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新麗華24億打造光電世紀
華新麗華24億打造光電世紀
2001.05.01 | 科技

越是不景氣,企業越是要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國內老字號企業華新麗華集團,近期動作頻頻,宣佈投入24億新台幣研究經費,分別與麻省理工學院(MIT)以及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簽署合作研究計畫,以發展光通訊技術及產品。
華新麗華集團是國內電線電纜的重要廠商,資本額300億新台幣,國內外共有20餘座工廠、員工4000多人,這一次,華新麗華以直接投入,發展自有技術的模式,在事業本體內發展光通訊。

**徹底從根做起

**
「我們要從根做起。」華新麗華董事長焦佑倫有感而發地表示,過去台灣一直無法突破代工的宿命,關鍵在於缺乏自有技術。
華新麗華與麻省理工學院簽署5年期的合作案,研究相關的智慧財產權與著作權由雙方共享,華新也可優先取得研究成果的獨家專利授權。華新麗華總經理程一麟表示,華新麗華每年將投入300萬美元經費,並由集團內遴選相關人員赴美,與麻省的教授、學生組成研究團隊,進行雷射二極體與光學迴路元件等整合技術及模組研究,以發展高密度、低成本的DWDN(高密度分波多工器)系統。
至於聖塔芭芭拉的計畫,也是以5年為期,以總經費1000萬美元,開發光學積體電路產品,同時也將花費5000萬美元在該地設立一座先導工廠,以承接麻省理工及聖塔芭芭拉兩校的技術成果。

**美、台、中三地分工

**
程一麟說,未來華新麗華將會形成美、台、中三地分工模式,研發仍以美西為重鎮,至於量產方面,台灣或大陸為都有可能,但不會選擇以廉價勞工為主的地區,最終理想是希望華新麗華能轉型成為以光通訊為主的企業。
怡富投顧研究員張百宏表示,就目前的佈局看來,華新麗華算是頗為完整,但光通訊產業目前最大的問題不在於技術,而是誰有能力拿到訂單,因此華新麗華能否順利轉型還有待觀察。
百年老店的春天,也許就在不遠處。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