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l最愛的巴頓將軍 -----林百里
Dell最愛的巴頓將軍 -----林百里
2001.09.01 | 科技

台灣電子業的老闆中,名揚國際的不少,但是有誰讓阿扁總統願意為他下跪?答案是林百里。
麥可.戴爾是全球PC業剛出爐的霸主,在他調兵遣將征戰全球的過程,誰是他最倚重的夥伴與做重大決策前的諮詢對象?答案又是林百里。
在今年PC業成長停滯,從宏碁到神達都在裁員,哪一家公司的主事者卻逆向操作大幅擴編?答案還是林百里。
用最單純的方式,把PC發展歷程分為桌上型和筆記型電腦兩種,台灣在桌上型電腦業的代表人物是施振榮,筆記型電腦業的代表則是林百里。
施振榮領軍宏碁攻城掠地時,PC業正處於大擴張時代,整個產業年平均成長率在17%以上,競爭靠的是創意與品牌。所以施振榮在過去25年,除了花大錢打響Acer名號,還在策略上不斷創新,推出「從地方包圍中央」、「主從架構」、「速食式生產」、「全球品牌,結合地緣」等做法,與IBM和康柏等一流公司正面交鋒。
到了林百里指揮廣達搶佔市場時,PC業已進入高原期,毛利率的衰退遠快於營收成長,競爭靠的是品質和效率。台灣PC業者從品牌退居代工角色,與上游下單的知名電腦公司,合力經營整條產業供應鏈,共同壓縮交貨天數和毛利率,比別人多留一口氣,好從對方鬆手的地盤上掠奪市場過來。

**PC高原期的明星人物

**曾經先後在宏碁和廣達兩家公司任職、目前是PChome Online營運長的謝振豊比較兩家公司文化,「宏碁是鼓勵創意,容忍犯錯,廣達則要求紀律,重視執行。」他舉例,在宏碁,一個命令交代下來,下面的工程師可能會自己想出方法來完成,這種模式在宏碁受到鼓勵;但是在廣達,如果工程師沒有完全照著做,一定被痛罵指正,甚至開除。
這兩種文化無關好壞,端視它是否適合當時的產業環境。廣達一板一眼、做事遵照標準動作的特質,讓它身處進入供應鏈競爭的PC業高原期,格外有競爭本錢。廣達預估今年筆記型電腦出貨量將達500萬台,成為全球第一大生產廠商,市場占有率超過10%,是南韓所有電腦大廠總和的兩倍。
而它的客戶名單更嚇人。全球前十大電腦公司中,除了東芝(Toshiba)、NEC和宏碁,其他都委託廣達代為生產製造。廣達的筆記型電腦事業因此分為4塊,第一塊是針對戴爾(最大客戶)、第二塊針對康柏(第二大客戶)、第三塊針對IBM、惠普和蘋果等其他美系公司,第四塊是針對夏普等日系公司。隨著國際大廠彼此激烈競爭、筆記型電腦市場持續擴大,廣達電腦今年營收可望突破1000億台幣。「現在不是客戶在挑廣達,而是廣達在挑客戶,」謝振豊觀察。

