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說服受到驚嚇的被授權者,安謀還有另一個問題。它在兩年前完成的另一樁交易,可能會使得現今這樁輝達收購案變得複雜。
2018年6月5日,安謀宣布將以$7.75億美元把安謀中國的過半數股權出售給當地的一群投資人。此舉震驚許多人,包括對安謀中國業務很了解的前安謀高階主管,認為這麼做既危險、且不必要,而且這售價遠低於它對公司的價值。
中國是一個重要的半導體市場,安謀在這裡取得了很多授權對象,據該公司估計,2017年時,中國設計的所有進階晶片中大約95%使用安謀的技術,安謀在中國的智慧財產權業務約占該公司總營收的20%。安謀說,由於中國市場:「有價值且不同於世界其餘地區」,它相信這交易將幫助拓展它的商機。
被軟銀收購前,安謀就已經有在中國建立一個事業的構想。安謀探索過,在中國政府把錢投入這個產業、且中國國企在晶片設計這個區隔扮演更大角色的情況下,它必須如何做以維持該公司在中國的普及率。截至目前為止,它在中國市場經營得很好,但預期中國將來可能超越美國,成為安謀的最大營收來源,萬一中國當局的政策變成減少對外資企業的採購,安謀不想因此流失市場。
安謀被軟銀收購後,北京當局對安謀的施壓升高,想要由本土控制的企業經營中國市場,但是對於國際公司該如何做,北京當局沒有提出明確原則。在中國經營了數十年的孫正義認為,一個分拆出去的公司就能滿足北京當局的需求,並促進安謀的前景。果然,北京當局獲得大勝,軟銀把安謀中國的51%股權賣給包括厚朴基金、絲路基金、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等在內的一個投資集團。這個分支出去的公司接管安謀在中國的所有資產及員工,能充分取得安謀的智慧財產,成為一個取得安謀技術專有管道。
安謀中國的領導人是吳雄昂(Allen Wu),安謀內部視他為安全的掌舵者,也是當初建立安謀中國的規模與價值的關鍵人物。他在2013年1月時獲任安謀大中華區總裁,再於2014年1月成為安謀全球主管委員會成員。個頭瘦小的吳雄昂是安謀於2004年收購艾堤生元件公司後成為安謀的員工,被認為是當年那批新員中最優秀者之一。
吳雄昂從安謀加州業務團隊中被選中擔任中國區經理,2009年升任安謀中國銷售副總,因為公司認為他比他的前任更善於商務。吳雄昂出生於中國,已取得美國籍,對中國市場很了解,也能把中國的情況翻譯給英國及美國的安謀領導人。安謀內部有人擔心,在吳雄昂的手中,安謀中國可能被偷,但他繼續繳出權利金收入成長的業績,並於2011年升任安謀中國總裁。
吳雄昂早年創立過一家名為AccelerateMobile的公司,業務是加快行動資料的傳送,其工程師團隊成員曾任職英特爾、明導國際(Mentor Graphics)、朗訊科技(Lucent Technologies)、甲骨文、及思科系統(Cisco Systems)。AccelerateMobile曾於2001年入選Futuredex舉辦的「百萬美元競賽」(match-a-million),獲勝者可贏得$100萬美元的股權投資。但是最終這公司淡出眾人視野。
安謀中國可就沒有那麼低調了。2020年6月10日,中國媒體報導,吳雄昂的領導職務將被拔除,報導說,安謀公司發現:「告密者提供的證據顯示,吳雄昂及安謀中國從事不正當及利益衝突交易。」但是,來自安謀中的一份聲明堅稱公司並未召開開除吳雄昂的會議,他將繼續領導公司。
指控滿天飛,一篇報導說,吳雄昂已經秘密取得這家合資公司的部分股權。報導還說,他設立一個私人投資基金,投資於安謀的中國客戶,而且,他是先斬後奏,未經董事會批准,就已成立這基金,然後才在董事會會議中提出。
