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長打「製造主導」戰爭的產業部隊(含CEO、中堅幹部、技術幕僚與作業核心),強調追根究底合理化與勤奮、紀律的工作觀。而「設計主導」的產業戰爭則要求全球運籌布局、靈活調度全球物流、情流(資訊流)與金流,對客戶做靈敏的反應,提供深度滿足的經驗。
但是「產品創新主導」時代呢?需要什麼樣的產業部隊,要培養什麼樣的人才與情境條件,才能有致勝的把握?
所謂生活條件與戰鬥條件一致者強、相離者弱、相背者亡!
「製造主導」、「設計主導」時代戰場上的常勝軍,當戰場風雲轉成「產品創新主導」嶄新遊戲規則時,台灣產業界準備好了嗎?
因為工作的關係,有機會經常親身切進現場,與中國大陸無線通信製造商與各省運營商資深高級幹部互動觀察,近來也常在同一場合,對比觀察兩岸年輕理工企管大學本科生與研究生的交流互動。深深感觸在「製造主導」階段,大陸的優勢固然逐漸浮現,但在「設計主導」、特別是在「產品創新主導」時代,台灣的相對優勢還是極為突出的。
一般在處理有例可循、可規則可參照的業務時,大陸的產業界主管也好、年輕學生也好,只要工作標準清晰,激勵制度恰當,通常可以期盼他們相當勤奮地達成。但在問題本身結構不清晰、無前例可循,需要擴散式思考靈巧應變時,台灣的從業人員與學生比大陸有較好的反應。
但更深一層來看,如果台灣的優勢企業是認真企圖要進入「產品創新導向」時代,則對打「創新戰爭」的產業人才的培養,需要有更深刻的認識與更具體的行動方案。
「產品創新導向」的產業需要更多具創造性人格的CEO、中堅幹部與作業核心。
創造性人格一大特徵是「複合性」,他們常一身兼具備兩種極端相對的性格──
■往往精力充沛,但又能經常沈靜自如。
■向來聰明世故,但有時又有兒童般的純真。
■視工作如玩興盎然playful的遊戲,但又謹守「功需常練,法需常新」的紀律感與責任心。
■長於想像力的幻想的奔馳,卻又能立足於現實的根底。
■一方面內省而內向,一方面又長於外向密集的社會互動來蒐集工作反饋。
■了解自己有幸「站在巨人的肩榜上」,表現謙卑,另一方面在言辭上表現咄咄逼人的自信與自豪。
■女性創造者遠比一般婦女更具「陽剛」氣質、更有決斷、更自信、更公然地具有攻擊性,男性創造者則在對家庭的眷念、對環境中微妙的細節(nuance)知覺極敏銳等地方表性「陰柔」氣質。
■既能深入浸淫於某領域的傳統養分中,又能顛覆與叛逆舊傳統而推陳出新。
■對工作既表現熱情Passion,但又具備客觀視野。能自然顯現有心,但不會過度在意的投入又超脫(detached attachment)的態度。
■心靈上既開放敏銳,而又不免感性情緒上起伏波動大。
複合性人格並不代表中性,或是平均。它絕非兩種極端的中界點。創造力強的人物確實能體會兩個極端,而且以相同的強度體驗兩者而不致有內心的衝突。
創造心靈的複合人格毋寧是包含了視情況而能由一個極端靈活,迅速轉至另一極端的能力。美國小說家史考特‧費滋哲羅(Scott Fritzgerald)說:
「成熟睿智心靈的表徵,就在於能同時駕馭兩者看似矛盾的理念,而怡然自在。」
愛爾蘭詩人葉慈(William Butler Yeats)則出口成章唸出:
「愛情的殿堂建立在污穢的領域,美也需要醜」
這樣的詩句──這兩位當然都是近代卓具創造心靈有大創新的人物。
台灣有「產品創新導向」企圖心的優質企業,應認真思考具備上述複合性人格的CEO接班人與中堅幹部的甄選與培養。

創新&複合性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