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TREE計畫大放異彩!率領21家團隊展現亮眼成果,募資金額達到30億新臺幣
經濟部TREE計畫大放異彩!率領21家團隊展現亮眼成果,募資金額達到30億新臺幣

在亞洲規模最大新創展會InnoVEX的活動上,由經濟部所率領來自工研院、資策會、生技中心及科研成果價值創造計畫(價創2.0)中的陽明交通大學、臺灣海洋大學與臺南大學等所衍生出來的21家厚創新團隊,共同在TREE新創主題館中展出亮眼的解決方案成果,「論技術實力我們這裡是最堅強的」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邱求慧驕傲的說。

而這群厚創新團隊也以堅強的技術實力,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邱求慧分享到,今年InnoVEX 2023創新競賽裡,入圍前十強的六隊臺灣新創名單中,有半數皆出自於TREE新創主題館,另外,更有2家新創團隊入選SelectUSA Investment Summit潔淨科技與其他科技領域全球前10強,實力不容小覷,更在這兩年間陸續拿到國內外大廠、投資總募資金額超過新臺幣30億元,由TREE計畫所領軍的新創團隊表現確實相當亮眼。

而攤開今年參展的21家厚創新團隊,所提供的解決方案從電動車、綠色能源、循環經濟,到生技醫療、智慧製造及半導體產業都有涉略,其中更有不少明日之星的亮點團隊。

智能資安:以硬體打造資安防護牆,獲1.2億募資

透過價創2.0計畫支持為陽明交大之衍生公司的智能資安,憑藉著以積體電路PUF(物理上不可仿製功能)的特性,開發出破壞性創新的硬體安全解決方案,更獲得力特光電的青睞,投資1.2億新台幣,不只是這次團隊中最高的募資金額,更將整合兩家公司的網絡資源,引介車用電子客戶,同時進軍全球資安市場一起打國際盃,創造跨業合作的新模式。

與亮點團隊陽明交通大學衍生之智能資安科技公司及其投資方顯示器大廠力特光電合影,
與亮點團隊陽明交通大學衍生之智能資安科技公司及其投資方顯示器大廠力特光電合影,(左起) 智能資安張國明董事長、智能資安林建鋒財務長、力特光電趙輝生總經理、力特光電趙寄蓉董事長、技術處邱求慧處長、工研院產服中心陳立偉執行長
圖/ 數位時代

智能資安共同創辦人暨財務長林建鋒表示,想像一間製造業的企業正在為顧客生產產品,機台成了他最重要的生財工具,倘若有外部駭客正在攻擊竊取其中機密文件時,因需要重新啟動阻擋駭客所造成的損失究竟有多少?智能資安的解決方案,正是可以透過軟硬體的整合,讓機台設備能在不需要停擺的情況下,為它帶來最強大的資安防護,藉由這個晶片能不斷產生出新的「晶片指紋/晶片DNA」,讓駭客在攻擊的同時不斷地變換密碼,讓攻擊無法突破這道資安的護城河,為企業內部的資訊安全打造最高規格的強度。

林建鋒表示,正因為加入TREE計畫才能有這次獲得力特光電資源挹注的機會,同時在團隊的募資計畫、行銷手法上,也都給予智能資安最有力的協助。

鴻躉:以物理化技術與Web3.0,為光電板回收創造永續價值並站上國際

有鑒於太陽能發電的設備裝置越來越普及,但在面臨到回收上卻缺乏一套有效且環保的方式,因此由臺南大學衍生之鴻躉公司聚焦於潔淨科技領域,希望能提供市場上零污染並能以物理化技術完全回收光電板的解決方案。

與亮點團隊臺南大學衍生之鴻躉公司合影
與亮點團隊臺南大學衍生之鴻躉公司合影,運用太陽能板層狀的結構,透過臺灣所擅長的精密機械技術結合獨家的AI辨識系統,開發出利用刀片刨除的精密研磨法,自動回收廢棄太陽能板。滿足美國市場太陽能板回收需求,獲得2023 SelectUSA Investment Summit(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入選潔淨科技領域全球前十強。(左起): 鴻躉公司洪嘉聰執行長、鴻躉公司傅耀賢創辦人、技術處邱求慧處長、工研院產服中心陳立偉執行長
圖/ 數位時代

臺南大學教授傅耀賢表示,團隊以精密機械技術結合AI辨識系統,開發出利用刀片刨除的精密研磨法,可自動回收廢棄太陽能板並搭配機器學習,讓系統能隨著時間與回收數量逐步優化處理流程,在降低回收成本的同時亦可提升回收效率與品質。

與此同時,傅耀賢透露團隊更導入Web3.0的概念,希望能建構透明公開、不可篡改的回收訊息,讓業者能獲得回收履歷得以紀錄與追蹤,提高回收的可追溯性。他也表示,參與TREE計畫最大的收穫,包括打通行銷管道任督二脈,讓鴻躉不只是參與展會更可鏈結國際市場,如SelectUSA等活動,拓展海外市場與商機;此外,TREE計畫裡業師的輔導也讓鴻躉獲益良多,透過專家與業師的從旁協助,讓他們能快速提升專業知識與技能,同時串連起相關領域、潛在合作對象、創投等人脈鏈結,讓鴻躉能加速運營與技術發展。

沛德永續:讓布料纖維無所遁形,光學技術為時裝產業找到永續出口

對時裝產業而言,發展永續議題一直有著相對高的門檻,尤其當布料纖維組成多元、不易辨識時,就會讓舊衣回收處理變複雜也容易卡關,致使衣物無法正確分類進行再製,人力、物料等成本也會增加。資源回收業者如同打了結的十字路口,衣物無法找到出口、需額外派遣更多人力辨識還可能徒勞無功,而擁有光學技術的沛德永續正好找到著力點協助產業轉型。

沛德永續團隊
沛德永續團隊
圖/ 數位時代

沛德永續科技執行長劉曜達表示,不同於過去影像辨識是針對產品外觀構造,透過團隊在光學技術上的優勢加上資料庫演算法協助,能打造出一台設備,針對各種布料纖維的特性進行光學辨識,有效辨別出不同材料如棉、混紡或是人造纖維等,還能在AI幫助下細分布料成分的比重,讓產業能更精準掌握這些即將進行再製的回收衣物,有效發揮循環紡織的理念,為時裝產業在永續發展上盡一份心力。

劉曜達也補充到,TREE計畫不僅是在資源上的挹注,更重要的是面對新創資源稀缺的同時,能賦能團隊行銷的技術、如何募資的關鍵,甚至是藉由展會的力量讓更多人看見沛德永續正在實踐的理念,讓團隊的運營能更加順利。

展望TREE計畫的下一步,邱求慧也表示2年多來的耕耘不只是鼓勵超過120家新創團隊從法人單位、學校等Spin off出來展現科專成果,更重要的是讓外界看到政府致力投入在推動科專事業化、產品化的努力,同時從這兩年30億新臺幣的募資表現也能看出市場及創投的正面肯定與反應。「我們希望能帶著這群團隊走上世界舞台,」邱求慧説參與如CES國際大展、前進矽谷等地,為這群厚創新團隊搭建國際鏈結讓全球看見臺灣在科技的實力,將會是接下來重要的任務。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