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塑集團412億採購成本
台塑集團412億採購成本
2001.07.01 |

問任何一位台塑員工關於台塑e化的事情,他們會先露出狐疑的眼光,然後告訴你,台塑早就e化很久了。從1984年開始e化到去年,台塑集團70餘家公司,採購人員每人每月處理的案件,從131件增加到662件,人員卻還精簡了70%,而且每年平均還節省23%的採購成本。光是去年就節省了新台幣412億元,這是台塑集團e化最顯著的效果。
攤開報表,台塑集團e化的靈魂人物──台塑總管理處副主任王瑞瑜說明得鉅細靡遺。台塑集團每月採購金額高達150億元,一年12個月就是1800億元,節省23%,就是412億元,比台塑集團母公司去年的營業額還多。王瑞瑜強調,e化不是只有網路和衛星採購而已,而是把採購人員減少70%,減少資材存量管制的周轉天數,保守估計一年也有100億元以上的效益。

**每日至少600件採購案

**
對於集團的原料採購作業,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向來強調要透明化,而且每年都要讓廠商相互競爭。
過去沒有Internet的時候,最傳統的作法就是,直接跟供應商詢價。但每一樣原料都有10到20家廠商供應,如果全部都發詢價單,成本相當高,所以由電腦隨機選取6家,接著把詢價單郵寄給對方,上面註明報價截止日。廠商寄回來之後,就把詢價單放在30幾個信箱裡。等時間到了之後,請所有事務人員過來,打開信箱,全部拿到一個房間裡,然後開標,再把結果輸入到電腦裡去,然後列印比價表,最低的就得標。這是20年前,台塑集團採購的作法。
這樣繁複的過程,不僅需投入大量的人力,還要投入大量時間。以當時每日600件採購案來算,每案詢價6家廠商,相關郵寄件數至少超過6000件,採購人員天天加班,都還不見得忙得過來。
即使10年前台塑集團改用傳真,晚上電腦自動批次傳真詢價單給廠商,可是廠商還是得寄回來給台塑,因為那時候沒有網路,後面作法也跟傳統作法沒有兩樣,一樣耗時耗力。台塑集團每年都在檢討如何降低採購成本,不過,沒有新工具出現,很難發揮效果。

**網路讓每年支出省23%

**
直到1993年,採用EDI(電子資料交換制式)之後,徹底改變台塑採購流程。台塑用EDI寫軟體,放到供應商那裡,「其中遇到很大的問題就是,很麻煩,我要改程式,一定得逐家廠商修改軟體,」王瑞瑜說。不過,廠商只要直接鍵入資料,然後回覆台塑,不用寄回去,台塑也不用再輸入一次。台塑直接一對一,用專線連到廠商那裡,透過電腦把詢價單傳送過去,廠商再用電腦直接報價回傳,最後台塑只要直接用電腦列印出比價表就好了,非常省事。Internet出現之後更方便,所有流程都搬到網路上去。
任何一家供應商只要上到「台塑網際網路採購系統」網站,就可以看到上百件最新的招標公告。如果要投標,只要下載詢價單和請購規範等資料,填上報價,然後用e-mail回寄。台塑採購單位收到報價之後,便會在截止日時統一開標、比價。得標的廠商,會收到台塑的訂購單,並在半個月之後收到貨款。
和台塑做生意10餘年的合一實業公司財務經理蘇明陽說,台塑的網際網路採購作業系統上線後,對供應商很有好處,除了比較方便,也易於查詢台塑的作業流程,知道貨款何時入帳。此外,現在很多公司都想要和供應商連線,但是如果只想著把成本轉嫁給供應商,卻不給糖吃,供應商連線的意願就會大大低落。蘇明陽強調,合一與台塑連線後,可以早一點拿到貨款,是連線的一大誘因。
而採購作業網路化之後,台塑集團光是一年節省下來的利息支出、郵寄費用、人工輸入費用,少說5000萬元,「這只是小錢,大錢是每年節省下來的23%,」王瑞瑜說。

**採購e化防止舞弊

**
在提升效率,節省成本之外,「採購e化也是牽一髮而動全身,資料不能造假,沒辦法作弊,」王瑞瑜接著說:「整個e化可以做到勾稽,這個是最重要的。」4年前,向來以整頓企業出了名的國巨集團執行長陳泰銘,被聲寶董事長陳盛沺找去幫忙整頓聲寶時,曾經說過,聲寶像一件滿藏金銀珠寶的破衣裳,言下之意,就是有很多舞弊事件,採購舞弊也是其中之一。
所謂勾稽,就是要透過互相稽核,防止舞弊發生。關於採購作業勾稽,台塑集團有所謂的4支鑰匙:採購單位、請購單位、會計單位和檢驗單位。採購輸入單價,請購輸入數量,會計輸入發票金額,檢驗單位輸入核准或不核准,4項資料串在一起,沒有問題,才能匯款出去。王瑞瑜說:「這麼做可以避免人員之間的接洽,人員之間接洽就會套交情。每個單位做自己的事,把資料輸入電腦就行了。」
當請購單位提出需求,就由採購單位負責比價,並把決購單價輸入電腦。供應商送貨來,由請購單位點收,並把點收數量輸入電腦。同時,會計單位也會收到廠商寄來的發票,會計單位只要負責把發票上的金額輸入電腦,電腦就會自動去查核數字有沒有錯,沒有就直接匯款出去,不需要簽核報准,「所以外面那些採購舞弊都不會在台塑發生,因為互相勾稽,」她說。
在台塑集團,人稱「小姐」的王瑞瑜,不只是負責採購e化,她還主導整個台塑集團e化。王瑞瑜來不及參與台塑導入電腦化,但是台塑集團e化,她全程參與。去年4月,王永慶決定把台塑e化的經驗與優勢,延伸出去(leverage out),幫助台塑的上、下游廠商,於是成立台塑網,王永慶擔任董事長,副董事長正是王瑞瑜。

