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用PhotoShop去背合成?Collage Diffusion幫你拼成超自然大圖,還公開演算法
還用PhotoShop去背合成?Collage Diffusion幫你拼成超自然大圖,還公開演算法
2023.04.10 | 商業經營

在過去,每一個網站小編都會用PhotoShop來將圖片去背,然後把一張圖片貼在另外一張圖片的圖層上,才能進行簡單的合成圖。而且如果是人物的話,頭髮的處理更是複雜,簡單的將人物移花接木到其它背景上,往往就要處理大半天。

不過,現在「AI拼圖」技術太強,你根本不需要這麼麻煩。

例如,這是一份看似平平無奇的日式便當。

Collage Diffusion 圖片
圖/ T客邦

但你敢信,其實每一格食物都是 P 上去的,而且原圖還是這樣的?

直接摳圖貼上去,效果一眼看出來是假的

Collage Diffusion生成圖片
圖/ T客邦

背後操作者並不是什麼 PS 大師,而是一隻 AI,名字很直白:拼圖擴散(Collage Diffusion)。

隨便找幾張小圖拿給它,AI 就能自己看懂圖片內容,再把各元素非常自然地拼成一張大圖 。

Collage Diffusion生成圖片
圖/ T客邦

其效果驚豔了不少網友。

甚至還有 PS 愛好者直呼道:這簡直是個天賜之物…… 希望很快能在 Automatic1111( Stable Diffusion 使用者常用的網路 UI,也有內建在 PS 中的外掛版)中看到它。

為什麼效果這麼自然?

實際上,此 AI 生成的「日式便當」還有好幾個生成版本 —— 都很自然。

Collage Diffusion生成圖片
圖/ T客邦

至於為啥還有多種版本?就是因為使用者還能自訂,在總體不變得太離譜的前提下,他們可以微調各種細節。

除了「日式便當」,它還有不少出色的作品。

比如,這是拿給 AI 的素材,P 圖痕跡明顯:

Collage Diffusion生成圖片 5
圖/ T客邦

這是 AI 拼好的圖,反正我是沒看出什麼 P 圖痕跡:

合成圖片
圖/ T客邦

話說這兩年,文字生成圖像的擴散模型真的是大紅了,DALL・E 2 和 Imagen 都是基於此開發出來的應用。這種擴散模型的優點,是生成圖片多樣化、品質較高。

Collage Diffusion生成圖片
圖/ T客邦

不過,文字終究對於目標圖像,最多只能起到模糊的規範作用,所以使用者通常要花大量時間調整提示(prompt),還得搭配上額外的控制元件,才可以取得不錯的效果。

就拿前文展示的日式便當來說:

如果使用者只輸入「一個裝有米飯、毛豆、生薑和壽司的便當盒」,那就既沒描述哪種食物放到哪一格,也沒有說明每種食物的外觀。但如果非要講清楚的話,使用者恐怕得寫一篇小作文了……

鑑於此,史丹佛團隊決定從別的角度出發。

他們決定參考傳統思路,通過拼圖來生成最終圖像,並由此開發出了一種新的擴散模型。

有意思的是,說白了,這種模型也算是用經典技術「拼」出來的。

首先是分層: 使用基於圖層的圖像編輯 UI,將源圖像分解成一個個 RGBA 圖層(R、G、B 分別代表紅、綠、藍,A 代表透明度),然後將這些圖層排列在畫布上,並把每個圖層和文字提示配對。

透過分層,可以修改圖像中的各種元素。

到目前為止,分層已經是電腦圖形領域中一項成熟的技術,不過此前分層資訊一般是作為單張圖片輸出結果使用的。

而在這種新型「拼圖擴散模型」中,分層資訊成了後續操作的輸入。

除了分層,還搭配了現有的基於擴散的圖像協調技術,提升圖像視覺品質

總而言之,該演算法不僅限制了對象的某些屬性(如視覺特徵)的變化,同時允許屬性(方向、光照、透視、遮擋)發生改變。從而平衡了還原度和自然度之間的關係,生成“神似”且毫無違和感的圖片。

