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這場盛宴,只有台積電參加?三星想砸2300億美元力挽狂瀾,可能嗎?
AI的這場盛宴,只有台積電參加?三星想砸2300億美元力挽狂瀾,可能嗎?

儘管半導體行業出現下行跡象,但三星趕超台積電的決心似乎並未動搖。

3月15日,據韓聯社報導,三星公司計劃投資300萬億韓元(約2300億美元)在京畿道打造全球最大的半導體集群,其中將至少包含5座先進製程的晶圓代工廠。

在韓國工業、能源與貿易部同日發布的一份聲明中顯示,三星的這份藍圖預計將吸引首爾附近150多家半導體零件、材料及Fabless(無晶圓)廠商。

如此龐大的投資計劃,不排除是三星順應韓國政府的舉措,因為就在14日,韓國政府剛剛宣佈到2026年,將向晶片、電池、新能源汽車和生物技術等行業投資550萬億韓元(約合4220億美元),打造圍繞首爾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

但考慮到三星發展歷程中的多次逆週期投資案例,這份投資計劃也極大可能是三星的壯士斷腕之舉。

畢竟,在消費電子萎靡,AI行業爆火的當下,三星半導體業務幾乎陷入了「只見挨打,不見吃肉」的窘境。

三星
圖/ 中國三星

ChatGPT爆火,但與韓廠無關

在ChatGPT上線的三個月以來,台積電幾乎成為了除微軟外的最大贏家。

2月23日,據《電子時報》報導,受ChatGPT的影響,包括輝達、AMD及蘋果在內的多家公司在台積電緊急簽訂多筆訂單,其中以7nm與4nm兩種製程為主。

這份意外之喜,可能連台積電自己都沒有想到。

去年下半年,由於消費電子市場需求下滑疊加終端廠商庫存高位,晶片行業出現明顯的供過於求,導致全球晶圓代工端的產能利用率一降再降。9月,台積電位於高雄的7nm新廠產能利用率擴建停滯;11月,業內爆出台積電7nm產能利用率已不足五成。

不過,在ChatGPT引爆科技行業後,局勢很快發生了扭轉,由於數據中心對於GPU晶片的龐大需求,台積電的客戶手持大批訂單湧入,尤其是輝達的A100和H100這兩款分別採用7nm與4nm製程的晶片,極大提振了台積電先進製程的稼動率。

實際上,台積電幾乎獨家代工了輝達和AMD旗下所有的AI及伺服器晶片,在這場科技狂歡中,台積電成為了最大的幕後受益者。

而在另一邊,韓國「晶片雙雄」三星電子與SK海力士卻並沒有在這場盛宴中分得一杯羹。

根據韓國海關總署的數據,在今年3月份的前10天(1日-10日),韓國半導體出口同比下降41.2%。而截至上月,韓國半導體單月出口額已連續7個月出現同比下降。另據韓國統計廳2月發布的數據顯示,韓國今年1月晶片庫存率達到驚人的265.7%,創下1997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導致這一問題的直接原因是三星與SK海力士對於儲存晶片業務的過度依賴。

三星3nm工藝製程晶圓
三星3nm工藝製程晶圓
圖/ 虎嗅網

根據三星此前發布的財報,2021年儲存晶片業務營收達到了603.7億美元,貢獻了三星電子56%的總營收,而SK海力士儲存晶片的營收比例還要更高。過去幾年,儲存晶片始終是兩家公司獲利的最大來源,但隨著去年DRAM和NAND儲存裝置市場跌破現金成本,三星和SK海力士面臨著「賣一塊賠一塊」的局面。

前不久,韓國晶片雙雄發布了堪稱「慘不忍睹」的財報:2022年四季度,三星電子DS部門(半導體業務部)營收同比下降24%,利潤驟降96.9%至2700億韓元(約合2.2億美元);SK海力士更是創下了過去10年來的最大虧損。

不過,與SK海力士不同,三星在晶圓代工上的業務佈局明顯要更加廣泛。去年年中,三星便率先宣布其基於3nm製程工藝節點的已經開始初步量產。

而在三星本次公佈的投資方案中,其計劃投建的晶圓廠也皆為先進製程工廠,但目前三星存在的問題,似乎又不是擴產就能夠扭轉的。

逆週期投資,這次還靈不靈?

