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沒有他,就沒有台積電!一度惹怒李國鼎,揭開台積誕生的「三幕劇」
張忠謀:沒有他,就沒有台積電!一度惹怒李國鼎,揭開台積誕生的「三幕劇」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於今(9)日接受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頒發第一屆李國鼎獎,該獎項有4大頒發準則:對台灣經濟與科技有重大貢獻、有國際知名度、受到台灣社會高度認可,並與李國鼎要有深厚淵源。

張忠謀當初從德州儀器到台灣任職工研院院長,隨後創立台積電,背後就有李國鼎的支持。張忠謀本人也說:「沒有李國鼎,就沒有台積電。」

而在頒獎現場,張忠謀也分享了他與李國鼎的三幕故事,「第三幕就是台積電的設立,這個大家相當熟悉,但是第一、第二幕,恐怕就沒什麼人知道。」

張忠謀親揭:沒有他,就沒有台積電的「三幕劇」

第一幕發生在1976~1980年 ,張忠謀當時受邀來台演講,李國鼎為時任政委,是台下的聽眾之一,「聽完演講之後,他馬上過來跟握手、約吃飯,因為他有所預謀。」張忠謀提到,當時李國鼎想要藉此認識德州儀器時任董事長派翠克・哈格提。李國鼎也的確與德州儀器建立起關係,隨後多次前往德州儀器參訪。

「李國鼎來參訪,就是由我負責接待。」張忠謀笑著說,「所以第一幕的主角是李國鼎跟哈格提。」

第二幕則是1980~1982年 ,哈格提英年早逝,李國鼎嘗試招募張忠謀來台,不過最終失敗收場。時任行政院院長孫運璿也加入招募張忠謀的行列,「他們跟我說,原則上不會讓我吃虧。但這句話是外行啦,我主要的收入來自薪資以外(stock option),他們給我的offer還算接近薪資,但就忽略其他東西。我不知道孫運璿是不懂,還是假裝不懂。」

當時張忠謀也的確有一點意願,不過手上高達200~300萬美元的股票尚未兌現,德州儀器也不讓他留職停薪並保留兌現的權利,「我把這個情形告訴孫運璿跟李國鼎,李國鼎的回信相當憤怒,大意是『我給你這麽好的offer,你都不來』。」

張忠謀張淑芬領取李國鼎獎.jpg
張忠謀領取李國鼎獎,回憶起台積電的創辦故事。
圖/ 王志仁攝影

1982到1985年間這3年,張忠謀跟李國鼎之間的聯繫就中斷了。直到1985年,工研院董事長徐賢修再次向張忠謀遞出橄欖枝,當時張忠謀在德州儀器的股票已經確定拿到,便答應徐賢修的邀請來台,「但我其實有點驚訝,為什麼來找我的不是李國鼎?」

張忠謀的第一個職位就是工研院院長,不過背後有個更大的任務,在就任3個禮拜後,李國鼎告訴張忠謀要成立一個半導體公司。

「這就是第三幕,台積電。商業模式是我的主意、怎麼把它(台積電)建立起來也是我的主意,但是推動、說服政府投資48%,都是李國鼎。」張忠謀說,「那時候他已經有不少政敵,有不少反對他的人,但是從1985年到台積電成立,確實是沒有他,就沒有台積電;沒有他的推動,就沒有台積電。」

他再次強調:「這就是我的故事,我無比榮幸以及謙卑接受這第一屆的李國鼎獎。」

延伸閱讀:張忠謀獲頒李國鼎獎!黃仁勳偕妻Lori驚喜現身,郭台銘、林百里一眾大咖都來了

責任編輯:錢玉紘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投資不再靠感覺,大戶豐App用數據打造紀律投資術
投資不再靠感覺,大戶豐App用數據打造紀律投資術

在物價節節高漲的年代,想要確保退休後的生活品質,不能只靠儲蓄和保險,必須做好投資理財規劃。然而,投資最難的挑戰,其實不是掌握市場波動,而是如何抵抗人性的誘惑,看漲時急著追高,遇跌又容易慌張停損,原本的投資紀律往往在情緒波動中被徹底打亂。

為了協助民眾克服這道難題,金管會推動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aiwan Individual Savings Account,TISA),透過制度設計降低理財投資門檻,引導民眾進行長期且規律的定期定額投資。而永豐金證券的大戶豐 App則讓這條路走得更輕鬆,藉由簡單易用的操作介面與功能設計,及定期定額的手續費優惠,營造一個友善的投資環境,幫助投資人輕鬆養成穩定理財的習慣,也讓「紀律投資」能夠真正成為日常理財的一部分。

資產配置多樣化,打造理想的退休理財組合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認為,退休理財規劃不能只追求資產成長,更應重視資產的穩健性與持續現金流,因此資金不能只放在單一商品上,最好同時配置在多個不同商品,像ETF搭配主動式基金,就是相對理想的退休理財組合。

