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接客訴電話到成為全盈造浪者!劉美玲談30年金融路:我就是風口那隻豬
從接客訴電話到成為全盈造浪者!劉美玲談30年金融路:我就是風口那隻豬

「我就是風口上那隻豬啦!」全盈總經理劉美玲笑著說,用小米創辦人雷軍曾說過的「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形容自己過往多年在金融領域的經歷。

1990年代,金融產業開始打磨顧客體驗,那時劉美玲在玉山銀行開始了人生第一份工作。她加入顧客服務品質管理部門,工作內容從接客訴電話、分析客戶投訴原因,到制定第一線行員服務的SOP(標準作業程序)等無所不包。「還曾經在接完客訴電話後到廁所哭。」劉美玲回憶。

2000年網路泡沫化,新世代網路服務從灰燼中奮起,玉山銀行也在該年3月逆風成立電子金融部,以e-Channel、e-Payment、e-Marketing為3大方針,開始新一輪的數位布局。劉美玲當年加入電子金融部,與團隊共推WebATM、小額付款eCoin,為後來的線上交易需求打下基礎。

2010年後,行動裝置普及重塑金融服務的面貌,各式服務搬上App,用戶彈指之間就能穿梭在不同服務中,打破了產業之間跨售、行銷的門檻,多樣的聯名服務、點數經濟在這十年孵化,生態圈的概念也在此時成熟;以及同樣由行動裝置帶動的行動支付,也大幅改變了商家經營用戶關係的方式。

全盈支付總經理 劉美玲
成為全盈支付總經理前,劉美玲為玉山銀行信用卡暨支付金融事業處副總經理。
圖/ 蔡仁譯攝影

就在2015年,劉美玲帶領團隊推動玉山銀行與支付寶串接,打造兩岸支付的安全媒介。2018年帶領團隊打造金融商業生態圈平台,不斷拓展在金融科技領域的觸角。到現在,劉美玲成為全盈支付的總經理,再次走回使用者的身側,要在吃力不討好的「支付」產業中殺出血路。

細究她參與過的專案,劉美玲的職涯如同台灣金融產業數位轉型的縮影。當她謙稱「站對風口」為幸運,其實是敏銳的觀察與即時的修正,讓她能一路都「與趨勢同行」。

最難忘法規課,進擊主委扎穩電支地基

讓她印象最深的一課來自交通部。

2001年,玉山銀行電子金融部發行小額付款「eCoin」,主打線上服務中的小額支付需求,滿足諸如遊戲、購物等需要交易的情境。最初以即時線上交易、非卡片的模式發展,後來陸續與不同事業合作,發行如粉絲卡、紅利卡等實體卡片,巔峰時期會員數高達30萬人。

然而,eCoin的發展在2010年時戛然而止。劉美玲回憶,2009年《電子票證發行管理條例 》公告上路,能刷電子票證的場所從運輸場景擴充到其他生活交易,電子票證(今儲值卡)的主管機關從交通部轉為金管會,eCoin也納管。

當時eCoin發展近十年,玉山面對這條像是「突然冒出來」的法規,簡直措手不及,無法快速因應其安規等需求。「原來電子票證跟我有關係。」劉美玲回憶。

「我當時才深刻地體會到,身在高度監管的金融產業,我其實『必須』要花時間去關心相關法規的發展。」 劉美玲想起玉山銀行董事長黃男州常說的、驅動數位金融的3股力量,就是「法規、科技、顧客」。

當金融業者順應科技發展與用戶行為開發新的服務,更須時時意識到,法規的影響最是重大;像是經過震撼教育,劉美玲一字一句說,「當我投身於金融創新事業的發展,法規更是關鍵。」

十年心血付諸東流,改變劉美玲的思路,促成她日後積極參與銀行公會。

2010年,兩岸交易往來熱絡,跨境網購、旅遊日漸頻繁,玉山銀行抓緊趨勢與支付寶合作,不僅為台灣用戶建立在使用淘寶時的安全交易管道,也為來台的中國旅客打造便利的交易環境。

「當時eCoin失敗,我們很沮喪,覺得浪費了銀行很多資源,然而當時是策略長的黃男州卻給了很正面的回應,稱其為『智慧型失敗』。」劉美玲事後回顧,當時黃男州董事長對失敗的詮釋不僅為團隊注入強心針,之後充分的信任與賦權,更是讓團隊充滿繼續創新的勇氣。

