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士E-Class「最懂你的」新車亮相:iPhone當鑰匙、AI記住行程喜好!酷功能一次看
賓士E-Class「最懂你的」新車亮相:iPhone當鑰匙、AI記住行程喜好!酷功能一次看

賓士旗下最暢銷中大型房車系列E-Class於7日在台推出新車,3種外觀套件版本 E 200 Luxury、E 300運動版以及 E300 Exclusive,同時亮相旅行車E 200 Estate,強調車款的「AI智慧化」,能夠透過機器學習記錄車主的使用習慣,號稱是市面上功能最客製化的車款。

台灣賓士總裁金恩中指出,在景氣脆弱情況下,銷量開出13%成長的好成績,純電動車銷售量佔比也已達到整體賓士的兩位數,2024年將力拚市場能見度提升。

圖三、全新頭燈設計,搭配極線發光水箱罩,讓 E-Class 在夜晚擁有更高的識別度.jpg
E-Class是賓士旗下最暢銷車款之一。
圖/ 台灣賓士

最暢銷E-Class車款,靠AI更懂你

賓士從1946年推出至今已經生產1600萬輛中大型豪華房車,其中E-Class是最暢銷的車款之一,在台灣從2013年至今已經有超過4萬台掛牌,賓士指出,E-Class的定位是一款菁英人士喜愛的商務轎車。

本次一口氣推出3款不同外觀套件的E-Class車型, E 200 Luxury、E 300運動版以及 E300 Exclusive 車型,售價分別為新台幣293萬、347萬與355萬。同場驚喜現身的是旅行車E 200 Estate,定價新台幣319萬元起。動力方面採用2.0直升4渦輪引擎,搭配48V輕油電系統,特別優化節能油耗表現。

賓士E-Class
賓士E-Class採用輕油電系統,降低能耗。
圖/ 隋昱嬋攝影

賓士強調,這次推出的是「市面上最客製化的車款」,加強AI演算功能,讓E-Class能能夠學習車主的習性。

例行程序:記住你的行程喜好

E-Class的一大智慧化亮點在於全新推出的「例行程序」(Routines)功能,能夠讓車輛紀錄車主的生活習慣,例如設定每周五6點從公司離開時,自動開啟導航前往超市,並且打開座椅的按摩功能,同步把氣氛燈轉換為暖黃色調,讓整台車的功能圍繞著個人習慣開啟或關閉。

Just Talk:隨叫隨到語音助理

賓士E-Class
賓士E-Class多媒體螢幕延伸到副駕駛座。
圖/ 隋昱嬋攝影

車上的語音助理也首次推出「Just Talk」功能,開啟模式後,車主不再需要說出「你好,賓士」,直接說出指令即可操作,車輛還可以進行智慧化偵測,當副駕駛或後座的安全帶繫上時,語音助理會自動判斷多人對話,重新回到需要「你好,賓士」才喚醒的模式,減少多人說話之下誤聽指令的機會。

多媒體系統:副駕防窺視操作

搭載的第三代MBUX多媒體系統,14.4吋的中控台觸控螢幕搭載全新運算架構的軟體,介面採用類似於手機APP的大圖示造型,讓操作車輛功能像在滑手機一樣,也降低年長者的使用門檻。乘客螢幕還有防窺視的功能,加入Webex等視訊軟體後,支援商務人士在車上進行視訊會議的需求。

Apple CarKey:用iPhone、Apple Watch就能啟動車輛

E-Class車款加入和蘋果合作的Apple CarKey功能,車主可以用iPhone和Apple Watch開啟車輛,不需要再攜帶鑰匙出門,還可以分享權限給15位家人、朋友。

年銷售量增長,SUV最大功臣

2022年全球和臺灣汽車市場都受到產能和成本的雙重壓力,各大車廠多處於銷量萎縮的狀態,不過2023年至今市場回溫有感,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經理謝騄璘就指出,台灣2023年新車銷售量年增6.1%,2025年全球車市將可恢復到疫情前水準。