ETF雖然具有低成本與有效追蹤大盤的優勢,但容易受到市場波動影響。而退休理財就像一場數十年的長跑,很難預料這段旅程中可能發生哪些大環境變化,此時主動式基金的價值便顯現出來,藉由專業基金經理人的專業與操盤經驗,不僅可以主動發掘被市場低估或具有高成長潛力的投資標的,當面臨重大環境變動時,也能快速調整投資策略、有效降低衝擊,並與ETF的被動追蹤策略形成良好互補,讓投資旅程更加穩健。

然而,對多數投資人而言,即便了解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在實際操作上仍常遇到難題。根據劉柏甫的觀察,目前民眾在基金投資上普遍有3大痛點:首先是市場基金琳瑯滿目,投資人往往不知道該如何挑選。其次是難以精準掌握進出場時間。三為容易忽略手續費、管理費等潛在投資成本對長期投資報酬率的影響。

針對這些痛點,永豐金證券透過大戶豐App的創新功能與貼心設計,協助投資人逐步化解困境。「大戶豐不只是交易工具,更是陪伴投資人累積財富的虛擬夥伴,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一步步達成理財目標,」劉柏甫強調。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
圖/ 數位時代

6大分類,輕鬆找到心儀的基金

主導App開發的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資深經理黃亮喻進一步說明,大戶豐App如何幫助投資人篩選基金商品及掌握進出場時機。

在選擇基金商品時,投資人除了參考由TISA基金委員會嚴選的TISA級別基金,也可以透過大戶豐App提供的6大分類機制,再搭配個人投資偏好,快速 縮小範圍,找到喜歡的投資標的。例如,看重基金長期表現的投資人,可以選擇「連年正績效」分類,鎖定近2至3年持續表現良好的基金,若是對市場波動較為敏感,則可選擇「穩定超耐震」分類,篩出資產規模超過5百萬美元且過去3年波動度低於8%的基金。

智慧加減碼創新設計,量身計算每檔基金的加減碼區間

當投資人找到心儀的基金後,下一個要面對的難題就是,該在何時進出場?如何避免買到最高點?大戶豐 App 內建的智慧加減碼功能,可以輔助投資人做出更精準的決策,讓交易不再憑感覺。

「智慧加減碼雖然不是新機制,但大戶豐App的設計邏輯卻與市場普遍做法不同,」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強調。

很多數位平台的智慧加減碼功能,都是直接套用特定比例,例如下跌 5% 就建議加碼、上漲就建議減碼,這樣的操作邏輯雖然簡單直覺,卻忽略基金本身的差異性。事實上,市場上的基金種類相當多,標的可能涵蓋美國、新興市場,或是股票、債券,不同產業的操盤邏輯也都不一樣,如果以單一標準來套用所有基金,勢必會出現偏差,間接影響長期投資績效。

為了讓客戶能夠真正累積個人資產,大戶豐 App跳脫既有框架,根據每支基金的歷史表現與波動幅度,量身計算加減碼區間,當基金淨值進入「加碼區」或「減碼區」時,就立即推播通知,提醒投資人第一時間檢視是否需要調整部位。

「智慧加減碼功能自 2025 年 7 月上線以來,已吸引超過 1.5 萬人使用、累積超過6萬次的使用頻次,甚至還有客戶運用此功能找尋強勢基金,成功提升投資紀律。」劉柏甫分享,不只優化投資效果,更有助於建立長期投資紀律,原因在於,智慧加減碼是經過數據分析而得出的客觀建議,能夠幫助投資人克服「追高殺低」的人性弱點,以更理性、更科學的方式判斷是否需要調整交易策略,讓投資人能夠在市場波動中能夠穩健操作、從容應對。

「大戶豐App的核心目標,是讓客戶能夠真正累積個人資產,」劉柏甫指出,這不僅體現在智慧加減碼功能的創新設計上,更展現在實質的費用優惠中,透過定期定額的手續費優惠,降低潛在投資成本對長期投資報酬率的影響,鼓勵更多民眾及早加入退休理財的行列。

從投資小白到高資產客戶,滿足每一位客戶的投資需求

此外,永豐金證券亦關注高資產客戶的財富管理需求,規劃相應的數位金融服務。例如:開放在App線上申購境外結構型商品,讓專業投資人不必倚賴傳統專人服務,可以直接在線上完成交易,提高交易的彈性與便利性。「永豐金深信,數位財富管理平台不應僅服務投資新手,而是要讓每一位客戶,無論資產規模大小,都能享受到便利且專業的數位化服務。」劉柏甫強調。

永豐金證券團隊致力將專業投資化繁為簡 ,透過大戶豐App的數據智慧與創新功能,助您輕鬆養成理財紀律,
永豐金證券團隊致力將專業投資化繁為簡 ,透過大戶豐App的數據智慧與創新功能,助您輕鬆養成理財紀律,穩健累積資產 。
圖/ 數位時代

展望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強化大戶豐App的服務深度與廣度,納入更多金融產品,為客戶帶來一站式的數位投資體驗。同時,也將引入更多AI智慧功能,透過人機協作,提供更貼近個人需求的理財服務,朝著成為客戶身邊最值得信賴的「數位理財顧問助手」目標邁進。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