**斯巴達式管理

**
如果不是2年半前股票上市,低調保守的廣達,很少為外界所認識。早期甚至有人把它誤認與廣達香肉醬有關,做的是食品業。這些都與林百里的個性有關。
17歲就從香港來台唸書的林百里,一路讀到台大電機碩士畢業,並與現在擔任英業達集團董事長與副董事長的葉國一和溫世仁,投身台灣早期的計算機製造事業。林百里的個性非常專注,工作一定做到完才休息,所以經常加班到半夜。
有一次,葉國一和林百里又在公司加班,葉國一問林百里什麼時候下班,林百里只抬頭說:「再等一下」,就繼續埋首工作。過了一會兒,葉國一再問,林百里還是同樣的答案。幾次之後,林百里看看手錶,表示才十點多,還可以繼續工作,可是原來他的錶停了,當時已是半夜兩點。
生產計算機所累積的經驗,對他後來的成本和效率管理有直接助益。計算機的體積小,裡面用到的零件卻相當多而瑣碎,零件的控管是一門學問。而把這麼多零件放到一個小殼子中,散熱問題是第二門學問。計算機的單價低,要能夠把前面兩件事情做好還能賺錢,就有賴嚴格的成本管理,這是第三門學問。
林百里從設計電子產品出身,又管過生產線,對作業流程非常清楚,所以他要求標準工作方法,一步一步來,不容許中間有灰色地帶,那一個環節出錯,一定要找出原因和該負責的人,就像管理軍隊。
在廣達,工程師設計新產品時,必須遵守公司整理出來的設計準則,裡頭已把散熱和零件規格的因素都考慮在內。在生產現場,牆上所貼的注意事項,每位領班和作業員必須照著做,不然一定被罵。
這與林百里私下喜歡蒐集仕女圖的雅士形象,很難連結得上。但是,從林百里曾在颱風天冒險搭飛機到香港,只為搶標一幅張大千名畫的作風來看,偏執的態度又幾無二致。
與林百里相識多年的戴爾電腦亞太區採購總經理方國健分析,林百里對美的事物狂熱追求,鑑賞力很高,使得他對細節非常注意,可以把別人認為繁瑣的工作,做得有條不紊。
回到工作上,這種性格轉化成斯巴達的高效率管理,使得1988年成立的廣達,從原本位居士林後港里的一座狹小工廠,13年後,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筆記型電腦製造公司。

**對沒效率的事
非常不耐煩

**
每天早上7點半不到,銜接華亞科學工業園區和中山高的文化二路上,數以千計穿著標示英文字母「Q」的白色夾克制服的廣達電腦員工,已經沿路快步走進兩年前才落成啟用的廣達華亞總廠。
如同大導演法蘭西斯.柯波拉的名作「教父」片尾一樣,多組平行情節在這個總廠區的不同地區同時進行。
右側研發大樓實驗室燈光逐一亮起,工程師仔細觀看電腦螢幕上顯示徹夜模擬測試的結果;會議室內,經營管理和研發人員正與國外客戶開會;工廠生產線上,操作人員在聽過任務指示後,迅速且有秩序地完成換班交接,線上表面黏著(SMT)和錫爐等機器設備依然維持24小時不間斷運轉。
電腦螢幕快速跳動變換的畫面、視訊會議電話兩端高聲論辯、機器手臂在印刷電路板黏貼零件發出如機關槍一般的聲響、生產線作業人員井然而專注地篩檢機板成品、裝配線末端整齊畫一如軍隊行進的筆記型電腦、疾駛上高速公路的貨車,層層疊疊、快速而有序的畫面聲響,彷彿是樂團奮力演奏著激越淋漓的進行曲。
廣達的成功,與戴爾電腦息息相關,兩家公司成長過程不但近似,策略更是一致。10年前廣達電腦獲得第一筆國際大廠訂單,就是來自戴爾,從此廣達和戴爾結下不解之緣。林百里和麥可.戴爾更稱得上是創業夥伴,而且兩個人都對於沒效率的事非常不耐煩。
戴爾電腦在資訊產業崛起的制勝因素,就是流程再造與革命。在以「摩爾定律」為主旋律的資訊科技產業,產品以每18個月功能加倍速度躍升,價格卻減少一半。其中所顯示的意義,是愈能夠縮短採購、製造和供貨流程的電腦公司,愈能夠擊敗競爭對手獲得勝利。戴爾因此針對流程提出一套「極度壓縮卻非常有效」的直銷方式,使產品到達客戶手中時間大幅縮短、公司也不必擔負庫存跌價風險。

