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老二超微「留一手」打AI大戰!擁吳恩達也讚酷的晶片、拚高CP值搶客

超微有項獨有特色,基於賽靈思FPGA技術推出的XDNA晶片架構,能同時處理4個AI模型。超微的AI策略不只停留在需要大算力的AI訓練,也掌握邊緣裝置。

生成式 AI 的橫空出世,點燃矽谷灣區科技巨頭在新賽道上的競爭,瘋搶 AI 商機。軍火庫則是遠在太平洋另一頭的台灣,小島上掌握了全球近 6 成的先進製程產能,以及 8 成的伺服器出貨。美商想做生意,必須與台廠攜手才能前行。

「超微(AMD)的科技很不錯,值得密切關注。」人稱「AI大神」的史丹佛大學教授、Coursera創辦人吳恩達在接受《數位時代》專訪時,對超微的AI產品相當讚賞。

吳恩達同時也是Landing AI的創辦人,他透露自家的AI模型訓練就用上了超微的上一代加速器MI250,「運作地非常好。」對於常被人詬病的開發者軟體平台ROCm,他也給予正面評價,「我看到ROCm正在進步當中。不只是我,很多意見領袖也都指出,採用MI250相當容易。」

吳恩達_鴻海工業互聯網AI應用實驗室成立記者會_2018-02-02_侯俊偉攝_ (3).jpg
圖/ 侯俊偉攝

近期一次的電話財務會議上,超微執行長蘇姿丰表示,第2季以來參與AI的客戶暴增7倍,並明確指出:「第一、第二和第三的優先事項都是AI、AI、AI。」

超微針對AI所推出的新品「MI300A」及「MI300X」也受到市場關注,認為正在向輝達(NVIDIA)發起挑戰。不過,伯恩斯坦(Bernstein)分析師雷斯根(Stacy Rasgon)指出,AI這個市場夠大,雙方根本無須直接競爭。

2024新菜劍指輝達?MI300P、 MI450平價搶客

MI300A是超微首顆針對高速運算所推出的產品,結合了CPU和GPU。MI300A內採用HBM3,是一種透過堆疊DRAM製造出的先進記憶體;MI300X則是單純的AI加速器,內有高達192GB的HBM3記憶體,儲存容量甚至比2張輝達H100還多。

由於生成式AI背後需要的大語言模型(LLM)規模仍不斷擴張中,MI300X的大儲存空間有利於搶進AI模型訓練市場的產品。研調SemiAnalysis分析師帕特爾(Dylan Patel)指出,如果MI300X成功,便能成為量產的驅動來源。

不過,帕特爾指出,MI300系列實際上還有另外2項未發布產品。一是MI300C,為純粹的CPU晶片;另一個備受關注的MI300P,可視為MI300X的降規版。

跨國研調分析師指出:「超微的MI300X記憶體容量雖然很高,但成本也因此高,比較像市場宣示的作用。」意味著MI300P將會更符合客戶的考量和需求,帕特爾則認為MI300P會在2024年推出。

一名業內人士指出,超微實際上已在研發下一代AI晶片「MI450」,主打平實價格但高性能,「感覺上像犧牲毛利搶市場。」2024年底將會有更明確的動向。

另外,超微CPU和GPU間的互聯(interconnect)技術尚未到位。一名美系半導體高層指出,超微當前AI晶片內的資料轉移必須和博通(Broadcom)合夥。外媒《Wccftech》指出,超微將在MI450採用新自有互聯技術「XSwitch」,若消息為真,屆時有機會與輝達NVLink較勁。

amd mi300x.jpg
圖/ YouTube

4組AI模型可「齊跑」!Ryzen策略驚豔吳恩達

超微還有一項獨有特色,那就是基於賽靈思(Xilinx)FPGA技術所推出的「XDNA」晶片架構。FPGA是一種可以更改設計的晶片,超微基於此特性,開發出AI引擎架構XDNA,能同時處理4個AI模型。官網顯示,超微從2023年推出的筆電處理器Ryzen開始,將AI引擎整合進多個產品,提出「Ryzen AI」的概念。

這意味著,超微的AI策略不只停留在需要大算力的AI訓練,對於邊緣裝置同樣掌握。以工作筆電為例,使用者在進行視訊會議的同時,開啟自動會議記錄和隱私保護等軟體,過去要2顆GPU,因為1顆GPU只能運行1個AI模型,但有了Ryzen AI,就可以只用1顆處理器解決。

這讓AI的部署能從雲端一直延伸到終端電腦,目前超微已經與微軟(Microsoft)在Ryzen AI上進行深度合作。吳恩達也相當讚賞這一項策略,「XDNA很酷,因為它可以同時執行多個AI模型,是令人興奮的科技。」

相比輝達,超微在市值和市占率都是距離很遠的老二,但在技術和產品線的距離沒這麼遠。老二挑戰老大終而超越,始終是商場的熱門話題,而AI產業接下來的發展,將讓故事劇情更有看點。

盤點超微戰略

戰略1:儲存力
最新AI加速器採先進記憶體技術,含超大儲存空間,宣告加入AI大戰
戰略2:高CP值
主打高性能、高CP值產品,拓展客群,提供客戶第二供應來源
戰略3:拓展戰線
活用併購賽靈思後所獲的FPGA技術力,布局AI邊緣運算

超微

成立: 1969年
董事長: 蘇姿丰
AI關鍵技術: AI加速器、FPGA技術

責任編輯:蘇祐萱、謝宗穎

關鍵字: #AMD #AI #蘇姿丰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