實務上,eCoin失敗讓玉山了解到小額付款機制與支付程式的系統與邏輯,這不僅成為與支付寶合作的關鍵,更讓劉美玲將目光望向了下一個金融發展的大門:行動支付。

當年黯然收尾的eCoin帶給玉山銀行的影響,就是劉美玲從此留心法規變化,甚至主動參與修法。 當時國內的電子支付市場正在萌芽,金管會在2015年發行《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而這次劉美玲已是局中人。

與劉美玲共事逾20年、同樣在數位金融事業發展多年的一名銀行同業回憶,早在2014年,劉美玲就開始參與銀行公會電子支付業務委員會,在2017年起擔任電支委員會主委,後來直到2022年卸任,她積極地參與了每一次銀行公會與金管會之間的討論。

另一名支付產業高層觀察,劉美玲是台灣支付法規轉型的關鍵人物,不僅金管會在立法時多次諮詢她的經驗與觀點,在實務與法規間的折衝與協調,她也扮演重要的緩衝角色。

「她是一個很圓融的人。」曾代表永豐銀行參加銀行公會修法會議的街口支付董事長梅驊形容,在法規上路之初,銀行公會需要因應市場需求、業者回饋進行大量的檢討與修正,當時擔任主委的劉美玲在與金管會的往來上,就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圓融特質。

而被譽為電子支付法規轉型的靈魂人物,成為一家電子支付事業的總經理,卻是劉美玲大半職涯裡,想都沒想過的事。

全盈支付總經理 劉美玲
劉美玲透露,她私下喜歡看喜劇,閒暇之餘也常到戶外散心,排解工作上的煩惱。
圖/ 蔡仁譯攝影

零售「快」領域展開!職涯第2季挑大梁

「好像第1季演得差不多了,要完結了,突然又多了第2季。」受訪前1個周末,才追完韓劇《黑暗榮耀》的劉美玲笑著比喻。第2季指的就是年過半百職涯轉彎,加入全盈支付,從大型企業的經理人,成為肩負一家公司盈虧的總經理。

而第2季的預告,早在2020年時就悄悄上演。當時電子支付產業先後吸引了遊戲產業、電子票證業者加入,零售業者則是在一旁摩拳擦掌。

劉美玲坦言,當時全家來向玉山提議合作時,她心中對「另一家新的電支公司」充滿不確定。一來電支業者尚未有獲利的案例,其次,當時玉山銀行同樣領有兼營的電子支付牌照。2020年底,玉山銀行每月的代理收付金額高達新台幣14億元以上,這個成績足以排上前3名。

同時間讓她躍躍欲試的是,零售百貨事業一直是銀行信用卡事業積極串連的事業夥伴。 從百貨、零售業者聯名信用卡發卡權易主總是引起重大關注可看出,「零售業是最了解用戶、最接地氣的產業,尤其像通路超商。他們與顧客的往來頻率,與銀行完全不是同個等級。」劉美玲直言。

當時玉山與全家各派出1支團隊,針對「一家新的電子支付公司的定位與機會」進行市場調查與研究。作為玉山代表的負責人,劉美玲回憶,對全家在用戶經營所能掌握的輪廓與行為模式感到十分驚訝。

「銀行利率減1碼,房貸可以省很多錢,但不會因此出現貸款買房的熱潮;然而超商買1送1推出後,顧客就大排長龍。」長時間浸淫在銀行架構的劉美玲,習慣用戶對銀行策略的「慢反應」,當她意識到身在第一線,能觀察到消費者對於各種行銷策略的「快反應」時,「好像有很多可以嘗試的計畫。」

全盈支付劉美玲
「零售業是最了解用戶、最接地氣的產業,尤其像通路超商。他們與顧客的往來頻率,與銀行完全不是同個等級。」劉美玲直言。
圖/ 蔡仁譯攝影

打巷戰到學院派,會跳舞還要懂搭舞台

懷抱著對更多商業機會的期許,劉美玲接下全盈支付總經理一職。劉美玲形容,過往信用卡事業部有多達800人,現在全盈支付員工總數不過80人,然而管理一個部門與管理一家公司天差地遠,一家公司營運包含產銷人發財等許多面向,都是從零到一。