賓士也在今年的銷量開出成績,台灣賓士總裁金恩中指出,在脆弱的市場環境和景氣下,台灣賓士2023年累計到11月的總銷售量較去年增長了13%,其中最大的功臣是今年推出的都會型跑旅改款和SUV車型。

圖一、台灣賓士總裁 金恩中 先生,今為全新 E-Class 上市活動揭幕.jpg
台灣賓士總裁 金恩中。
圖/ 台灣賓士

至於賓士近年力推的電動車布局,金恩中透露,純電動車銷售量佔比已達到整體賓士的兩位數,2024年也將積極提升品牌在電動車市場的能見度。

責任編輯:蘇祐萱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用眼神操控未來!見臻科技如何打造全球最小眼動追蹤技術,踩在AI浪潮下搶攻人機互動新契機
用眼神操控未來!見臻科技如何打造全球最小眼動追蹤技術,踩在AI浪潮下搶攻人機互動新契機

隨著眼動追蹤技術(Eye Tracking Solution)的成熟,讓智慧穿戴裝置邁向更精準、個人化的互動體驗。晶片不僅驅動產業升級,也將改變與世界互動的方式。2024年,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推動「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以下簡稱晶創IC補助計畫)」,鼓勵業者開發具國際高度信任,以及可促進產業發展之晶片。其中,見臻科技以全球最小的眼動追蹤技術脫穎而出,將AI與影像感測技術導入擴增實境與虛擬實境(以下簡稱AR/VR)與智慧眼鏡領域,開啟智慧穿戴裝置的新篇章。

「如果滑鼠、觸控能變成一種控制方式,那麼眼睛為什麼不行?」見臻科技執行長簡韶逸一開始便點出了團隊創立七年來的技術主軸,團隊的核心命題,正是要全力打造一種可以用眼神交流的互動介面,為市場與產業帶來全新可能性。

回首創業之初,曾是臺大電機系教授的簡韶逸,帶著一群學生、拿著第一筆資金,跳脫舒適圈勇敢創業。他捨棄了市場上常見的多紅外線光源角膜反射定位方法,轉而採取鏡頭與自家AI演算法的搭配,瞄準AR/VR並可導入智慧眼鏡,力求產品能更輕、更簡單,以期在未來進行各種場景應用。短短數年間,見臻科技就獲得到奇景、仁寶與緯創等大廠的青睞與投資,也讓過去只出現在《復仇者聯盟》電影的場景,變得不再遙不可及。

以眼球追蹤為關鍵技術,見臻科技搶進AR/VR市場

簡韶逸表示,見臻科技的眼動追蹤技術已是一套能走出實驗室、嵌入日常眼鏡的解決方案。團隊以「最小化」、「最易整合」為目標,透過自研演算法與攝影鏡頭組成的模組與感測器元件,在維持精準度的前提下,大幅降低體積與功耗,成功打造出目前市面上體積最小、最適合眼鏡整合的追蹤模組。

以他們於2022年推出的首款穿戴式產品「Sol穿戴式眼動追蹤裝置(SOLGlasses)」為例,內建高達120Hz眼動資料取樣頻率的感測器、1.6M超廣角前鏡頭、陀螺儀與麥克風模組,不僅能即時捕捉視線與周邊環境的交互資料,更能協助研究者進行行為分析與情境推估。「我們也在商業市場之外為這項解決方案找到了不同切角,」簡韶逸表示,包括心理、教育、運動科學等不同領域,都有採用這項技術,掌握受測者、消費者的眼球移動,是開啟所有後續研究或商品應用的關鍵起點。

而正是這些來自研究場域的實測回饋,讓見臻科技累積了大量真實數據,能不斷優化演算法準確度,最終使得小型化模組在效能上,與傳統大型方案不相上下,甚至更具效率與彈性。「我們的模組只用了四顆零組件,卻能實現與傳統十幾顆LED方案相近的追蹤準確度,這就是AI模型訓練與架構優化的成果。」簡韶逸說。

不過,要讓眼動追蹤技術真正從單一模組擴展到大規模裝置應用,還有一道無法忽視的門檻:晶片。簡韶逸深知,若要進一步降低功耗、加快反應速度、提升模組整合性,自行研發AI晶片會是邁向下一階段的關鍵。只是對新創團隊來說,開發一顆專用晶片的難度與資源門檻,從來都不是輕鬆的挑戰。此刻的他需要對外尋找技術與資源上的實質助力。

