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上雲」已成為各產業的共同話題,就連面對市場有高度監管與保密需求的製造與金融業,也都開始「瘋」上雲。為助攻產業順利轉型,台灣大哥大及 CloudMile 萬里雲與台灣大哥大聯手舉辦「金融 X 智造轉型實戰峰會」,邀請來自 Google Cloud、資誠創新諮詢公司、富邦銀行、台灣大哥大與 CloudMile 萬里雲的多位轉型專家,共同解析企業打造永續競爭力的關鍵策略與技術布局。
「上雲是決定企業未來競爭力的關鍵,無論是哪一個產業,此時若還未上雲,未來 5-10 年將很難扭轉競爭局勢。」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語氣肯定地說。CloudMile 萬里雲集團創辦人暨董事長劉永信亦認為,雲端可以協助企業達到彈性部署、營運不中斷及快速創新的目標,是企業兼顧經濟成長和永續發展的最佳途徑。
Google Cloud 台灣區總經理謝良承則補充指出,企業不只要引入新科技,也要持續塑造自家的品牌和形象,才有辦法在 ESG 永續轉型和數位轉型過程中找到突破點。
金融轉型法規鬆綁,推動金融上雲之路多樣化
隨著金管會在 2022 年 3 月放寬金融業上雲規定後,金融業上雲之路未來將會有不同變化,從原本都走在自建私有雲的單行道,變成雲地混合或擁抱多雲的多線道。
因此,台北富邦銀行副總經理張志清特別提醒金融同業注意雲端運用的 3 大陷阱,分別是資料或應用從雲端到地端的雙向考量,符合法遵、風控、資管、營運等面向的全方位雲端策略,及避免以傳統地端思維看待雲端的管理方式,才能確保雲的安全及穩定。
智造轉型:ESG 綠色供應鏈浪潮,擴大製造業上雲需求
有別於金融業因為法規鬆綁而加快上雲速度,製造業現階段的上雲需求,很大一部份源自於國際大廠想要打造綠色供應鏈所帶來的永續轉型壓力。資誠創新諮詢公司董事長盧志浩從策略與藍圖、投資重點、數位骨幹與案例及組織設計四個面向,討論工廠數位轉型的發展。
在策略與藍圖面,製造業數位轉型重心從降低成本、增加獲利,轉移至提高生產靈活度與落實永續管理。在投資重點面,投資數位骨幹較能展現轉型成效。在數位骨幹與案例面,製造業的數位骨幹由過往的企業資源規劃(ERP)或製造執行系統(MES)轉變成如今的工業物聯網(IIoT)。在組織設計面, 由集團總部負責制定標準和平台,各地工廠自行選擇解決方案,以分散式管理兼顧數位轉型的效率和彈性。
上雲攻略1》「雲直連」服務,讓備份備援機制更安全有效率
面對金融業與製造業迫切的上雲需求,CloudMile 萬里雲解決方案架構團隊主管梁文典建議,可以選擇資料備份做為雲端之旅的第一站。因為 Google Cloud 的 Cloud Storage 服務具備耐用度高、管理容易、安全性高等特性,比傳統用硬帶或磁帶備份更具優勢。
某製造業以 Cloud Storage 取代傳統磁帶的備份方式,解決磁帶管理與使用不易的缺點,也讓備份資料存放位置距離主機至少 30 公里以上,大幅降低因天災可能導致資料遺失的風險。
台灣大哥大企業整合通訊產品主管王緯詮進一步表示,若再搭配台灣大哥大「雲直連」服務,可以讓備份備援機制更完善。因為「雲直連」服務不只提供更穩定快速的連線,還能將資安威脅阻擋在傳輸通道外,就像為企業打造資料傳輸專用隧道般,確保資料由地端到雲端的傳輸安全性。
上雲攻略2》雲地整合架構+一站式「Smart IT 管家」,輕鬆擴建混合與多雲應用
在雲端備份備援外,CloudMile 萬里雲技術副總陳曉煒表示,企業亦可以透過雲地混合架構降低安全風險、提高 IT 服務彈性,像 Google Cloud 所推出基於容器化的跨雲管理平台 Anthos,就是實現雲地整合很好的工具。
Anthos 整合現階段市場上常見的雲平台,讓企業在單一介面就能同時管理所有的地端和雲端資源。舉例來說,在遇到突發需求,導致地端資源不夠用時,企業可以透過 Anthos 擴容到雲端,又如某應用程式(Application) 有大量頻寬需求,企業可以將地端環境流量導流至雲端。
「台灣大『 Smart IT 管家』服務提供機房及設備統包的一站式服務,可以讓雲地整合運用更有效率,」台灣大哥大企業服務智聯綠創產品主管白宏文舉例指出,企業可以針對 IT 資源設定臨界值,台灣大會在使用量到達臨界值之前發出通知,提醒企業擴充 IT 資源,解決傳統 IT 採購常見過度配置、升級時間過長等問題。
上雲攻略3》高效能「數據中台」是企業邁向數位新經濟的入場券
最後就是要懂得善用數據的力量,透過數據上雲創新業務和營收,才能帶領企業進入數位新經濟領域。CloudMile 萬里雲技術主管周文奕認為,數據上雲分成兩個階段,首先是打造現代化數據平台,不只能夠接上所有的數據源,更要做好數據治理,確認數據的蒐集、儲存、處理及分析程序。後才是導入 AI/ML 應用,除了可以選擇 Google Cloud 提供的預訓練模型,也可以委由 CloudMile 萬里雲進行微客製及全客製模型,更重要的是,在模型上線後藉由 AIOps 維持模型的效度,才能讓 AI/ML 應用持續發揮成效。
最後,劉永信強調,新創就像是企業的高倍望遠鏡,能幫助企業看見未來趨勢,而 CloudMile 萬里雲身為一家新創公司,亦期許自身能夠扮演好轉型助手的角色,持續推動產業升級和演化,以專業服務滿足客戶上雲需求,逐步實踐未來的發展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