在三星發展史上,曾有數次成功的逆週期投資,讓這家公司化腐朽為神奇,最著名的一次就是15年前,以一己之力擾亂儲存裝置市場的「神操作」。

2007-2008年,全球儲存裝置市場因為Windows Vista銷量不佳而暴跌,許多業內公司都通過限產讓市場恢復正常的供需關係,從而穩定價格。但三星卻在這一時期大幅提高產能,讓儲存裝置晶片市場全面跌破材料成本,包括奇夢達、爾必達等一眾儲存晶片巨頭紛紛破產,三星自此一家獨大。

但不同於彼時,當下的三星在晶圓代工行業中可能並沒有擾亂市場的資本。

3月12日,三星公佈了一份《電子事業報告書》,其中提到三星將從2023年上半年開始大規模量產第三代4nm晶片。據悉,三星的第三代4nm晶片在能效、功耗和晶片面積微縮方面都有一定提升。

在這個時間點宣布新一代4nm工藝量產,很可能是三星為挽回客戶的無奈之舉。今年年初,韓媒Business Korea曾報導,高通即將發布的驍龍SM7475處理器(4nm工藝)將轉單至台積電。如果消息屬實,這對三星的代工業務將是個巨大的打擊,此前驍龍的8系平台就因良率問題被高通轉單。

實際上,先進製程晶片的良率問題近些年一直是三星揮之不去的夢魘。

在第一代4nm工藝製程量產時,華爾街日報曾報導過其良率僅為60%,而台積電在該工藝製程中的良率能達到80%。

而到了3nm量產時,由於採用了全新的GAA(全環繞柵極)架構,據Business Korea報導,其良率甚至一度下滑到20%,這導致其3nm工藝製程遲遲未能拿到大公司的訂單。

在此背景下,三星本輪的逆週期投資十分值得仔细品味。

一方面,消費電子市場短期內還看不到復甦的跡象;另一方面,三星在先進製程上的良率問題也沒有得到妥善解決,此番逆週期投資是否會導致「本不富裕」的DS部門徒增風險。

一位半導體業內人士認為,現階段還不好做出預測。首先,三星的擴產計劃未給出詳細的時間節點,無法根據市場行情來判斷;其次,三星擴產的底氣來自於其龐大的出海口,包括三星電子下設的各業務部門、以及SDI、SDS等其他子公司都可以幫助消耗產能,這個商業版圖是其他廠商學不來的。

這位業內人士向虎嗅表示,中國半導體廠商的擴產邏輯也是類似的,比如近年擴張飛快的比亞迪半導體,其「核心實力」就是比亞迪汽車這個出海口,即使市場出現波動,前者也可以憑藉自家產業鏈來實現對庫存水位的調整。相比之下,那些獨立的代工廠在產能擴張上則要保守的多。

本文授權轉載自:虎嗅網

責任編輯:傅珮晴、錢玉紘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每年在台灣約有超過8萬家新設公司商號的誕生,然而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內部統計數據顯示,真正完成網站架設、踏上數位轉型起點的新設立公司卻不到一成。這意味著絕大多數的新創團隊或微型企業,雖然正式登記成立,卻仍缺乏最基本的「數位門牌」,也就是企業的專屬域名名稱。

TWNIC 執行長余若凡指出,這看似是台灣新創團隊在數位轉型上的一個缺口,實際上卻是關鍵成長與強化自身數位資產的關鍵。「域名其實是數位轉型的起點,如果沒有自己的域名,基本上就還沒真正開始。」她強調,數位轉型已經不只是上雲端或導入 IT 設備,更進一步的是「建立數位信任」;但眼下許多新創連第一步都還沒跨出。