**深得客戶的信任

**
在林百里的指揮下,廣達從1998年5月開始導入SAP系統,而且一次用了8個模組,將內部流程電子化,以加速資訊傳遞以及和客戶及供應商的連繫。完成這項計畫原本估計要10個月,但林百里硬是把它縮短為8個月。
這套系統並不是只服務戴爾,而是針對所有客戶。但是不同客戶的流程和需求不盡相同,廣達如何一一滿足?「林百里不是照他腳的大小去買鞋子,而是拿到鞋子後,砍掉腳的多餘部份去配合,」台灣康柏電腦董事長何薇玲比喻。在進行供應鏈管理的過程中,最困難的常在於不同公司間的資訊系統不一致,無法連結。林百里了解這一件工作的難度很高,卻是不得不做,所以乾脆請客戶把需求講清楚,廣達再來修改自己的系統配合,省掉一來一往溝通花掉太多時間。
這種務實且結果導向的作法,讓廣達深得客戶信任。方國健指出,和廣達談生意,廣達的態度也常常很硬,不願退讓,但是一旦同意,就一定做到,不像有些公司答應地很爽快,該交的東西卻一再打折。
林百里雖是上市公司老闆,仍保有工程師的性格。為了解新筆記型電腦的機殼和裡頭的結構設計,他還會趴在地上,跟著工程師一起看設計圖研究。
率直的個性,讓林百里對於廣達所轉投資的廣輝電子,一直無法解決用水用電問題非常心急,忍不住在總統到訪參觀時告了「御狀」,引發總統發表「下跪」說。林百里大概沒有想到,單純的訴求,會在環保委員及媒體間形成這麼大的風潮。
不過,林百里這種直接的風格,就好像戴爾跳過中間商直接面對消費者的生意模式。這兩個人或許對政治不敏感,但卻是天生適合管理供應鏈,在成長停滯的產業中闖出一片天的角色。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在台灣,投資的第一步往往不是研究市場,而是跑流程。投資人首先要開立證券戶,過程中還得額外申辦一個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如果同時往來多家券商或涉獵不同金融商品,手上的交割戶就會越開越多,久而久之,資金與投資收益被分散在不同帳戶,不只增加管理難度,一旦忙碌忘了轉帳、交割戶餘額不足,還可能面臨違約交割的風險。

這套交割制度雖然保障了交易安全,卻也讓不少投資人覺得進場門檻比想像中更繁複,投資體驗因此大打折扣。永豐金證券總經理蘇威嘉表示:「永豐金證券很早就觀察到這個市場痛點,在『分戶帳』服務上路後,我們看到一個能夠改善流程痛點、讓投資管理更有效率的機會。」

為此,永豐金證券推出「資金管理帳戶」,以「投資錢包」的概念重新整合投資人的金流,讓投資人透過單一帳戶即可掌握各項投資的資金流入與收益,不必在多個交割戶之間切換,讓投資管理變得更直覺、更便利,也讓投資績效更容易被看見。

創新1》開證券戶不必再加開銀行戶

蘇威嘉進一步說明,資金管理帳戶為傳統證券交易流程帶來三個創新,其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讓投資人能夠直接使用自己原有的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

目前永豐金證券已串接25家銀行,投資人可以從中選擇慣用帳戶進行綁定,而且整個綁定流程都能透過手機App完成。對於新手投資人而言,開立證券戶後就能直接開始投資,不需要再跑一次銀行申辦交割戶;至於已在永豐金證券交易的客戶,也能改用自己最熟悉、最常使用,甚至具有特殊意義的銀行帳戶進行交割,讓投資相關的金流能在同一帳戶中運作,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創新2》自動授權扣款、降低違約交割風險

在資金管理帳戶的基礎上,永豐金進一步從使用者體驗出發,以eDDA電子直接扣款授權機制為核心,提供自動授權扣款與入金申請兩大功能,打造證券交易流程的第二項重要創新,不僅省去投資人在不同App間切換的麻煩,也能避免因為忘記轉帳或餘額不足所導致的違約交割風險。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表示,只要完成自動授權扣款設定,日後投資人在進行台股現貨交易時,系統會自動確認資金管理帳戶的餘額、是否足以支付「台股T+2日交割款」,若餘額不足,系統會自動從事先約定的銀行帳戶將差額轉入資金管理帳戶(投資人須確保約定銀行帳戶內有足夠資金),以確保交割順利完成。

