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旗下職場社群平台領英(LinkedIn)成立20年來,首度在台灣舉辦媒體活動,分享在地市場樣貌和趨勢觀察。
LinkedIn在台灣目前有300萬名會員,在亞太區整體2.7億會員中比率小,滲透率也低,相較之下鄰近的香港卻已有超過70%的工作者,都有活躍帳號在使用中。「台灣在人才市場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但LinkedIn的版圖卻看不太到台灣,我們覺得很可惜。」LinkedIn香港及台灣地區人才方案主管及總經理吳薇薇指出,今年將開始加強台灣在地布局,期待兩年內可以達成營收目標,在台灣正式建立辦公室據點。
LinkedIn台灣會員數好難推!為什麼?兩大突破口找機會
LinkedIn在全球已經有9億8,000萬用戶,6,300萬家企業客戶,Fortune 100中的公司100%都在上頭進行招募,其中亞太地區是相當重要的市場,有1/3的會員都在這裡。
但LinkedIn卻在台灣地區的整體會員數字上難以突破,吳薇薇指出,團隊來台灣很多次,拜訪企業、學校,花了很多功夫宣傳,但始終都是單點,沒有看見整體爆發「我們過去在其他地區從來都不用做這些,以自然流量為主。」相比之下台灣確實需要花更多精力經營,目前LinkedIn鎖定兩大突破口。
突破口一:Z世代年輕人,從學校直接培養用戶
LinkedIn近年在全球市場中吸引到不少Z世代的加入,尤其在使用行為破碎化的情況下,不希望在Facebook、Instagram等生活型社交平台揭漏工作相關的內容,選擇在更專精的LinkedIn中進行人脈經營。
LinkedIn去年在全球市場中,16到26歲的會員增加了75%,同一項指標在台灣市場卻是41%,其實已經算不錯的表現,但仍然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面對這個挑戰和機會,LinkedIn目前的方針是鎖定大專院校進行合作。Linkedln人才與學習方案亞洲區主管高國堂舉例,在新加坡和澳洲,許多學校會為LinkedIn專門開設有學分的課程,教學生如何建設好看的個人檔案、在上頭運用學習資源等,香港甚至有學校將LinkedIn列入畢業門檻之一,要求學生建立帳號,並達到學習時數門檻才能畢業。
因此LinkedIn在台灣將會積極拜訪大專院校,希望藉由講座或學程的合作,先讓學校老師、管理層先建立LinkedIn的了解基礎,接著拓展到學生的領域中。
突破口二:推廣LinkedIn行銷、業務功能,吸引企業客戶
LinkedIn目前在全球6,300萬家企業客戶,主要針對四大服務內容:
1.招募(Hire):使用LinkedIn人才篩選工具
2.學習(Learn):多種語言的專業線上課程
3.行銷(Market):產品國際行銷、投放廣告
4.業務(Sell):業務人脈資源和關係建立
但是在台灣,企業使用仍以第一項「招募」為大宗,只有少數大型跨國品牌如華碩,有應用到3或4的業務拓展功能,「很多人甚至不知道LinkedIn有自學平台功能」。加上客戶目前46%都以大型企業為主,未來在台灣將鎖定新創、跨國公司進行推廣,近期開始舉辦百人規模的講座,鎖定公司人資長的職務,希望更快拓展客戶規模。
LinkedIn退出中國、大裁員,台灣市場仍拚成長
LinkedIn今年在全球進行大刀闊斧的整頓,先是5月的第一輪裁員716人,並決定退出中國這個「充滿挑戰性」的市場,本月16日則宣布進行今年第二輪裁員,在工程、產品、人資、財務團隊裁撤668人。
母公司微軟表示,LinkedIn正面臨招募需求放緩和廣告支出下降的問題,「在我們調整組織結構時,將繼續投資未來的策略重點,確保能持續為會員和客戶提供價值。」
LinkedIn坦言,台灣失業率低、本地人力銀行業者競爭力強大,要在台灣拓展業務對LinkedIn來說不是件易事,但這塊市場有非常多機會,人才也是世界想要的。高國堂則指出,當亞太區營收達到預期目標,就會在台灣正式成立辦公室,全力拓展市場,「應該在未來兩年可以達成。」
責任編輯:林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