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達長期深耕顯示技術,跨域整合Micro LED產業鏈,領先布局完整智慧顯示生態圈,將於Touch Taiwan 2023展示友達與生態圈夥伴從LED晶粒、巨量轉移技術、封裝,至提供一系列解決方案。並推進Micro LED技術走入商品化的關鍵里程碑,率先量產Micro LED 1.39吋智慧手錶。

十年磨一劍 友達布局Micro LED完整生態圈

Micro LED顯示器具有高亮度、高對比、廣色域、廣視角與高信賴性等優勢,4K2K顯示器由數千萬個如蝴蝶鱗片般極微小LED所構成,結合友達主動式驅動及LED無機材料與自發光特性,打造出近乎完美的極致畫質、更快的反應速度並延長使用壽命,以及超高透明度與可撓、可彎曲特性,易克服各種框架的顯示應用,創造出更便捷的數位生活、更廣闊的無限視野。

錼創與友達合作的車用面板
錼創與友達合作的車用面板,受惠於 Micro LED技術,該面板是全球同尺寸最高解析度的顯示器。
圖/ 遠見提供

為加速商品化進程,友達整合上下游供應鏈,建立Micro LED完整生態圈。包含結合富采與錼創科技的Micro LED元件資源,藉由友達精準的巨量轉移技術,將Micro LED晶粒轉移至AM-TFT背板;另與瑞鼎科技開發Micro LED顯示驅動IC、明基材料合作封裝表面處理材料,並搭配友達在顯示產業累積的影像調校技術,將畫質表現更顯生動逼真。

延伸閱讀:友達強攻Micro LED,搶當一級供應商!車廠為何「花10年也願意等」?

集結顯示器、LED、精密機械、半導體產業後,友達將逐步實現商品化目標,迎向Micro LED量產元年。

全球首支Micro LED智慧手錶問世

友達基於終端客戶需求,全球首發商品化的Micro LED穿戴裝置。繼2021年展出1.39吋全球最高畫素密度的Micro LED顯示器後,今年成功打破技術堡壘,推出1.39吋商品化的智慧手錶。

友達智慧手錶
友達在Micro LED佈局上搶先全球,推出1.39吋商品化的智慧手錶。
圖/ 友達提供

除了採用符合智慧手錶設計的正圓形外觀,搭配高達326 PPI畫素密度、維持色彩飽和與高對比特性,改善大視角色偏與高亮度顯示的壽命問題,同時達到省電與滿足戶外豔陽下顯示清晰資訊的訴求。

Micro LED透明顯示應用突破 智慧座艙視覺效果升級

此外,友達以Micro LED透明顯示器重新定義車內使用情境。透過Micro LED高亮度、高對比的特性,加上印刷玻璃蓋板或特殊架構的光學膜,可配合車艙飾板呈現礦石紋、碳纖維紋路等不同質感,讓顯示器與車艙飾板完美融合。

運用A柱到A柱LED沉浸式顯示屏,使螢幕顯示時不會干擾資訊判讀、不顯示時亦可呈現車飾板質感。此外,藉由17.3吋Micro LED透明顯示器與12.3吋LCD顯示器整合,創造出無死角裸眼3D效果,且加入辨識系統偵測駕駛行為並進行安全預警,可運用在未來自駕車儀表板上,打造更安全、舒適的駕駛體驗。

延伸閱讀:【圖解】Micro LED是什麼?跟LED、OLED差在哪?蘋果、電動車廠都想用!

友達智慧座艙
友達全新智慧座艙將於Touch Taiwan 2023亮相,導入友達獨家一體化顯示方案,打造兼具智慧、娛樂、安全與人性化的第三生活空間
圖/ 友達提供

在今年的Touch Taiwan上,友達也會展出60吋Micro LED透明窗屏顯示器,可依需求調整並延伸應用於不同場域,包括汽車側窗玻璃或家庭玄關、智慧櫥窗、商業展示等面向,擁有客製化、適應多元型態的應用優勢。

Micro LED消費性應用產品盡現 打造高階娛樂饗宴

同時,Micro LED透明顯示器也具備擴增實境AR/MR體驗。友達17.3吋透明Micro LED整合電控黑切換元件,開發出高穿透度的筆電產品,可改善強光下的面板畫質表現,將應用場域從低環境亮度擴展到高環境亮度。

友達Micro LED筆電
17.3吋透明Micro LED筆電,整合電控黑切換元件,並具有高穿透度,可改善強光下的面板畫質表現。
圖/ 友達提供

友達也以多年來豐富的軟性面板設計製造經驗,開發出全球首款14.6吋折疊式軟性Micro LED顯示螢幕,耐彎折疊結構採取獨家設計,呈現高面板質感且彎折半徑僅4mm,在各種視角皆能呈現均勻亮度、對比與顏色。

另著眼於更多娛樂視覺饗宴,友達突破現有電視框架,以創新型態導入居家娛樂,打造108吋大尺寸Micro LED精品電視,具備模組化、無邊框設計,劇院級鮮明飽和的色容量、清晰流暢的畫質,提供沉浸式體驗享受。

延伸閱讀:全球第一家量產Micro LED!竹南小廠「錼創」,憑什麼讓三星、友達都來投資?