永豐金證券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
圖/ 數位時代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交割前一天的帳戶餘額明明足夠,但隔天一早若剛好遇上信用卡、水電費等費用自動扣款,恐會造成交割款不足」高政雍認為,對投資人來說,若因帳戶上的小疏忽而傷及自身信用紀錄,實在非常可惜,因此,永豐金證券希望藉著資金管理帳戶,協助投資人從根本來避免這類痛點。

至於「入金申請」,凡完成自動授權代扣設定,爾後投資人只要打開永豐金證券大戶投 App的資金管理帳戶專區,就能直接點擊「入金申請按鈕」,把資金從綁定的銀行帳戶匯入資金管理帳戶,免額外再透過網銀App進行轉帳程序,且單筆匯入與匯出的上限皆為 5,000 萬元,不僅轉帳更方便,目前更不收取匯款手續費,長久累積下來,可以為投資人省下一筆不小的支出。

(備註:資金管理帳戶推廣期間,申請出金及授權扣款入金之銀行間通匯費用由永豐金證券負擔,惟永豐金證券日後保有優惠方案調整之權利。)

創新3》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資金管理更Easy

資金管理帳戶所帶來的第三項重要創新,是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無論投資人是買賣台股、美股、港股,採取定期定額或定股方式布局美股與台股,甚至進行台股的融資融券、申購競拍、有價證券借貸等交易,都能以資金管理帳戶完成交割;唯海外股票目前僅支援新台幣交付,未來則將視市場需求持續擴充。

過去,台股和複委託交易往往得綁定不同銀行帳戶,導致投資人必須在不同帳戶間反覆調度資金,不僅繁瑣,也容易在忙碌時漏轉、轉錯,增加管理難度。如今,只要透過一個帳戶即可支付所有交易往來,真正從源頭簡化了跨市場投資的資金管理流程。

化身投資錢包,重塑投資人的金流管理方式

蘇威嘉強調,永豐金推出資金管理帳戶服務,不僅是為了優化證券交易流程、提升投資人的操作體驗,更希望重新定義投資人在數位時代的投資管理方式,讓這個帳戶真正化身為「投資錢包」,一來協助民眾將投資資金從日常收支中獨立出來,二來完整記錄投資金流的變化軌跡,使投資績效、資產變動一目了然,還能逐步養成更有紀律、更有效率的投資習慣。

舉例來說,使用資金管理帳戶的投資人,可以再進一步於永豐金證券的豐存股平台,使用股利再投入功能。爾後當股利發放至資金管理帳戶時,只要沒有出金申請,即可將配發股利留在資金管理帳戶中,讓系統協助執行定期定額策略的同時,還能將配發的股利自動再投入市場,確保每一筆投資績效都有望創造複利,成為累積資產增值的一部分,避免發生股利回到日常使用的銀行帳戶後「不小心花掉」的狀況。

(備註:股利再投入功能及適用範圍,依豐存股平台公告為主)

目前,資金管理帳戶上線雖然只有一個月時間,但使用率已突破 20%,顯示投資人對更直覺、整合式的資金管理方式有明顯需求。蘇威嘉表示,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優化相關功能並擴大應用場景,讓投資人能以單一帳戶完成資金集中、靈活調度與多市場交易,全面提升理財效率與使用體驗。

為鼓勵更多用戶體驗資金管理帳戶,永豐金證券也設計了「過關打怪」式的互動行銷活動,只要在活動期間完成指定任務,就有機會獲得限量900 元的股票禮品卡,還能參加iPhone17 Pro Max等好禮抽獎。若想提升投資效率、改變過去繁瑣的資金管理模式,現在正是申請資金管理帳戶的好時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