。由於資產的耗損加劇,民眾為了維持資產的價值,只得加入投資的行列。大航海時代以後,海洋經濟活動的多樣化也助長了投資的風氣。

不過,在十七世紀時,荷蘭的民眾並沒有發現特別值得投資的標的。

因此,無處可去的流動資金開始轉向特定的對象進行投機行為。

開啟了反覆發生的泡沫經濟

當時的歐洲庭園所栽植的花,大部分都是來自地中海。其中,也有原生於地中海東部的鬱金香。鬱金香被視為「宮廷之花」而備受喜愛,甚至風靡鄂圖曼帝國全國。

荷蘭非常流行鬱金香品種的改良,培育出多達兩千種以上具有不同花形種類及顏色的鬱金香。在鬱金香熱潮期間,貴重品種的鬱金香球根擁有極昂貴的價值。因而興起了鬱金香球根的投機風氣。

荷蘭商人遠赴伊斯坦堡,競相高價收購這種四季皆可開花的鬱金香球根。不久,民眾對鬱金香球根的「愛好」就轉變成「投機」行為。

1634至1637年,荷蘭出現了「鬱金香熱潮」,人們開始熱衷於鬱金香球根的買賣,由於一般平民的「資金」也相繼投入這場熱潮中,使鬱金香球根的價格莫名高漲,逐漸出現了泡沫化的現象。

Holland_tulips
圖/ wikipedia

當時,只要轉賣球根,就可以輕鬆賺取財富。人只有在蒙受巨大的虧損時,才會意識到風險的存在。這個道理是古今皆同的。

交易的普及使投資變得容易,當時還出現了「以一定的價格收購球根的權利」(相當於期權交易)的買賣行為,還能夠以房子或物品作為擔保借貸「資金」。民眾們描繪著一本萬利的美夢,不斷加劇泡沫化(流動性過剩)的情形。

當時有一種因為蚜蟲寄生而突變的「鬱金香條斑病毒」,使鬱金香出現了條斑的花紋,這種帶有條斑的鬱金香居然被哄抬到價值三千荷蘭盾,簡直令人咋舌。在當時,三千荷蘭盾相當於富裕商人一整年的收入金額,也難怪平民趨之若鶩做起一本萬利的美夢。

迎來泡沫的破裂

令人遺憾的是,海市蜃樓終會消失,熱潮終會冷卻。

不久,泡沫破裂的時刻突然到來。

1637年2月,原本持續飆漲的鬱金香價格突然開始急速下跌。以現代話來講,有遠見的人已經開始「獲利了結」。

當鬱金香價格開始下跌後,大批民眾出現懼怕蒙受損失的恐慌潮,紛紛「賤價拋售」鬱金香,使鬱金香球根的價格大暴跌。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有許多民眾宣告破產。

鬱金香球根價格的暴跌,引發市場的一片混亂。

荷蘭政府於是針對鬱金香的交易制定了相關法令,此舉卻加速了鬱金香泡沫的破裂。在25年以前,幾乎所有的國家都有體會過泡沫經濟及泡沫破裂的經驗吧。

在資本主義經濟的時代,類似的泡沫經濟事件往往反覆發生。

世界史教科書中出現主要的泡沫經濟事件,茲列舉如下:

①鬱金香泡沫事件(1637年)世界最早的泡沫經濟事件。
②南海泡沫事件(1720年)與國債相關的泡沫經濟事件,也是「泡沫經濟」一語的來源。
③經濟大蕭條(1873年)受到工業革命的普及和殖民地體制的影響,所產生持續了二十年的泡沫經濟危機。經過這次泡沬經濟危機,英國逐漸轉變成金融帝國,與德國之間的對立進入白熱化。
④經濟大恐慌(1929年)受到納粹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戰影響所產生的泡沬經濟危機。
⑤日本泡沫經濟事件(1989年)日本在高度經濟成長後,陷入了長期的經濟低迷景況。
⑥網際網路泡沫事件(2000年左右)高估了網際網路的普及所產生的泡沫經濟。美國的經濟也因此走向不景氣。
⑦雷曼兄弟事件(2008年)美元與黃金脫鉤後所發生的事件。隨著次貸危機的爆發,金融商品、證券的濫發演變成證券泡沫的破裂。

人文科學線1216_《51個影響世界經濟的關鍵大事(二版)》立體書封
圖/ 時報出版

本文授權轉載自《51個影響世界經濟的關鍵大事》,宮崎正勝著,時報出版

責任編輯:蘇柔瑋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為何台灣製造業在「智慧製造」卡關?AWS白皮書點出問題,提供實踐最佳解
為何台灣製造業在「智慧製造」卡關?AWS白皮書點出問題,提供實踐最佳解
2025.08.13 |

全球製造業正處於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從勞動力短缺、供應鏈脆弱,到淨零碳排與數位轉型需求的成長,每一項趨勢都正重新定義產業格局。對此,AWS 發布《全球地緣新局時代下的製造戰略:台灣產業韌性與轉型關鍵策略》白皮書,深入剖析製造業在全球地緣政治與市場變化下的挑戰與機會,提供台灣製造業適合的落地策略與最佳實踐方法。