這位心急的副官驕傲自負到沖昏頭了,他想像他經營的是一家獨立的中國公司安謀科技,他還把親信安插至管理高層,若有人質疑這些權力變化,他就讓他私人的保全人員小隊進入公司。
吳雄昂囂張的行徑遠不僅於此,《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n Review)看到的一份文件揭露,安謀中國計畫在2021年或2022年公開上市,並尋求在2025年前超越其前母公司的營收,預測屆時,其年營收將達$18.9億美元。
雙方的對立持續,安謀中國堅持前英國母公司無權撤換領導人,甚至連中國經理人都在安謀中國的微信帳號上貼文讚美吳雄昂致力於:「激發與促進更多的產業創新,創造產業價值。」
牽扯英國國安級別!豪瑟:一旦被輝達收購,就等同於交付國家經濟主權
輝達收購安謀一案遭到強大阻力。歷史重演,四年前安謀易主時的情境再現,只不過,這一次,因為英國政治人物和監管當局清楚意識到安謀的策略重要性,這次不再只是言辭上的爭論了,牽涉到的錯綜複雜性在世界各地引發反響。
2020年11月27日,三十多位安謀退役老兵在線上舉行安謀公司三十週年慶聚會,這樁收購案成為他們的話題。不過,交談很快就轉向敘舊,聊聊每個人離開安謀後的境況。
據報導,包括谷歌所屬的字母控股、微軟、及高通在內的一群科技業巨擘可就不只是閒聊了,他們在2021年2月向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申訴這樁交易,重點關切輝達掌控了一家關鍵供應商後,將能限制其他公司取得安謀的重要設計,或是抬高價格。輝達擴張至圖形處理器以外領域的雄心意味著,他們將與更多的安謀被授權商競爭。聯邦貿易委員會就此開啟調查。
那些使用ARM架構自行研發設計晶片者的疑慮更深。而且,這是少見的美國與中國同時都有疑慮的時刻,中國有太多羽翼未豐的晶片設計公司是安謀的客戶,若ARM架構落入美國公司之手,它們擔心安謀可能成為又一家在貿易戰中被限制不得向中國出售的供應商。
在英國這邊,安謀的教父赫曼.豪瑟擔心這交易將對安謀的事業模式造成毀滅性衝擊,以及影響到就業。不過,在寫給英國首相鮑里斯.強生(Boris Johnson)的公開信中,豪瑟說他最擔心的是國家經濟主權。
豪瑟提到川普總統和中國爭奪技術霸位的戰爭,警告:「若英國沒有自己的貿易武器作為籌碼,將成為這戰爭中的附帶受害者。」他指出,作為蘋果、三星、索尼、華為等等公司的智慧型手機的晶片設計架構,安謀具有影響力,但若安謀賣給輝達,安謀將受制於美國的外國資產控管局(US Office of Foreign Assets Control)訂定的規範,根據其美國外交政策及國安考量,管理及執行經濟與貿易制裁。
「這將使英國處於不利地位,允許安謀出售給誰的決策權在白宮,不是在唐寧街」,豪瑟說:「以往,主權是地理性質,但現在,經濟主權同等重要,把英國最強大的貿易武器交給美國,形同英國淪為美國的附庸國。」
豪瑟主張,如果收購案成交的話,應該立下法律條件,保障安謀的員工和被授權者的權益,並且豁免美國外國資產控管局的約束。他也提出所謂的「自然選項」:讓安謀成為英國擁有的公司,重返倫敦證交所掛牌,由英國政府當錨定投資人(anchor investor),取得「黃金股」(golden share),保護國家經濟安全。如果強生政府不這麼做,豪瑟警告:「歷史將會記得你是一位在關鍵時刻未能為國家利益採取行動的人。」
本文授權轉載自《萬物藍圖:看晶片設計巨人安謀的崛起與未來》,James Ashton著,商周出版
責任編輯:蘇柔瑋