Collage Diffusion生成圖片
圖/ T客邦

操作過程也很 easy,在互動編輯模式下,使用者在幾分鐘內就能創作一幅拼貼畫。

他們不僅可以自訂場景中的空間排列順序(就是把從別處扣出來的圖放到適當的位置);還能調整生成圖像的各個元件。用同樣的源圖,可以得出不同的效果。

最右列是這個 AI 的輸出結果

而在非互動式模式下(即使用者不拼圖,直接把一堆小圖丟給 AI),AI 也能根據拿到的小圖,自動拼出一張效果自然的大圖。

研究團隊

最後,來說說背後的研究團隊,他們是史丹佛大學電腦科學系的一群師生。

論文一作者Vishnu Sarukkai 現為史丹佛電腦科學系研究生,還是碩博連讀的那種。他的主要研究方向為:電腦圖形學、電腦視覺和機器學習。

此外,論文的共同作者 Linden Li,也是史丹佛電腦科學系研究生。

在校求學期間,他曾到 NVIDIA 實習 4 個月,與 NVIDIA 深度學習研究小組合作,參與訓練了增加 100M + 參數的視覺轉換器模型。

本文授權轉載自:T客邦

責任編輯:傅珮晴、林美欣

關鍵字: #ai人工智慧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投資不再靠感覺,大戶豐App用數據打造紀律投資術
投資不再靠感覺,大戶豐App用數據打造紀律投資術

在物價節節高漲的年代,想要確保退休後的生活品質,不能只靠儲蓄和保險,必須做好投資理財規劃。然而,投資最難的挑戰,其實不是掌握市場波動,而是如何抵抗人性的誘惑,看漲時急著追高,遇跌又容易慌張停損,原本的投資紀律往往在情緒波動中被徹底打亂。

為了協助民眾克服這道難題,金管會推動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aiwan Individual Savings Account,TISA),透過制度設計降低理財投資門檻,引導民眾進行長期且規律的定期定額投資。而永豐金證券的大戶豐 App則讓這條路走得更輕鬆,藉由簡單易用的操作介面與功能設計,及定期定額的手續費優惠,營造一個友善的投資環境,幫助投資人輕鬆養成穩定理財的習慣,也讓「紀律投資」能夠真正成為日常理財的一部分。

資產配置多樣化,打造理想的退休理財組合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認為,退休理財規劃不能只追求資產成長,更應重視資產的穩健性與持續現金流,因此資金不能只放在單一商品上,最好同時配置在多個不同商品,像ETF搭配主動式基金,就是相對理想的退休理財組合。

ETF雖然具有低成本與有效追蹤大盤的優勢,但容易受到市場波動影響。而退休理財就像一場數十年的長跑,很難預料這段旅程中可能發生哪些大環境變化,此時主動式基金的價值便顯現出來,藉由專業基金經理人的專業與操盤經驗,不僅可以主動發掘被市場低估或具有高成長潛力的投資標的,當面臨重大環境變動時,也能快速調整投資策略、有效降低衝擊,並與ETF的被動追蹤策略形成良好互補,讓投資旅程更加穩健。

然而,對多數投資人而言,即便了解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在實際操作上仍常遇到難題。根據劉柏甫的觀察,目前民眾在基金投資上普遍有3大痛點:首先是市場基金琳瑯滿目,投資人往往不知道該如何挑選。其次是難以精準掌握進出場時間。三為容易忽略手續費、管理費等潛在投資成本對長期投資報酬率的影響。

針對這些痛點,永豐金證券透過大戶豐App的創新功能與貼心設計,協助投資人逐步化解困境。「大戶豐不只是交易工具,更是陪伴投資人累積財富的虛擬夥伴,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一步步達成理財目標,」劉柏甫強調。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
圖/ 數位時代

