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同事發言,出聲打斷怕沒禮貌?建立「自我規範」基準,讓雙方對談不尷尬
主管同事發言,出聲打斷怕沒禮貌?建立「自我規範」基準,讓雙方對談不尷尬

「別人說話時要從頭聽到尾。」

雖然這句話感覺是從小聽到大的老生常談了,但在現實生活中,還是有很多人在「別人說話時沒辦法從頭聽到尾」,總會忍不住在別人說到一半時中途打岔,或是不把對方的話聽完就擅自做出結論。

大家都是「心裡很清楚,但就是做不到」。我們這些講師的責任,就是為大家解決這個問題。

我先從結論開始說起。如果你是會忍不住打斷別人說話的人,必須先建構出一個不打斷別人說話的機制。接下來我將詳細說明這個機制。

限制發言時間,讓報告點到為止

究竟是為什麼會想要在別人說話時中途打岔呢?我認為應該有很多原因,不過最關鍵的原因可能是「不知道這件事到底還要說多久」。如果可以明確得知這個話題再十秒就會結束,那麼就算是自己不想聽的話題,應該也可以等待對方說完吧!

在辯論比賽中,雙方可以闡述己方論點的時間是有限的。當對方在發言時,絕對不可以中途打斷對方。在選舉前進行的候選人辯論會中,為了確保公平性,發言時間也有所限制。在這段時間內,大家都會認真聆聽每個人的主張。

反之,如果是沒有限制發言時間的政論節目,就很容易發生打斷、妨礙別人發言的情形,甚至說出過於偏激的言論。如果在一開始就說好發言要在某時間點「到此為止」,一般而言就算心裡有很想說的言論,也可以耐心等待。

如果套用在職場上,可以預先設定下列幾項規則:

  1. 晨會的報告控制在三十秒內;
  2. 會議的發言控制在一分鐘內;
  3. 企劃提案控制在十五分鐘內;
  4. 在簡報一開始就先告訴大家自己預計需要多久時間;
  5. 在報告結束後一定要留一段時間回覆大家的提問。

只要事前設定好規則,並好好維持,就不太會有人中途打斷你的發言。

或許有人會說:「桐生先生,才不是這樣呢!就算已經講好時間,但對方不知所云、老是重複一樣的內容,也會讓人很想打斷他。」

遇到這種情況,還是可以依照規則來走。

大家都知道,在會議上發表言論的規則是依照「結論→細節→總結」的流程進行。在一開始就先說出結論,大家應該就會明白講者接下來大概要說什麼。只要先制定好這樣的規則,當有人說話說太久時,就可以依此提醒對方:「〇〇,你已經說了三分鐘喔!」如果是講話不知所云的人,就可以告訴對方:「〇〇,請依照結論→細節→總結的順序發言。」

要是沒有事先制定這樣的規則,會議中發言時突然被別人這樣提醒,講者可能會覺得惱羞成怒,但只要事先制定好規則,講者就算被這樣提醒了,也只能說一句:「啊……不好意思」摸摸鼻子接受建言。

有些人可能會說:「不不,桐生先生,我們的會議上不可能建立這種規則。」如果是這種情形,則請在自己心裡設定下列的自我規範:

自我規範

1. 要打斷對方時,一定要提前宣告
在打斷對方說話前,先說一句:「不好意思打斷你說話,我可以請教一件事嗎?」

2. 先回應對方,再插進自己想說的話
不妨在打斷對方前先做出回應:「哦~」、「原來是這樣啊」、「這樣啊」、「這件事嘛……」,暗示對方我現在要說話了。當對方接收到你的暗示,就可以做好準備聽你說話。

3. 決定一個不打斷別人說話的基準
如果是不重要、無所謂的事,就靜靜聽下去吧!尤其是閒聊時,其實大部分都是沒有必要打岔的事。

如同以上所述,我已經告訴大家不打斷別人說話的防線,以及無論如何都必須打斷時的處方箋了。所謂的防線是指「眾所周知的規則」,處方箋則是指「自我規範」。平時喜歡打斷別人說話的人,請務必參考這次告訴大家的方法,替自己建構出一個不打斷別人說話的機制。

雖然看似平凡,卻一定能有效改善人際關係!

一開口-正封視覺3.jpg
圖/ 商周出版

本文授權轉載自《一開口,就把話說到對方心坎上的55個方法》,桐生稔著,商周出版

責任編輯:蘇柔瑋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