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看周星馳的電影,在他的電影裡,總是會有無法忽視的重要配角。」在開春的媒體會面上,全盈支付總經理劉美玲笑著說,「而全盈+PAY要做的,就是要擔任生態圈裡面、『最強配角』的存在。」
用一句話,為全盈+PAY的發展策略下了簡明的註解。
根據金管會公告的最新數據,去年底,全盈支付默默突破了一百萬會員,同月代理收付金額則突破新台幣5億元。不過,在廝殺的電子支付戰局中,這樣的成績其實難以擠進前五名。
然而市場仍緊密關注全盈支付的動態。原因就在於,第一,全盈背靠超商二哥全家,全台有4,000多門市的先天優勢;第二,在前幾大的電子支付業者中,全盈是少數由銀行出身的經理人掌舵——全盈支付總經理劉美玲正出身自玉山銀行信用卡事業部;以及第三,全盈從創立以來,對「支付」的定位,比起產品,更像是供應給合作夥伴的支付工具。
這些特質會帶來哪些差異?從全盈公告的新年計劃,就可以一窺全盈要串連銀行,繼續深化職場場景服務的目標。
電支帳戶成薪轉戶?從銀行不做的生意找機會
「不能只看民生消費。」在接受《數位時代》專訪時,劉美玲曾說,專攻一般生活消費,會讓電子支付業者落入價格戰的局面。因此如何從合作夥伴的生活、工作場景中,找到電子支付可以為其改善流程或體驗的機會,為成功串聯其他場景的關鍵。
而延續去年在職場的佈局,劉美玲表示,全盈支付在2023年將著眼於「薪轉戶」、「企業零用金」。
在「薪轉戶」方面,劉美玲說明,銀行運作已經相當成熟,每個服務的成本效益都已經過精打細算,開立薪轉戶對銀行來說,就是效益不高、「缺乏誘因」繼續耕耘的事業。「但是新創做什麼都是額外的機會,薪轉戶就是電支帳戶可以嵌入、服務的場域。」
串連合作銀行,讓企業在發薪水時,也可匯入電子支付帳戶。劉美玲形容,這點主要有兩大考量,多數公司——尤其是金融業者——都強調薪資保密,要求員工辦理雙薪轉戶,將薪資拆半個別匯入,而電子支付帳戶便可作為其中一個薪轉戶供選擇。
其次,企業中的約聘人員流動率高,來去頻繁,企業可以指定更靈活、更容易開立的電子支付帳戶作為薪轉戶,一來減少員工上工前的準備工作;其次,對合作的發薪銀行來說,也可以減少開立一個正式銀行帳戶所需的人力、時間成本。
而關於「企業零用金」,劉美玲指出,在企業營運中免不了代墊款項的時候,然而現在的年輕員工越來越不願意代墊款項。電子支付帳戶就可以在整個企業營運的現金流中,擔任指定費用帳戶,以空間換取時間,減少員工事前代墊、事後申報的麻煩。
做企業的支付生意,全盈的3E計畫是什麼?
其實不論是「最強配角」,或是專攻企業營運流程改善,都與劉美玲支付藍圖中的「B2B2C」發展路徑有關。
所謂的「B2B2C」,就認定支付事業要穩定發展,必須與企業需求息息相關。純網銀從業人員觀察,將電子支付帳戶定位為薪轉戶,就是期待大筆匯入的薪資,能讓用戶提高用其帳戶支付生活款項的機會。
當用戶使用該電支工具的頻率上升,商家、電支業者才有機會從不同構面的消費數據,更加了解用戶的喜好。劉美玲形容,過往支付被視為交易的最後一哩路,然而在智慧裝置普及、線上線下消費數據豐富的今天,支付已經成為商家經營顧客體驗的第一步,而交易數據正是看清用戶面貌的探照燈。
這正與全盈未來三年喊出的「3E」計畫一致,分別為嵌入式金融(Embedded Finance)、共好生態圈(Engage Ecosystem)、數據賦能(Data Empower)。如何擴大全盈範疇經濟生態圈的規模,包括簽約合作企業、特約商店、提高會員數等,將是全盈支付的未來目標。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