6大分類,輕鬆找到心儀的基金

主導App開發的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資深經理黃亮喻進一步說明,大戶豐App如何幫助投資人篩選基金商品及掌握進出場時機。

在選擇基金商品時,投資人除了參考由TISA基金委員會嚴選的TISA級別基金,也可以透過大戶豐App提供的6大分類機制,再搭配個人投資偏好,快速 縮小範圍,找到喜歡的投資標的。例如,看重基金長期表現的投資人,可以選擇「連年正績效」分類,鎖定近2至3年持續表現良好的基金,若是對市場波動較為敏感,則可選擇「穩定超耐震」分類,篩出資產規模超過5百萬美元且過去3年波動度低於8%的基金。

智慧加減碼創新設計,量身計算每檔基金的加減碼區間

當投資人找到心儀的基金後,下一個要面對的難題就是,該在何時進出場?如何避免買到最高點?大戶豐 App 內建的智慧加減碼功能,可以輔助投資人做出更精準的決策,讓交易不再憑感覺。

「智慧加減碼雖然不是新機制,但大戶豐App的設計邏輯卻與市場普遍做法不同,」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強調。

很多數位平台的智慧加減碼功能,都是直接套用特定比例,例如下跌 5% 就建議加碼、上漲就建議減碼,這樣的操作邏輯雖然簡單直覺,卻忽略基金本身的差異性。事實上,市場上的基金種類相當多,標的可能涵蓋美國、新興市場,或是股票、債券,不同產業的操盤邏輯也都不一樣,如果以單一標準來套用所有基金,勢必會出現偏差,間接影響長期投資績效。

為了讓客戶能夠真正累積個人資產,大戶豐 App跳脫既有框架,根據每支基金的歷史表現與波動幅度,量身計算加減碼區間,當基金淨值進入「加碼區」或「減碼區」時,就立即推播通知,提醒投資人第一時間檢視是否需要調整部位。

「智慧加減碼功能自 2025 年 7 月上線以來,已吸引超過 1.5 萬人使用、累積超過6萬次的使用頻次,甚至還有客戶運用此功能找尋強勢基金,成功提升投資紀律。」劉柏甫分享,不只優化投資效果,更有助於建立長期投資紀律,原因在於,智慧加減碼是經過數據分析而得出的客觀建議,能夠幫助投資人克服「追高殺低」的人性弱點,以更理性、更科學的方式判斷是否需要調整交易策略,讓投資人能夠在市場波動中能夠穩健操作、從容應對。

「大戶豐App的核心目標,是讓客戶能夠真正累積個人資產,」劉柏甫指出,這不僅體現在智慧加減碼功能的創新設計上,更展現在實質的費用優惠中,透過定期定額的手續費優惠,降低潛在投資成本對長期投資報酬率的影響,鼓勵更多民眾及早加入退休理財的行列。

從投資小白到高資產客戶,滿足每一位客戶的投資需求

此外,永豐金證券亦關注高資產客戶的財富管理需求,規劃相應的數位金融服務。例如:開放在App線上申購境外結構型商品,讓專業投資人不必倚賴傳統專人服務,可以直接在線上完成交易,提高交易的彈性與便利性。「永豐金深信,數位財富管理平台不應僅服務投資新手,而是要讓每一位客戶,無論資產規模大小,都能享受到便利且專業的數位化服務。」劉柏甫強調。

永豐金證券團隊致力將專業投資化繁為簡 ,透過大戶豐App的數據智慧與創新功能,助您輕鬆養成理財紀律,
永豐金證券團隊致力將專業投資化繁為簡 ,透過大戶豐App的數據智慧與創新功能,助您輕鬆養成理財紀律,穩健累積資產 。
圖/ 數位時代

展望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強化大戶豐App的服務深度與廣度,納入更多金融產品,為客戶帶來一站式的數位投資體驗。同時,也將引入更多AI智慧功能,透過人機協作,提供更貼近個人需求的理財服務,朝著成為客戶身邊最值得信賴的「數位理財顧問助手」目標邁進。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