《全球地緣新局時代下的製造戰略》白皮書限時下載

擔心無法回本、缺乏知識技術,台灣升級「智慧製造」卡關中

台灣製造業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同時面臨地緣政治風險、技術門檻高、人才缺口大等多重挑戰。其中在供應鏈韌性方面,壓力更為顯著。根據英國營運持續協會統計,全球近 8 成企業在過去 12 個月曾遭遇供應鏈中斷事件,凸顯全球供應鏈的脆弱,台灣製造業也難以倖免,特別在國際局勢不確定性與在地原料依賴度高的情況下,會進一步放大成本與交期風險。

生成式 AI 應用快速擴展,預計 2025 年台灣企業導入將進入早期大眾階段,並以半導體產業為先導,逐步擴散至其他領域。DIGITIMES 調查顯示,已有 18.1% 的企業採用生成式 AI,並積極用於改善營運效率與產品良率,然而仍有 31.5% 的企業尚未規劃導入,主因包括成本考量、缺乏知識與技術、產業需求不明確,使企業在大規模部署時保持謹慎態度;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發布的《2023 臺灣企業轉型現況及需求調查》也顯示,37% 的企業擔心智慧製造投資報酬率過低,30% 缺乏導入知識與技術,27% 不清楚如何實踐,導致智慧製造推動困難。在電子製造業迫切需要專業人才之際,許多產業面臨預算與數據分析能力不足的窘境。

AWS
圖/ AWS

此外,勞動力老化也是台灣製造業的問題。以國發會數據估算,2030 年台灣 50 歲以上就業人口將達 23.8%,導致技術傳承與產線穩定性受衝擊;同時 2050 年淨零碳排目標,迫使製造業必須進行碳盤查與能源優化;加上雖然 9 成企業已啟動數位化,但多數仍停留在營運系統,生產端 IoT 與 AI 應用不足,數據價值未被充分釋放。上述都恐將成台灣製造業升級的阻礙。

全球製造業大變局,智慧製造成關鍵突破口

根據媒體《DIGITIMES》研究,全球智慧製造市場規模將從 2024 年的 3,212 億美元,快速成長至 2033 年的 1 兆 1,583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 13.7%。在社會和全球趨勢的推動下,不只對台灣的製造業帶來新的壓力和挑戰,同時也催生了產業升級需求。

所幸,隨著智慧製造的 4 大技術日益成熟,替台灣製造業帶來更多可能。目前,IoT 透過連接感測器與生產設備,已實現即時監控與資料收集,並支援預測性維護與生產最佳化。世界製造業基金會報告顯示,IoT 已成企業智慧製造的首要投資項目;此外,智慧製造上,AI 現已被廣泛應用於品質檢測、生產流程優化與預測性維護,企業若結合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與生成式 AI,即能以數據驅動決策,提升生產靈活性並降低成本。

同時,隨著「數位雙生」的發展,企業可藉其進行「虛擬試錯」與「情境模擬」,在導入新技術前,先模擬其對現有產線的影響,或預測潛在風險與資源耗損,避免浪費;另外,在 AI 大規模應用下,數據隱私、安全風險成為顧慮。「主權 AI」確保企業在可信的基礎架構中進行數據分析與模型訓練,降低數據外流風險,並支援在地資料中心部署,以滿足低延遲、高安全需求。企業若在產業升級中,將智慧製造的 4 大技術整合,即能在自家領域有效推進。

《全球地緣新局時代下的製造戰略》白皮書限時下載

加速轉型關鍵夥伴登場!AWS 台北區域重磅上線

AWS 作為全球雲端運算領導者,深耕台灣市場多年,成為製造業升級「智慧製造」的鑰匙之一,提供全方位資料策略、生成式 AI 創新、敏捷性等多種解決方案,協助製造業突破瓶頸。

過往製造業資料分散在 IoT 裝置、舊設備、資料湖、雲端資料庫與內部系統中,缺乏統一結構與命名規則,也受到組織文化與部門隔閡影響,導致難以擴展或有效利用。藉由「AWS 工業資料經緯」框架,能支援多來源數據關聯與脈絡化,可用於分析、AI 模型訓練與數位應用程式開發,讓資料運用最大化。藉由 AWS 的高性價比基礎設施與豐富合作夥伴網路,企業可大規模部署生成式 AI 應用。

製造業期待透過生成式 AI 來加速產品開發、提升營運效率、優化供應鏈並強化客戶體驗。AWS 提供完整 AI / ML 服務,支援模型建置、訓練、推論與部署全流程,助企業快速、安全落實 AI 應用。企業可將專有資料導入基礎模型,進行微調與最佳化應用。

同時,為協助製造業在全球市場中維持高度韌性與營運敏捷性,AWS 已於 2025 年初在台灣設立全新 AWS 台北區域,涵蓋三個可用區,將使企業能就地處理與儲存必須留存於台灣的資料,確保資料主權與合規性,同時降低延遲、提升應變速度。AWS 預期將在台北投入數十億美元於營運、基礎設施與客戶支持,幫助製造業數位轉型。

立即下載 ➤《全球地緣新局時代下的製造戰略:台灣產業韌性與轉型關鍵策略》
掌握產業趨勢、實戰案例與資安關鍵策略,打造下一階段的製造業競爭優勢!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