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數位落差!臺北市政府資訊局以社區鏈結提升民眾科技素養,實現科技惠普的城市願景
打破數位落差!臺北市政府資訊局以社區鏈結提升民眾科技素養,實現科技惠普的城市願景

「我們的想法就是不讓任何人脫隊,」臺北市政府資訊局局長趙式隆點出數位平權計畫的核心精神。很難想像,網路基礎建設相對完備的臺北市依舊有數位落差的挑戰,或許是因為臺北市的人口結構複雜有關。趙式隆以一份2022年臺灣網路調查報告的數據指出,北市個人上網率逾9成,然65歲以上長者卻僅有43%,小學以下教育程度者只有22%,凸顯出北市府需要加速減少數位落差、達到科技惠普的目標。然而推動數位平權的目的何在?

是否還記得3倍券、振興券的發放過程,即便政府希望推行數位發放,但多數民眾仍是選擇紙本領取,背後看不見的成本效益,正是趙式隆認為要持續推動數位平權的原因;民眾使用網際網路的權利應當平等,而臺北市政府近年也致力推動台北通APP、電子書證等數位化工具與無紙化方案,若能強化更多長者、新住民的數位能力,將有助於資訊的傳播及人力成本的耗費,對於數位弱勢者的剝奪感及城市的數位落差也將大幅改善。

數位希望號出發,以課程賦能民眾數位能力

對此,北市府早在106年就開始辦理「強化數位關懷縮短數位落差計畫」。臺北市政府資訊局副局長高永煌提起最初是以「數位希望號」行動教學車作為出發,不僅能發揮行動車的機動性將數位資源帶入大街小巷內,也載送筆記型電腦、平板等3C科技設備到民眾的生活中,同時,更在各地區定期開設基礎電腦課程,而目標對象則含括了65歲以上的長者、僅小學學歷之民眾、原住民、新移民以及一般民眾等,希望能提升在地深耕的數位能力與資訊素養。

社區數位好幫手辦理遠距視訊課程畫面
社區數位好幫手辦理遠距視訊課程
圖/ 臺市政府資訊局

資訊局也觀察到,課程設計必須要量身打造,以符合不同族群在生活所需或科技趨勢等影響下應運而生的不同場景。高永煌舉例,年長者可能對於智慧型手機教學感興趣,強化社群軟體使用的能力,至於新住民可能已具備基礎社群軟體的使用能力,但在電腦基本能力、文書處理上仍有其需求,在克服語言障礙之下透過課程可以賦能數位能力。截至111年止,計畫共開設了599班、參加人員多達12,510人次。

不過從這些年的經驗也讓高永煌發現,行動教學固然能深入到大街小巷、喚起民眾對於數位知識的渴望,也藉由定期開班滿足不同族群對於數位資訊的需求,但是更多時候,這群人、特別是年長者們,需要的不只是單點的教學,而是能更加即時解決他們對數位工具的疑問。也因此高永煌表示,資訊局在今年開始推動「數位好幫手」的計畫,期待以社區的概念,讓科技惠普這個願景能夠加速落地實踐。

數位好幫手登場,靠社區鏈結滿足民眾科技疑慮
社區數位好幫手辦理行動支付實際體驗
社區數位好幫手辦理行動支付實際體驗
圖/ 臺北市政府資訊局

「我們嘗試將社會服務、人文關懷與科技應用做到結合,」高永煌説,而臺北數位好幫手在智慧城市的軟硬體基礎上,透過三個不同環節的擴散,將如何運用數位工具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這件事情,手把手的協助這群數位弱勢的民眾。

一、厝邊數位好幫手
透過數位好幫手培訓課程,招募與培力種子師資,進駐里民活動空間,民眾只要帶手機來,就可學會照相、打免費網路電話、E政府APP應用、電子支付、遠距醫療等等,更貼心地會提醒新型態的詐騙手法,以及資訊安全的觀念。目前先針對銀髮族比例較高的六個行政區,進行實驗試辦,預計今年度將提供4,800小時、16,560人次的數位服務量能。

二、青年數位好幫手
鼓勵高中職及大專院校共同投入地方發展工作,以多元方式認識區域問題,並思考提出解決方案之可行性,投入社區數位服務網絡。北一女中的學生在社區中協助老人家,掃描QRCODE,學習點餐。開平餐飲的服務團隊則帶來調飲的服務,並拍攝短片,記錄感動一瞬間。國立師範大學的志工團隊,則教導銀髮族遠距視訊,可以應用於各種服務,並讓年輕朋友相信可以轉化自身的數位能力,造福更多身邊的長輩。

三、社區數位好幫手
召募臺北市NGO組織協力,組成數位好幫手小隊,透過每月進行培訓課程進修,學習遠距醫療、數位手工藝、數位環景攝影以及創新科技,進駐臺北市的樂齡中心以及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提供不同程度的數位課程,帶給銀髮族團體新奇與有感的課程。預計全年度可達成432小時的教學課程。

高永煌表示,科技普惠的實踐正是要仰賴社區網絡的鏈結,當這群數位弱勢的民眾能以唾手可得的方式取得資源,而非過去的傳統數位課程時,在講師與數位小幫手的陪伴下,將能達成數位平權,讓他們的生活場景享受科技便利。

社區數位好幫手辦理數位政府E點通課程概況
社區數位好幫手辦理數位政府E點通課程概況
圖/ 臺北市政府資訊局
從資訊局出發,科技惠普的願景就在不遠處

「推動科技普惠這件事我們資訊局當仁不讓,」趙式隆堅信地說。從銀髮族、社區到新住民甚至是校園,每個環節看起來都與資訊局有著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似乎是屬於別的局處所負責,但趙式隆卻認為,資訊局正因為具備對科技的使用有著絕對的優勢,因此能做出專業的判斷並給予適當的協助,並在各局處的攜手協助下,一同將數位平權的量能在臺北市這個首善之都發揮到極致。

或許要找出滿分的答案並不容易,但是工程師出身的趙式隆卻有著接受90分不完美策略的氣度。他表示,當前任務就是要落實數位平權策略、降低北市數位落差鴻溝,若團隊已有70分的答案、20分的配套措施,10分的可容忍風險值是他可以承擔的,因為眼前的局面都正在往更好的目標邁進,這才是實事求是的關鍵。而未來,資訊局也將繼續推動數位平權的各項方案,讓更多人能無痛接軌資訊社會提升生活品質,打造出服務型智慧政府的生態系。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