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台灣最受歡迎的兩樣東西──遊戲和芒果冰。
芒果冰熱潮,已經可以用「瘋狂」二字來形容,除了街頭巷尾觸目可及,連帶芒果蛋糕、芒果牛奶等延伸性商品,也紅透半邊天,最樂的是果農,不但賺進大把鈔票,以往10月芒果季過後才可農休,今年因為冰品市場競爭激烈,9月初全台芒果就可能用罄,台灣的果農還多賺了一個月的「暑假」。
這股芒果熱潮,引爆者是33歲的羅同邑。
羅同邑是誰?他是每日來客數超過1000人,每月營業額上百萬,芒果冰始祖的永康街「冰館」負責人。
面對引爆全台芒果冰熱,羅同邑只是謙稱他是「運氣好」。實際上羅同邑的成功,是建構在過去3年失敗經驗之上,他是一個以堅持為靠背,東山再起的例子。
**拒絕接受
應酬文化毅然求去
**
10年前,羅同邑跟其他社會窮爸爸式新鮮人一樣,有著保守安全的概念,所以退伍後他只想找一份穩定工作,並沒有創業的想法,他先後在洋酒代理商、汽車公司等單位做過業務,5、6年下來,羅同邑不但攢了些錢,職務也從業務專員,升到業務主任,「可是我就是和上司處不好,」羅同邑坦承。
拒絕應酬,成為羅同邑和上司最大的爭執點,他只好斷然求去。一般人常以為業務要勤應酬,才有業績,羅同邑卻不這麼認為,「能不能做成生意,從剛接觸就知道了,何必要應酬?」這個想法常抵觸上級,讓他和上司常有口角。5年前,正逢羅同邑新婚前2天,他向老闆提出辭呈,並且決定「自己做老闆」。
新婚妻子首肯,是讓羅同邑「敢」創業的最佳動力。才剛失業,又面臨新婚,羅同邑跟妻子提出開店構想,「沒想到我太太竟然跟我說很好啊,」羅同邑接著說道,「雖然她心裡不舒服,可是卻一直鼓勵我。」
當時永康街只有2家冰店,加上羅同邑與妻子商量後,發覺經營冰店的門檻較低,羅同邑就用標會得來的100萬開始著手進行。
「決定要做的事,我一定要做到,」羅同邑說。早就相中這5坪店面的羅同邑,卻始終找不到房東,「為了堵房東,只好在店門口擺攤位賣蔥油餅。」頭兩天羅同邑實在提不起勇氣推攤子,後來一鼓作氣之下,沒想到一賣就是4個月,想到那時候的小販生涯,羅同邑忍不住大笑。
起初,房東屬意將店面租給珠寶商,羅同邑展開遊說,「我一定把這些店做成永康街第一名的地標,」看在羅同邑的決心下,房東不但把房子租給他,還自動把房租壓低一萬。
萬事具備,只欠東風,沒作過冰果店生意的他,怎麼走過來的?
**虧損連連
差點重操業務舊業
**
一開始在缺乏經營know-how下,冰館長達3年都在虧損。第一天站在吧台前的羅同邑,連冰怎麼做都不知道,賣的也是一般常見的蜜豆冰、紅豆冰,不但產品沒有區隔,連店內的咖啡杯、高腳杯等容器,為了堅持品質,用的都是一組上千元的Kenzo(日本設計師高田賢二的商品),不了解市場、沒有成本概念,「這樣怎麼會經營的好?」他反問。
那時光房租一個月就要8萬元,而當時冰館單日營業額只有2000塊,常常店裡員工數還比客人多,而且大部分是羅同邑來捧場的朋友。雖然第一年就虧損連連,羅同邑找管道標會籌錢,想要繼續做下去。
「我一直在等那一天,」羅同邑堅定地表示,過去傳統冰店門面老舊,賣的老是八寶冰、蜜豆冰,總有一個風扇綁兩條紅繩子在仙草、紅豆上面轉動趕蒼蠅,「為什麼冰店不能像國外的露天咖啡座?」雖然還沒想到如何改變傳統的冰品市場,但是羅同邑還是不想放棄。
第二年,虧損得連房東也勸他轉業。「賣蔥油餅時,一天營業額有5000元,比冰館還多,」羅同邑說,母親不斷勸退他,希望他把店頂給別人,連房東也來勸他:「羅先生,你要不要換一個行業?」每天只睡3個小時,還背負3百萬債務的他,精神上已經承受極大壓力,信心也開始動搖。
第3年,恰好有人願意頂店,讓羅同邑準備重作馮婦,繼續做業務,結果收店當時,有客人上門吃冰,羅同邑環顧店裡,只剩自己愛吃的芒果,靈機一動,「芒果冰,好不好?」羅同邑問著狐疑的顧客,「我們只剩芒果冰了,」他催促著客人,沒想到客人一吃完後讚不絕口,還介紹朋友到冰館吃芒果冰,結果口耳相傳下,東風來了。
為確保芒果冰品質,羅同邑勤跑產地,與果農簽訂供貨契約,以保貨源。對玉井、臺農一號等芒果品種瞭若指掌的羅同邑,常到台南、高雄等芒果產地實際選購,並且簽訂供貨合約,每天一早就會收到來自產地的新鮮芒果,但如此一來,也使冰館營業利潤比一般冰店少去兩成,「讓顧客吃得開心,是最重要的,」羅同邑說。
**堅持品質和多元開發
保持競爭力
**
冰館不僅吸引大批人潮,也在台灣颳起一陣芒果瘋,競爭激烈,是羅同邑下一個挑戰。「現在全省都在賣,我看我要收起來了,」看不慣台灣一窩蜂做法,羅同邑苦思其他解套方法,「夏天大家搶芒果搶得凶,冬天的草莓冰又有得廝殺了。」因此,現在羅同邑另一個功課,就是找出新產品,目前手上在開發的有鳳梨、火龍果等。
面對愈來愈多變的市場口味和競爭者,留著小鬍子一派自在的羅同邑卻認為反求諸己是最重要的。求學時代,曾有一位老師對羅同邑說:當你遇到難題時,先冷靜下來,因為你身邊一定會有最簡單的方法可以解決。無論未來可能會碰到更多的競爭者和挑戰,但羅同邑相信「總有簡單方法可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