為了更有效率地管理公司,劉美玲在百忙中報名了台大EMBA,「過去管理方法靠實戰而來,是街頭智慧,但現在需要學院派的知識來輔助。」 曾任橘子支付營運長、被劉美玲帶進全盈支付擔任營運長的唐蜀茜形容,劉美玲留心業務、營運、投資、人才無所不包,而最劇烈的轉變在於:她從使用資源的人,轉變為必須網羅資源的人。

隨著服務上線近1年,全盈支付也開始展現與市場同業不同的策略——「將支付打包售出」,賦能生態圈的策略將在今年繼續深入職場、社區。

劉美玲從以往在既有舞台跳舞,到成為搭建新舞台的人。站對了風口,將自己的金融職涯一步步發展到今天。眼看著仍然平靜的電子支付海面,她期許自己能帶領公司,把握住下一個浪頭。

延伸閱讀:全盈用戶破百萬,為何還撿銀行不做的生意? 拆解背後「最強配角」哲學

責任編輯:蘇祐萱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行銷不能只是操作聲量!電通娛樂如何幫助品牌破圈成長、走入人心?
行銷不能只是操作聲量!電通娛樂如何幫助品牌破圈成長、走入人心?

隨著消費者注意力分散、內容氾濫,單一曝光已難再換取真正關注,品牌勢必重新思考與消費者連結的方式。電通觀察到,體育賽事與娛樂內容正快速成為當代最具穿透力的文化載體;透過科技驅動、數據洞察與創意策劃,品牌不只是參與者,更能成為文化的共創者,從汲汲營營的流量競技場,轉身搶佔消費者的心佔率長跑。

電通行銷傳播集團 (dentsu Taiwan )於上月正式在台灣成立「電通娛樂」(dentsu sports and entertainment)營運據點,也正式宣告將以台灣作為大北亞區域娛樂創新孵化的戰略基地。在內容為王、圈層經營成為顯學的時代,電通娛樂如何幫助品牌破圈、搶攻心佔率?

電通娛樂以數據洞察人心、科技賦能體驗

電通娛樂從日本母集團出發,電通整合體育與娛樂資源,串連全球娛樂網絡,在文化多元、數位技術領先的大北亞市場,更進一步選擇台灣作為創新策略的前哨基地,佈局新一波品牌娛樂體驗。

電通娛樂大北亞區負責人白玉瑩表示:「科技是帶動娛樂深化參與的關鍵力量,讓品牌與消費者的關係從單向溝通轉為共創連結。」不過她也強調,能與人共鳴的好創意絕不只是靠科技堆疊就能完成,關鍵仍在於於對消費者的洞察、對內容脈絡的理解與圈層語言的掌握。簡言之,品牌要說對語言、進入對的場景,才有機會形成真正有感的情感連結。

電通集團
電通娛樂大北亞區負責人白玉瑩指出,科技正加速體育與娛樂的文化體驗,品牌必須從參與內容、共創價值開始,才能走進人心。
圖/ 電通集團

為強化品牌跨圈層經營力,電通以「one dentsu」策略整合集團資源,從品牌娛樂與體育行銷策略、創意策劃、體驗與內容製作、數據分析到技術開發,打造具文化穿透力與執行韌性的團隊,協助品牌打造可持續的內容資產。

在執行上,電通娛樂同時服務內容方與品牌客戶。對IP創作者而言,從企劃期就參與商品化、推廣與導入;對品牌而言,則以洞察為起點協助選題與切角。透過雙向共創,電通不只加速 IP 發展,也讓品牌跳脫傳統贊助角色,轉變為文化體驗的共創者,實現雙贏。

包容度、反應力、與參與力,推動台灣成為創新孵化基地

事實上,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往往奠基於感性與直覺,而非純然的理性判斷。為協助品牌找出能真正引發情感共鳴的「文化切角」,電通娛樂在大北亞區發展出一套完整的方法論,從品牌任務出發,透過策略設定與在地洞察,找出「粉絲會有共鳴的梗」,並以本土語彙轉化為有感的內容體驗。

娛樂的力量不容小覷。電通娛樂台灣區總監何華軒指出,根據《電通創意 2024 CMO首席行銷長報告》,逾八成品牌認為應建立自有娛樂化資產,88% 的行銷長更重視「文化佔有率」高於曝光量。再加上 Gen Z 與 Alpha 世代強大的文化消費力,娛樂內容的商業價值更顯而易見。

而台灣之所以是品牌娛樂的絕佳孵化場,何華軒說明,是因為台灣市場具備高度包容性、快速反應力與高參與度,無論是棒球賽事、動漫展還是社群討論,皆展現出快速破圈的潛力與真實的情緒回饋,「一個原本鎖定特定圈層的 IP 內容,只要成功搭上社群,很快就能擴散至主流圈層!」