責任編輯:蘇祐萱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臺灣籌資環境迎來雙向開放新時代!金管會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從制度開放到信任重建的創新實驗
臺灣籌資環境迎來雙向開放新時代!金管會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從制度開放到信任重建的創新實驗

當全球資金版圖隨著AI、綠能與新經濟崛起而重新洗牌,創新企業該如何找到自己的資本舞臺?為持續創造臺灣資本市場的競爭力,金管會偕同證交所及櫃買中心,正式推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希望打造臺灣成為「亞洲的那斯達克」。這場制度改革的真正意義是什麼?《數位時代》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陳素蘭認為,這不只是資本市場的升級,更是場「信任機制」的轉折。

制度鬆綁、產業聚焦、整合服務,以新架構為創新開路

「這次改革展現的決心和行動力,真的很令人佩服。」陳素蘭說。從今年初的創新板2.0到如今的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啟動,不到一年的時間,臺灣的資本市場已完成制度再升級的腳步。

她認為,這反映出臺灣在「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下的一股新決心,已不再只是守成而是學會擁抱創新。「過去我們總覺得資本市場很保守、怕風險,但現在證交所和櫃買中心聯手改革,代表他們真的看到新經濟的潛力,也準備好迎接更大的挑戰。」陳素蘭以自身的角度觀察到,這樣的制度開放,其實也是種社會文化的變化,意味著政府願意冒風險,市場才有機會長大,不只是法規鬆綁,更是種思維轉向,能從保護市場變成陪著創新一起成長。

根據陳素蘭的觀察,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這次改革的核心精神,是把資本市場導向創新,成為新經濟發展的推進器 。她指出,這次的改革聚焦在三個主要方向,這不只是一次制度升級,更像是「結構性開放」:

  • 聚焦重點產業,鎖定半導體、人工智慧、綠能、生醫、資安、航太等新經濟領域,以集中資本與政策資源,她認為這種作法讓資源能被更有效利用,也讓政策更務實 。
  • 法規鬆綁,這包括調整創新企業與外國公司在臺上市條件,如縮短保薦期間、簡化內控審查,並開放非陸港澳企業以更彈性的規範掛牌。她認為這代表政府願意冒風險,市場才有機會成長,是從保護市場變成陪著創新一起成長的思維轉向 。
  • 整合服務,成立「資本市場服務團」與「單一服務窗口」,由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共同提供輔導 。她最有感於這項創舉,因為它有助於解決新創最怕的「資訊不對稱」問題 。有了單一窗口,企業不會再迷路,投資人也更容易理解市場,是「重新建立信任的開始」。

陳素蘭也強調這次改革最大的突破在於「雙向開放」,從以往較著重讓新創「走出去」,轉變成讓「世界走進來」,當更多國際創新公司選擇臺灣作為籌資基地,不僅能帶動資金流動,更能促進學習與合作。

讓台灣從籌資市場,走向亞洲創新的連結樞紐

長期觀察創業生態的陳素蘭也提醒創業者,進入資本市場不只是募資,更是品牌與信任的挑戰。「上市應該是永續發展的起點,而不是終點。能被市場檢驗,是企業成長的另一種保護。」她說。

談到臺灣新創的未來,陳素蘭再次提起她長期倡議的「品牌、信任、資本」三支點理論。她認為,這次制度改革正是三者開始匯聚的時刻。當法規鬆綁與轉板機制逐步成熟,資本的流動性得以被釋放;當資訊揭露與公司治理更加透明,信任就有了根基;而當企業願意在公開市場中接受檢驗,品牌本身便成為最有力的背書。「當企業能在透明的市場中持續成長,品牌就會變成信任的代名詞,而信任又會吸引更多資本,這就是正向循環的開始。」陳素蘭說。她相信,唯有這三個支點相互強化,創新企業的價值才能被看見,整個生態系也才能真正形成健康的長期動能。

展望未來,她希望臺灣不只是一個籌資市場,更成為亞洲創新資本的「中介者」。「我們既擁有堅實的科技產業,也有成熟的資本市場。若能持續深化制度與國際鏈結,臺灣完全有條件成為亞洲創新企業的試金石。」創新不是口號,而是場社會共識的累積。陳素蘭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功,關鍵在於我們是否願意一起相信,創新的價值值得被投資。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