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3年尾聲,各家銀行也陸續公告明年度的新權益回饋方式。但要注意的是,多家銀行的相關權益都出現縮水的狀況,例如折抵點數提高、現金回饋適用範圍縮減等。
目前確定有通知卡友權利變更、取消分期刷卡回饋的銀行包括:
玉山銀行、中國信託銀行、遠東商銀、星展銀行(含花旗)、新光銀行、凱基銀行、滙豐銀行、台新銀行、永豐銀行、華南銀行、兆豐銀行。
兆豐銀行11月6日公告,明年1月10日起,所有特約商店約定分期、自動分期等消費,都排除在一般消費外,等於宣布不再提供回饋與紅利。另外,市區停車的點數折抵的點數要求將提高,幅度約為10%。
華南銀行則在10月31日公告,2024年1月1日起取消刷卡分期零利率的紅利或現金回饋。
永豐銀行公告指出,原本分3至24期的分期利率,在6%至14.5%,現在起跳利率則拉高至8%,明訂3、6、9期利率分別為8%、9%、10.5%。
媒體報導指出,銀行業者透露,主因是中央銀行一年多來五度升息,信用卡業者的資金成本大為墊高。就以消費分期而言,一年半前的利率為0.3%,現在超過1%,讓銀行的「代墊款」成本大增,中型銀行代墊成本一年增加3500萬元,大型銀行更超過5000萬元,甚至上億元。
回饋縮水外,清卡潮也來了!
另外,各大銀行前陣子陸陸續續宣布「清卡政策」。
永豐銀行、第一銀行兩家率先公告,接下來包括「信用卡龍頭」中國信託銀行、台新銀行、玉山銀行、星展銀行也正式公布2024新年度信用卡約定條款修訂通知,自明年1月1日起,當民眾手上的信用卡「太久沒有使用」,也就是核卡後連續12個月未刷卡或未開卡,超過銀行指定的時間,將會被「停卡」或「凍結權益」。
從金管會統計的數據中可看出端倪。根據2023年8月公告的最新信用卡數據,全台信用卡流通卡數約為5,766萬張,但近6個月內有消費紀錄的有效卡數卻僅有3,683萬張,未開卡或未使用的「呆卡」多達2,083萬張,換算下來,活卡率僅約63.87%。
另觀察中國信託銀行9月信用卡業務統計數據,「流通卡數」897.5萬張,但最近6個月有刷卡消費紀錄的「有效卡數」卻只有568.7萬張,這意味著有多達329萬張信用卡過去半年內沒有消費紀錄,形成猶如「呆卡」的情形。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