電通集團
電通娛樂台灣區總監何華軒表示,台灣市場的包容性與快速反應力,成就品牌娛樂策略與文化破圈的理想基地。
圖/ 電通集團

因此,電通娛樂也聚焦台灣扮演關鍵角色,作為品牌與內容方之間的橋樑,協助媒合 IP、形塑娛樂內容溝通場景。

近期電通娛樂重磅宣布攜手韓國 The SMC 集團將話題綜藝《鑑定師》搬到台灣製作全球版,由舒華擔任主持。節目延續韓版「珍藏物品鑑定+價值交流」的核心,並融入在地文化視角。首季邀請 9m88、ENERGY、LuLu、黃偉晉等人氣嘉賓,透過分享私人物品與故事,將娛樂與情感連結,成功為品牌注入溫度與討論度。

過去也有不少精彩案例,如:2023 年夏季,電通協助披薩品牌與《進擊的巨人》展開全球獨家聯名合作,推出「必勝の巨人」套餐。從產品設計、視覺包裝到社群操作,完整呈現動畫角色的視覺語彙與世界觀,讓粉絲吃進角色,也讓品牌成功打入動漫圈層,引發社群分享,帶動話題與銷售雙成長。

又如 2024 年中職明星賽期間,電通娛樂看準球場熱潮與暑期行銷節奏,為炸雞品牌打造「雞情應援團」企劃,攜手「全球先生」戴凱文與巴西模特男團,將品牌精神轉化為現場應援秀與社群梗,結合啦啦隊演出與大巨蛋互動,吸引年輕受眾目光,創造出具娛樂性、參與感與話題擴散力的品牌體驗。

今年,則有汽車品牌以「出品發行人」身份參與影視內容創作,在電通娛樂的策劃與整合下,推出改編自鄧惠文醫師著作《婚內失戀》的微電影《慶祝》;故事聚焦失婚女性重新找回自己的人生,品牌則透過內容敘事傳遞情感價值觀,並結合 VIP 車主專屬觀影體驗,跳脫產品導向,展現內容深度與品牌溫度。

電通集團
電通娛樂攜手韓國 The SMC 集團製作全球版《鑑定師》,由舒華擔綱主持,結合在地文化與明星真情故事,打造兼具娛樂性與情感溫度的綜藝體驗。
圖/ 電通集團

破圈新解方, 打造品牌文化資產的長線策略

品牌要破圈,深耕娛樂內容是不得迴避的挑戰。而品牌在踏入體育與娛樂領域,也往往四個問題:該選擇什麼內容與 IP 切入?合作怎麼談?執行怎麼落地?圈層關係又該如何維繫?電通娛樂指出,這些問題挑戰背後很多時候是基於對產業語境的不熟悉,以及缺乏整合性策略。

對此,電通以方法論為核心,從品牌目標出發,透過數據分析與圈層洞察,媒合合適內容與平台,並串聯策略、製作到傳播的一站式服務,協助發展品牌娛樂。目前提供六大整合方案,涵蓋品牌娛樂內容、沉浸式文化體驗、IP 生態系、IP 科技力、名人管理、娛樂商務等,並搭配 AI 等科技工具,讓品牌娛樂傳播有憑有據,也有感。

白玉瑩表示,在台灣市場,品牌行銷打法靈活且具彈性,建議先釐清並發展娛樂行銷策略,從小圈層測試著手,累積內容經驗與用戶回饋,再逐步擴大規模與投入,讓娛樂內容與體驗長期累積,最終沉澱為品牌的文化資產與情感記憶。

「若品牌能發展自有 IP,更能在內容經營上掌握主導權。」她補充,肯德基「桑德斯上校」就是很好的例子,一旦品牌成功創建角色,透過敘事延伸到跨媒體操作,長期下來累積的不只是辨識度,也建立了穩固的品牌形象。

「當品牌希望打造獨特的品牌體驗,並尋求下一波成長動能時,體育與娛樂就是最有力的加速器。」最後,白玉瑩強調,電通在台灣深耕已久,亦是本地市佔率最高的行銷傳播集團。現在,帶著文化傳播的使命感,電通娛樂將讓科技驅動內容並走進市場,幫助每一次的品牌內容能走進人心。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