三大現實痛點突顯,域名是新創跨出數位轉型第一步的關鍵

余若凡觀察,許多新創公司之所以未能及早佈局域名與數位資產,主要來自三個現實因素。首先是資金有限。對於初創立的新創團隊來說,創業初期事務繁雜、資金有限,許多團隊會優先把錢投入營運,對域名或網站架設常抱持「之後再說」的心態。其次,則是缺乏整體數位策略的構想。余若凡表示,許多新設企業或新創團隊少有在成立之初就規劃品牌的數位溝通路徑,更遑論導入數位品牌策略。

最後是對「數位信任」的認知不足。余若凡提到,許多企業直到品牌被仿冒、消費者受詐騙波及時,才意識到域名的重要性。「你等到有名氣後再來搶域名就太晚了。」她特別提醒。一旦品牌名稱被他人搶先註冊,甚至被詐騙集團利用,損失往往難以挽回。

而看在余若凡的眼裏,域名對於新創企業其實有三重意義。第一,它是企業的「數位門牌」。清楚、好記的域名能讓消費者快速找到企業,也代表著品牌在網路上的官方身分。第二,它是品牌行銷的起點。她指出,你必須要有自己的家,然後再去連結各種社群平台與通路。擁有域名,可以將社群經營、搜尋流量與品牌曝光整合在一起,累積成企業的長期數位資產。第三,它也是防禦性的工具。許多企業認為「不架網站就不需要域名」,但實際上,單純註冊域名就能防止他人搶註或利用相似網址詐騙,成本只要幾百元,卻能省下未來更多麻煩。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余若凡執行長
圖/ 數位時代

從「免費申請」到「快速架站」,52168為新創打造快速數位起步

為協助更多新創企業補上這一塊關鍵拼圖,TWNIC 為歡慶25周年,今年特別規劃「52168 Go! 免費域名註冊方案」,更首度針對自112年起的新設公司與商號,加碼免費提供含「com.tw 或 .tw」及「.台灣」等兩筆域名的註冊。這不僅讓新設公司能以0元自選擁有自己的域名,及低成本建置國際品牌識別,中文域名更能讓以在地化為優先的新設公司、新創團隊或是擁有創意諧音名稱的店家,直接使用最具代表性的中文作為數位門牌。

「我們希望透過免費的方式,讓企業更容易跨出第一步,養成擁有自己數位門牌的習慣,無論是用來建品牌、做轉址,或先作為防禦性註冊,都可以開始累積數位資產。」余若凡表示。今年TWNIC方案不僅延長了申請對象的年限,也在免費之餘特別簡化申請流程,讓新創團隊輕鬆完成。余若凡說,企業只要備妥公司或商號設立證明,線上填寫資料、選好想要的域名並上傳文件,最快一個工作天內即可生效。

「我們希望讓這件事情的流程簡化到創業家們用幾分鐘就能完成申請,」余若凡笑說。不僅如此,TWNIC 也希望讓這項服務的效益極大化,不只是積極推動域名的申請,更同步規劃了後續的配套措施。申請完成後,企業可以透過「轉址教學」將域名直接連結至現有的社群媒體等平台,不需額外調整營運模式,就能立即擁有屬於自己的專屬門牌;同時,TWNIC也提供大型雲服務供應商的免費空間作為範例,提供清楚的「架站」教學,協助企業快速打造基本網站。這樣的設計,讓資源有限的新創企業不僅能輕鬆取得域名,還能在最短時間內建立屬於自己的數位家園,為品牌發展打下穩固基礎。

從「數位門牌」出發,為新創奠下品牌與信任的起跑線

對於許多初創企業而言,品牌的第一張名片,可能不是實體名片,而是域名名稱。余若凡強調,數位轉型的時代已經不是「要不要做」的問題,而是「非做不可」的基本條件。

「我們希望 52168 能成為新創的堅強後盾,從最簡單、最基本的地方,幫助他們在數位化的道路上打好地基。當企業開始累積數位資產,品牌信任也會逐步建立,整體產業生態才能變得更安全、更有韌性。」余若凡說。透過52168方案,TWNIC 不僅提供免費資源,更試圖翻轉企業對「數位門牌」的認知。對於正處於創業起跑線上的新創來說,這或許是一個最簡單,也最值得立即行動的關鍵步驟。

請上「52168 Go! 新設立公司/商號免費域名註冊」活動網站 https://52168.tw/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