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這場盛宴,只有台積電參加?三星想砸2300億美元力挽狂瀾,可能嗎?
AI的這場盛宴,只有台積電參加?三星想砸2300億美元力挽狂瀾,可能嗎?

儘管半導體行業出現下行跡象,但三星趕超台積電的決心似乎並未動搖。

3月15日,據韓聯社報導,三星公司計劃投資300萬億韓元(約2300億美元)在京畿道打造全球最大的半導體集群,其中將至少包含5座先進製程的晶圓代工廠。

在韓國工業、能源與貿易部同日發布的一份聲明中顯示,三星的這份藍圖預計將吸引首爾附近150多家半導體零件、材料及Fabless(無晶圓)廠商。

如此龐大的投資計劃,不排除是三星順應韓國政府的舉措,因為就在14日,韓國政府剛剛宣佈到2026年,將向晶片、電池、新能源汽車和生物技術等行業投資550萬億韓元(約合4220億美元),打造圍繞首爾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

但考慮到三星發展歷程中的多次逆週期投資案例,這份投資計劃也極大可能是三星的壯士斷腕之舉。

畢竟,在消費電子萎靡,AI行業爆火的當下,三星半導體業務幾乎陷入了「只見挨打,不見吃肉」的窘境。

三星
圖/ 中國三星

ChatGPT爆火,但與韓廠無關

在ChatGPT上線的三個月以來,台積電幾乎成為了除微軟外的最大贏家。

2月23日,據《電子時報》報導,受ChatGPT的影響,包括輝達、AMD及蘋果在內的多家公司在台積電緊急簽訂多筆訂單,其中以7nm與4nm兩種製程為主。

這份意外之喜,可能連台積電自己都沒有想到。

去年下半年,由於消費電子市場需求下滑疊加終端廠商庫存高位,晶片行業出現明顯的供過於求,導致全球晶圓代工端的產能利用率一降再降。9月,台積電位於高雄的7nm新廠產能利用率擴建停滯;11月,業內爆出台積電7nm產能利用率已不足五成。

不過,在ChatGPT引爆科技行業後,局勢很快發生了扭轉,由於數據中心對於GPU晶片的龐大需求,台積電的客戶手持大批訂單湧入,尤其是輝達的A100和H100這兩款分別採用7nm與4nm製程的晶片,極大提振了台積電先進製程的稼動率。

實際上,台積電幾乎獨家代工了輝達和AMD旗下所有的AI及伺服器晶片,在這場科技狂歡中,台積電成為了最大的幕後受益者。

而在另一邊,韓國「晶片雙雄」三星電子與SK海力士卻並沒有在這場盛宴中分得一杯羹。

根據韓國海關總署的數據,在今年3月份的前10天(1日-10日),韓國半導體出口同比下降41.2%。而截至上月,韓國半導體單月出口額已連續7個月出現同比下降。另據韓國統計廳2月發布的數據顯示,韓國今年1月晶片庫存率達到驚人的265.7%,創下1997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導致這一問題的直接原因是三星與SK海力士對於儲存晶片業務的過度依賴。

三星3nm工藝製程晶圓
三星3nm工藝製程晶圓
圖/ 虎嗅網

根據三星此前發布的財報,2021年儲存晶片業務營收達到了603.7億美元,貢獻了三星電子56%的總營收,而SK海力士儲存晶片的營收比例還要更高。過去幾年,儲存晶片始終是兩家公司獲利的最大來源,但隨著去年DRAM和NAND儲存裝置市場跌破現金成本,三星和SK海力士面臨著「賣一塊賠一塊」的局面。

前不久,韓國晶片雙雄發布了堪稱「慘不忍睹」的財報:2022年四季度,三星電子DS部門(半導體業務部)營收同比下降24%,利潤驟降96.9%至2700億韓元(約合2.2億美元);SK海力士更是創下了過去10年來的最大虧損。

不過,與SK海力士不同,三星在晶圓代工上的業務佈局明顯要更加廣泛。去年年中,三星便率先宣布其基於3nm製程工藝節點的已經開始初步量產。

而在三星本次公佈的投資方案中,其計劃投建的晶圓廠也皆為先進製程工廠,但目前三星存在的問題,似乎又不是擴產就能夠扭轉的。

逆週期投資,這次還靈不靈?

在三星發展史上,曾有數次成功的逆週期投資,讓這家公司化腐朽為神奇,最著名的一次就是15年前,以一己之力擾亂儲存裝置市場的「神操作」。

2007-2008年,全球儲存裝置市場因為Windows Vista銷量不佳而暴跌,許多業內公司都通過限產讓市場恢復正常的供需關係,從而穩定價格。但三星卻在這一時期大幅提高產能,讓儲存裝置晶片市場全面跌破材料成本,包括奇夢達、爾必達等一眾儲存晶片巨頭紛紛破產,三星自此一家獨大。

但不同於彼時,當下的三星在晶圓代工行業中可能並沒有擾亂市場的資本。

3月12日,三星公佈了一份《電子事業報告書》,其中提到三星將從2023年上半年開始大規模量產第三代4nm晶片。據悉,三星的第三代4nm晶片在能效、功耗和晶片面積微縮方面都有一定提升。

在這個時間點宣布新一代4nm工藝量產,很可能是三星為挽回客戶的無奈之舉。今年年初,韓媒Business Korea曾報導,高通即將發布的驍龍SM7475處理器(4nm工藝)將轉單至台積電。如果消息屬實,這對三星的代工業務將是個巨大的打擊,此前驍龍的8系平台就因良率問題被高通轉單。

實際上,先進製程晶片的良率問題近些年一直是三星揮之不去的夢魘。

在第一代4nm工藝製程量產時,華爾街日報曾報導過其良率僅為60%,而台積電在該工藝製程中的良率能達到80%。

而到了3nm量產時,由於採用了全新的GAA(全環繞柵極)架構,據Business Korea報導,其良率甚至一度下滑到20%,這導致其3nm工藝製程遲遲未能拿到大公司的訂單。

在此背景下,三星本輪的逆週期投資十分值得仔细品味。

一方面,消費電子市場短期內還看不到復甦的跡象;另一方面,三星在先進製程上的良率問題也沒有得到妥善解決,此番逆週期投資是否會導致「本不富裕」的DS部門徒增風險。

一位半導體業內人士認為,現階段還不好做出預測。首先,三星的擴產計劃未給出詳細的時間節點,無法根據市場行情來判斷;其次,三星擴產的底氣來自於其龐大的出海口,包括三星電子下設的各業務部門、以及SDI、SDS等其他子公司都可以幫助消耗產能,這個商業版圖是其他廠商學不來的。

這位業內人士向虎嗅表示,中國半導體廠商的擴產邏輯也是類似的,比如近年擴張飛快的比亞迪半導體,其「核心實力」就是比亞迪汽車這個出海口,即使市場出現波動,前者也可以憑藉自家產業鏈來實現對庫存水位的調整。相比之下,那些獨立的代工廠在產能擴張上則要保守的多。

本文授權轉載自:虎嗅網

責任編輯:傅珮晴、錢玉紘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