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私人手機號碼給6萬人!愛迪達CEO是誰?他上任一年股價翻倍,做對了什麼?
把私人手機號碼給6萬人!愛迪達CEO是誰?他上任一年股價翻倍,做對了什麼?
  1. 從Adidas在前年11月宣布執行長將由古爾登(Bjørn Gulden)接任後,公司的股價幾乎翻了一倍。
  2. 古爾登的上一份工作是Puma執行長,在他領導的十年間,該公司營業額增加了近兩倍。
  3. 員工抱怨公司透明度不足,他在上任後首次的全員大會中,把私人手機號碼提供給6萬名員工。

Adidas執行長古爾登(Bjørn Gulden)在去年一月正式執掌這間德國運動品牌。從2022年底宣布由他接任CEO起,公司股價從低點迄今幾乎翻了一倍;漲幅遠超過同期股價略有下降的競爭對手Nike。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在古爾登上任一年後,他表示,今年Adidas有望開始獲利。這位總穿著運動服、金髮碧眼的58歲CEO,曾是職業足球選手與手球運動員,於1992年~1999年擔任Adidas服飾與配件高級副總裁。

他上一份工作是Puma執行長,在其領導的約十年裡,Puma表現不凡,營收增加了近兩倍;同期間,Adidas成長約是55%。

古爾登臨危受命,面對的是在2022年最後一個季度就虧損約7.24 億歐元(約合新台幣246.5億元)的挑戰;雪上加霜的是,在美國饒舌天王肯爺(Kanye West,現已改名為Ye)的反猶太言論引發眾怒後,Adidas不得不在去年,宣布與其終止合作,並承擔了成本超過7億歐元、零售價值超過12億歐元的熱銷聯名商品Yeezy系列庫存。

把私人手機號碼給全體員工,看似瘋狂卻改變企業文化

用他的話說,2023年是Adidas要東山再起前的過渡年。面對士氣低落、抱怨公司缺乏透明度的員工,他選擇在上任後的第一次全員大會裡,向員工揭露了包含財務數據在內的敏感資訊,甚至對約6萬名員工提供了自己私人手機號碼。

「有人覺得我瘋了,」古爾登說,但他認為領導者,最好能做到「不被過濾」。那段時間,每週他約會接到200通員工來電,敦促他改革。

「我們的行業並沒有那麼複雜,」但在Adidas,卻有一種尋找理由不做事的文化。他說,真正挑戰在於「搖醒那些不知道我們正在失敗的人」。

古爾登回憶在足球場上奔馳的日子,他記得總有些球員會在場上「躲起來」,他們很少犯錯,但也一事無成,而Adidas也被類似的恐懼癱瘓了。

他在22歲時因傷被迫退役,在1980年代於挪威與德國踢球,運動場就是他最熟悉、自在的主場。

身為一名越野滑雪運動員,他曾在去年的一場比賽中摔傷,不僅臉上流血、肩膀骨折需要手術,但他卻在Instagram上幽默寫下:「這讓我的臉變得更漂亮了(雖然受傷了,)但天氣和比賽都超棒的!」幾個月後,他再度回到阿爾卑斯山參加另一場滑雪馬拉松。

Bjørn Gulden
圖/ Bjørn Gulden Instagram

廢除KPI評估系統、主管直接彙報!「快節奏」能改變Adiadas嗎?

《華爾街日報》指出,古爾登對Adidas的救火計畫,策略大致上與十年前在Puma相同,要用更快、更有效率的文化,扭轉了停滯不前的公司。老同事、前Puma美國創意總監湯姆・貝克(Thom Baker)說:「他(古爾登)重組了我們、簡化了決策,」

古爾登認為Adidas的產品從來沒有不好,而是層層混亂的管理扼殺了它們的潛力。現在,更多的部門主管直接向他彙報,並迅速做出新產品和新概念的決定;更大刀闊斧廢除了涉及數百個所謂KPI的評估系統,他說,這些指標使高階主管們陷入了毫無意義的打勾練習。

Puma前同事、籃球業務負責人斯泰格(Maximilian Staiger)形容,古爾登什麼都知道,他甚至能告訴你一條鞋帶的成本。在一場會議中,當古爾登聽到員工回報說,某雙鞋的供應商稱無法再支援更多數量時,他居然直接拿起電話,打給他認識的工廠經理。

在古爾登重返公司前,Adidas為了樽節費用而限制出差,但他已重新讓產品開發人員坐上飛機,並下達了新命令:「現在起,你不用再和供應商通電話了,而是前往越南、留在越南,直到你把鞋子做完,」他說。

古爾登承認,有人喜歡也有人討厭他的管理風格。Adidas的高層,包含銷售和品牌主管、數位主管、北美總裁都相繼離職。

「更快、更有效率」有沒有辦法幫助古爾登實現諾言,讓Adidas從今年開始獲利還不得而知,但在上個月,Nike警告消費者支出放緩,與削減約20億美元成本後,他的轉虧為盈任務將變得更加艱鉅。