爭取政府主題式研發計畫資源研發第二晶片模組,實現穿戴裝置AI邊緣運算

見臻科技以全球最小眼動追蹤技術,打造下一代智慧眼鏡互動體驗。
見臻科技以全球最小眼動追蹤技術,打造下一代智慧眼鏡互動體驗。
圖/ 數位時代

正因台灣具有完整的ICT產業鏈與研發人才,方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從設計、驗證到打樣的整合流程,見臻科技憑藉著這樣的優勢,在和以AI晶片為技術強項的奇景光電合作下,開發出第一代通用型晶片模組,透過自研演算法搭配市面通用晶片,實現眼動追蹤技術的小型化與即時運算功能,「想讓終端應用與演算法深度結合、並具備低功耗、高整合特性就必須研發AI晶片」,簡韶逸說。

簡韶逸知道即使供應鏈資源易找,但身為新創仍有募資規模不大的挑戰,想要開發晶片對見臻科技來說仍是沈重的負擔。「所幸有晶創IC補助計畫的幫助,才能讓這個想法加速實踐。」簡韶逸以穿戴式眼動追蹤解決方案作為提案,成功獲得計畫審查委員的肯定,讓團隊在研發二代AI晶片的路上可以走得快也走得穩,做好資源與風險管理。

在這個第二代晶片模組中,搭配自家AI模型與低功耗運算架構的嵌入,打造出邊緣裝置,能同時將AI晶片、感測器與鏡頭巧妙的隱藏在眼鏡的不同角落,包括鼻墊、鏡框或是鏡腳,這個穿戴式眼動追蹤解決方案的產品,成了一個既省電、體積又小、算力也足夠,且不需任何雲端傳輸就能完成眼動資料推算的設備。

簡韶逸表示,2023年AppleVisionPro的發表,讓眼動科技正式跨入了主流使用者介面(UI)設計,過去觀望的業者也紛紛積極詢問。而早已投入眼動追蹤技術的見臻科技,也在這個第二代晶片模組引領下,瞄準未來AR/VR的商業應用,預計將於2025年下半年完成第二代晶片模組開發,並在2026年進入市場推廣與應用階段。

加入優勢晶片研發應用生態圈,共同打造人機互動新藍圖

見臻科技之所以卓越,來自一群專業且默契十足的堅強團隊。
見臻科技之所以卓越,來自一群專業且默契十足的堅強團隊。
圖/ 數位時代

為了與更多潛在供應鏈夥伴交流,見臻科技也加入了「優勢晶片研發應用生態圈」,成為其中一員。簡韶逸興奮的說,這讓團隊得以參與更多產業對話與商機媒合的機會,並期待能透過生態圈的助攻,串連更多AR/VR供應鏈夥伴,建立從晶片、模組到整機的快速整合能力。

對簡韶逸而言,眼動追蹤技術從不只是輔助功能,而是迎接AI浪潮下一個重要的感知與控制介面。伴隨著晶片、模型與整合技術的逐漸成熟,他也預期接下來的兩到三年,將是眼動追蹤技術全面進入消費市場與垂直應用的爆發期。在趨勢浪潮與團隊資源的推動下,簡韶逸正逐步實現他所描繪的人機互動新藍圖,而政府計畫資源的挹注與自身的技術實力在其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企業小檔案|
- 企業名稱:見臻科技
- 創辦人:簡韶逸執行長
- 核心技術:眼動追蹤技術(Eye Tracking Solution)
- 資本額:新台幣2.7億元
- 員工數:30人

|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簡介|
在行政院「晶片驅動臺灣產業創新方案」政策架構下,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透過推動「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以實質政策補助,引導業者往AI、高效能運算、車用或新興應用等高值化領域之「16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或「具國際高度信任之優勢、特殊領域」布局,以避開中國大陸在成熟製程之低價競爭,並提升我國IC設計產業價值與國際競爭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