**科技只是管理合理化的工具

**
王瑞瑜是王永慶和李寶珠所生的三女兒,很受王永慶的喜愛跟倚重。17年前,美國紐約大學會計系畢業之後,王瑞瑜回到闊別10年的台灣,在長庚醫院管理中心擔任幕僚,6年後轉到台塑總管理處,至今11年。
1990年王瑞瑜轉任到總管理處時,台塑集團在王永慶的主持下,全盤檢視管理制度,完成台塑、南亞、台化三大公司內部電腦化,一方面管理流程再檢討、程式重新設計,另一方面將本來散在各公司的程式人員,集中到總管理處管理,這是台塑總管理處發動的第二波「管理革命」。當時王瑞瑜幾乎是不眠不休,花很多時間把所有制度一個一個審過,總計600多套制度。
近幾年才出現的艱澀e化專有名詞,像是CRM(顧客關係管理)、SCM(供應鏈管理)、ERP(企業資源規劃),王瑞瑜早從1993年就開始陸續幫台塑集團導入這些系統,「我們只是沒有用這麼美化的學術名詞而已,」她說。
王瑞瑜留著一頭短髮,一襲典雅的套裝,卻有著十足女強人的架勢,問她台塑為何能那麼早就開始e化?「因為我們很早以前就開始追求管理合理化,精簡流程,」她說:「只是科技不斷進步,不斷有新設備出來,從傳真到EDI,到Internet,我們使用的工具不同而已。」

**合理化變成反射動作

**
對台塑集團的員工來說,管理一定要追求合理化,一定要做到電腦化,「這個觀念已經是反射動作了,」王瑞瑜說。何謂管理合理化?就是如何把管理流程,所有制度精簡到最佳化,效率自然就會提高,成本自然就會節省。在管理合理化之後,接著就是想辦法納入電腦。
今天採購e化能夠發揮那麼大的效果,一年節省400多億,王瑞瑜說,沒有別的方法,就是管理合理化。「我父親從來就是只講求管理合理化,20幾年前,他就已經在鼓吹管理電腦化了,」她說。台塑總經理李志村亦身有同感。李志村認為,王永慶的觀念就是追根究柢,不斷追求改善,所以台塑每月、每年都在改善。
台塑網總經理李孫儒亦強調,採購e化核心是ERP,必須先做好內部管理,才有可能把供應商和客戶的關係做好。如果內部管理不e化,就算和客戶、供應商連線,也不可能發揮效果。
於是1993年王瑞瑜在思考集團內部電腦化時,就決定不購買套裝軟體,一切自行開發,「電腦化一定不能片片斷斷做,如果各部門單獨買套裝軟體,如何讓它們環環相扣呢?」王瑞瑜說:「如果各自獨立電腦化,就會發現最後沒有辦法整合。」
當時,王瑞瑜提出內部管理電腦化的兩大基本原則。第一是「就源輸入」,不論購買杯子或請假,一開始就上網登記,由「源頭」直接輸入,不需要先填寫表單,再由專人輸入。第二是「一次輸入」,一份資料,如果資材部門需要用到,財務部門也需要用到,人事部門也要用到,那麼同一筆資料就由其中一個單位輸入就好了。「就源輸入,資料不重複輸入,資料可以互相運用,讓大家最動心的當然就是成本節省,」王瑞瑜說。

**採購人員平均效率提升5倍

**
台塑集團在1984年有121位採購人員,一個人負責131件,到了去年,人數驟減到只有79個人,但是一個人負責的件數增加到662件,效率提升5倍,用人減少42個人,王瑞瑜說,這就是管理合理化和電腦化,也就是俗稱e化。
王永慶把快用完的小肥皂,合起來變一大塊的習慣,在整個台灣傳為佳話。大家都知道這位「經營之神」在節省成本上非常有一套。王瑞瑜說,他最敬佩的人就是王永慶,「不是因為他是我父親,而是他的價值觀真的值得敬佩,他和奇異電器執行長威爾許(Jack Welch)是我最敬佩的兩個人。」
可別看王永慶年紀大,他可是非常先進,有很創新的觀念。1967年時沒人知道什麼是電腦化,他就開始說台塑要電腦化。因為有他的強力支持,所以台塑總管理處在推動電腦化才能毫不吃力。當時台塑集團有一些關係企業的心態是,自己也可以做,不需要總管理處來做。最後是在王永慶的一聲號令下,全部由總管理處負責,當時電腦化才能夠成功。
1998年用衛星傳送發包工程的圖檔也是王永慶說的。本來台塑傳圖是用撥接網路傳送,可是下載30頁,大概就要半個小時,「董事長說怎麼不試衛星,我們那時候還想說怎麼可能,還質疑他,沒想到被他講中,」王瑞瑜深信:「領導者的決心,是企業e化成功最關鍵的地方。」
目前王瑞瑜在台大修習EMBA課程,今年才39歲的她,儼然是台塑高層主管的架勢,王永慶很多新想法,都由她落實。未來,e台塑將展現何種新局,外界格外注目,而王瑞瑜身上的擔子也將愈來愈重。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