本文獲《商業周刊》授權轉載,原文標題:把私人手機號碼給6萬員工!上任一年的愛迪達CEO是誰?能帶公司重返獲利?
延伸閱讀:
穿Lululemon就是「注重健康、自我要求的人」,一個印記就讓財報飛天
潮鞋不漲反跌,Nike創新當機?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面對國際地緣政治的「去風險化」浪潮之下,長期觀察臺灣產業發展趨勢的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建議,臺灣不能再依賴單一的製造能力來換取戰略保障,而是將國家戰略從「製造中心」升級為「技術與系統整合」的樞紐。

在此背景下,金管會、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共同成立的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詹文男觀察該平臺的價值,絕不僅是為資本市場引進活水,更能放大產業附加價值,成為驅動臺灣產業整合的關鍵引擎,打造下一波更多護國群山。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可望創造的三個附加價值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核心宗旨,希望在臺灣本土打造「亞洲的NASDAQ」市場板塊,詹文男認為除了「籌資」的任務之外,其實平臺更可以扮演產業轉型的重要角色,進一步擴大其附加價值,其中可以體現於以下三個面向。

首先是先前美國商務部長提出「美臺晶片產能五五分」的主張,詹文男認為臺灣不能只靠單一「矽盾」作為我國戰略的屏障,也就是調整「重製造、輕解決方案」的現狀,讓製造轉向技術及解決方案的綜合發展,成為我國的新籌碼。隨著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建立,加上精進創新板上市及交易制度,開放當沖交易,提升創新板規模及流動性,都能讓更多具備利基技術的企業有機會進入資本市場。

第二個是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成為「軟硬整合」與「以大帶小」的創新引擎。詹文男指出,臺灣有數家市場領頭的電子硬體製造商代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進一步驅動這類科技業者與新創企業合作,例如以大帶小模式,當新創技術獲得大廠的認可,進而藉助大廠的商業人脈,打進全球大型客戶的供應鏈合作網絡,讓新創開發的技術方案與服務,有更多機會在全球落地。

詹文男認為第三個附加價值,有助於加速中小企業的AI轉型及數位化落地。他觀察臺灣多數中小企業仍處「數位化」階段,加上目前政府積極推動「百工百業用AI」,當越多加入創新板的企業推出類似AI as a Service的解決方案,能讓資源相對不足的中小企業,以較低門檻、不需高成本導入AI解決方案,又為新創企業帶來實際營收。「此模式促使新創和中小企業的Win-Win局面,同時驅動產業朝向AI轉型的助力,」詹文男補充道。

勿為上市而上市!登板企業應具備「全球思維」與「治理韌性」

不過對於渴望進入資本市場的創新經營團隊,詹文男院長也提醒,切忌把「募資作為單一手段,上市視作唯一目標」。詹文男提供企業創辦者幾個思考方向,第一是確立全球市場目標,臺灣可當成實地試驗(Field Try)和建立最佳實踐(Best Practice)的試煉場,但也建議新創在發展初期以全世界市場為目標,募資的規劃也可以從全球市場的角度出發,確保產品應用在國際市場獲得青睞。

第二是提升透明度與公司治理能力。上市後,投資人會高度關心公司治理及獲利能力,若要提升流動性,新創必須加強企業的透明度。因此詹文男院長強調,千萬不要「為上市而上市」,而是要有一個完整的規劃並依據目標按部就班,資本市場會給予相對的回饋。另外他也建議平臺針對上市前的企業,能提供「治理的輔導」,而非僅是「程序上的協助」,協助新創導入更健全管理制度。

建構亞洲NASDAQ的驅動引擎,給平臺的三大策略建議

因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後,迎來創新板交易制度改革、放寬外國企業上市櫃規範、帶動轉板彈性、鼓勵大眾參與等多項舉措。在此基礎之上,詹文男分享三大策略建議,期許平臺日後運作持續成長茁壯。

首先是強化非傳統資訊揭露,提升市場流動性。詹文男觀察創新板企業多處早期發展階段,傳統財報資訊較不足,導致降低投資人進場意願。為了強化流動性,他建議主管機關要求企業揭露更多反映成長性的實質指標,例如使用者數據、研發進度、商轉里程碑或專利成果。透過降低資訊不對稱,以活絡交易量。

第二個建議是建立研究報告體系,深化產業洞察。由於創新板企業的研究報告仍稀少,導致價格難以反映基本面,降低機構投資人的參與意願。詹文男認為平臺可透過獎勵機制、研究補助或資料庫資源的方式,邀請投信、券商或研究機構成立專責團隊,藉由定期提供具產業洞見的研究報告給投資人參考。

第三個方向是促進制度國際化,吸引跨國創新企業來臺上市。詹文男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不僅是鼓勵臺灣企業在地上市,也希望吸引國際創新企業走進來。除了持續制度鬆綁開放,也要讓制度與流程國際化。」他舉例,推動跨境申報文件與流程的全面英語化、提供具預測的審查流程、以及稅務制度透明化,讓臺灣在全球資本競爭持續脫穎而出。

對於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最終期許,詹文男認為其價值可從「募資導向」轉向「品牌導向」。一方面讓全球瞭解臺灣除了半導體之外,還有領先的解決方案,進而建立起全球市場對我國產業的信任;另一方面,強化「說故事」能力,讓登板的企業協助全球打造AI及ESG「雙軸轉型」,進而建立起嶄新的國家形象。透過上述的努力,相信臺灣將能持續造山,確保下一波的護國群山如春筍般持續成長茁壯!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